文/郭德綱

還是夏天好!穿點兒小衣服,很貼身,窈窈窕窕的。但冬天不一樣,一穿上厚棉衣,個個都跟狗熊似的。尤其女的,為了美,大冬天的都光著腿滿街跑;為了瘦,幾天幾宿不吃飯。你讓她們把自個兒裹得跟個粽子似的,肯定不愿意。而且,不僅在穿衣打扮上不能有絲毫懈怠,各種提升氣質(zhì)和變美的方法也是層出不窮,令人嘆為觀止。這里邊有一個最有效的方法——這東西怎么說呢,人各有志,不可強求——就是整形。
愛美、追求美,本來就是咱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尤其現(xiàn)在這年頭,不是有句話嗎:“說好一起單到底,你偷偷割了雙眼皮。”整形已經(jīng)成為大伙兒喜聞樂見、習以為常的一件事。但恐怕您不太知道,整容不單單是現(xiàn)代人的專利,在古代也是大有來頭。
甭說您不信,古代也有整形醫(yī)院?事實可能出乎你意料,即使是在物質(zhì)和技術(shù)缺乏的古代,也永遠不缺乏為了美麗想要改變自身缺陷的人。
古人確實會做整容沒錯,但在醫(yī)療技術(shù)并不發(fā)達的古代,想要一秒變女神,往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甚至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很多富家小姐,或是公主、嬪妃,會選用一種危險程度低、效果還不錯的方法。這其中,就包括一種微整形手術(shù)——開面。
一提開面,很多朋友馬上就想到了神醫(yī)華佗想給曹操做的開顱手術(shù)。到這兒您可得打住,所謂開面可不是把腦袋劈開,咔嚓一斧子劈兩半兒,然后縫縫補補。要有這技術(shù)手段,恐怕韓國整容早都落后好幾千年了。歷史上,開面其實是一種不用動刀子就能讓皮膚變白的技術(shù)。又想變美,又不想挨刀,這古人厲害!您看《二刻拍案驚奇》的卷二十五里有這么句話:“三日之前,蕊珠要整容開面,鄭家老兒去喚整容匠。”由此可見,古代女性整容開面,簡直是習以為常了。
不過話說回來,古代整容真就這么容易嗎?其實并不然,只是細細追究起來,開面的方法倒也不復雜,就是擦上一些“開面粉”,然后用雙股棉線,弄得跟夾子似的,在臉上反復絞夾,把汗毛統(tǒng)統(tǒng)拔出來!也因此,開面也稱“絞臉”“開臉”。雖然絞起來有點兒疼,但開完之后皮膚白白嫩嫩,立刻容光煥發(fā)。有人說,這跟咱們敷面膜是不是一樣啊?不一樣。面膜呢,隔三岔五您就能貼,天天貼也沒人管,開面可不行。大部分的女子一生只有一次開面的機會,就是結(jié)婚的前一天,說白了,這就是古代少女的婚前美妝。經(jīng)歷過這一道程序之后,就意味著不是姑娘了,臉上的汗毛啊鬢角啊,過去說“四鬢刀裁”嘛,已經(jīng)改變形象,要嫁為人婦,做個賢妻良母了。
有人說,這叫什么微整形啊,技術(shù)含量太低了。其實古代人也有些個比較高級的外科手術(shù),點痣、修兔唇就算這類。
比方說點痣,古人很迷信,這痣生的位置有很多的講究。對待男的還比較寬容,要是長個痣,客氣一點兒的還能說是“少年得志”。可是對女的就非常苛刻了,認為女性長痣本身就不是一件好事,這痣要是長的位置不好,更要說影響家運、氣運、國運,這危險大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王昭君。畫師毛延壽因為沒有收到王昭君的賄賂,故意在她的畫像上多點了一顆“落夫痣”。就因為這顆痣,差點兒讓王昭君無緣面圣。當然了,要不是這樣,也就不會有后來昭君出塞的千古美談了。
有需求就有市場,中國古代發(fā)明了一系列的點痣、去痣的方法。比如清朝的《醫(yī)宗金鑒》上就有:“宜用線針挑破,以水晶膏點之,三四日結(jié)迦,其痣自落,用貝葉膏貼之,兼戒醬醋,愈后無痕。”其實這種方法擱今天,怎么聽怎么像修雞眼。但修補兔唇就不一樣了,痣可以點破了挑去,但兔唇這種身體缺陷,沒有真才實學,單靠小聰明是解決不了的。
《晉書·魏詠之傳》記載了一個叫魏詠之的人,他就是兔唇的受害者。他因為自己長了個兔唇有點兒自卑,不想活著了,覺得很丑。幸虧當時魏詠之運氣好,有人給他帶來一個消息:荊州刺史殷仲堪門下有個神醫(yī),能修缺唇!魏詠之很高興,馬上登門拜訪,神醫(yī)果然不賴,馬上把他的兔唇給修復好了。
一千多年前,古代醫(yī)生們就會做這樣高級的外科手術(shù),實在令人驚嘆。其實更讓人驚嘆的是,史籍中關(guān)于兔唇修復的記載還有很多。到了唐宋時期,修補兔唇的技術(shù)開始慢慢地成熟起來,到了明清的時候,已經(jīng)對兔唇修復有了非常具體的操作標準。
這些都是小手術(shù),接下來說說古人的高超整形技藝,那簡直就是開了掛了。在現(xiàn)代整容術(shù)中,在人體中植入假肢的技術(shù)已經(jīng)非常成熟,殘奧會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在這些特殊的體育賽事上,運動員們哪怕使用假的肢體,也能健步如飛,自此殘疾人也能成為籃球運動員或是田徑運動員。不過讓您想不到的是,我國古代就已經(jīng)有了使用假肢的先例。
《戰(zhàn)國策》里有過這樣一個記載,李牧腰脊有病,身大而臂短,在國君面前行拜禮,手不能及地,為怕招來殺身之禍,“故使工人為木材以接手”。這是古書上較早見到的有關(guān)假肢的記載。
愛美之心,古今皆有。尤其是那些天生殘疾的不幸之人,他們不僅僅需要錦上添花的美容技術(shù),更需要雪中送炭的整形技巧。有了那些,才讓他們得以成為正常的普通人,不再受別人的歧視。
甭管好看不好看吧,人人都想煥發(fā)新顏,通過整容讓自己更美,這件事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過。其實只要不是過分病態(tài)地追求美,人人都有整形的權(quán)利。希望大伙兒都漂漂亮亮的,挺好!
摘自《你要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