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煥麗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普通外科肝臟病區 南陽473003)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種由病毒感染、家族性傳播等因素引起的常見病癥,其發病率較高且呈逐年遞增趨勢[1]。乙肝臨床癥狀表現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皮膚黃染、右腹隱痛等,若延誤治療可造成肝細胞壞死,肝內纖維結締組織增生,大量細胞外基質沉積形成肝纖維化和肝硬化[2]。目前,乙肝肝硬化常采用藥物保守治療,其中恩替卡韋、復方嗜酸乳桿菌片較為常見,且均有一定效果[3]。基于此,本研究以復方嗜酸乳桿菌治療為對照組,分析恩替卡韋聯合復方嗜酸乳桿菌片對患者炎癥介質水平、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0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男34例,女16例;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45.45±7.26)歲;病程2~15年,平均病程(5.17±1.15)年。對照組男40例,女10例;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45.37±7.15)歲;病程2~12年,平均病程(5.15±1.08)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
從本質上分析,地源熱泵技術是一種能源轉化技術,即將地表淺層的地熱能源轉為空調制冷能源的技術。地熱資源是指處于地表淺層的低品位能源,來源于地下水。因而地熱熱泵技術具有節能、環保、節約自然資源等特征。該技術讓空調系統散熱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通過土壤散熱在實現制冷的同時降低電力能源的消耗。最后,同傳統技術相比,該技術不再通過水資源實現散熱功能,因此無需另設鍋爐等設備,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水與土地資源。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4]診斷標準;依從性較好;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心、肺、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已經發生癌變者;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存在精神、溝通障礙者;近期接受過其他腸道菌群制劑治療者;本研究藥物過敏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復方嗜酸乳桿菌治療,口服復方嗜酸乳桿菌片(國藥準字H10940114)1 g/次,3次/d,連續治療12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恩替卡韋治療,口服恩替卡韋分散片(國藥準字H20100064)0.5 mg/次,1次/d,連續治療12周。
文獻[7]分析了大佛寺煤礦熱逆流換向反應器系統的運行特性,包括27 h的預熱過程(將床層中心溫度加熱至1 000 ℃)及9 h的床層溫度分布調整過程(調整床層溫度至穩定運行態相似的分布規律)。該反應器系統在穩定態運行時可回收用于發電的熱能占甲烷反應熱比例為31.61%~46.82%,自維持平衡的最低甲烷體積分數低于0.25%,并推薦系統運行于1%的體積分數。
2.2 兩組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CD4+/CD8+、CD4+、CD3+高于對照組,CD8+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一是,基于Sentinel-2數據的SWCI模型與土壤水分呈顯著性相關,Pearson、Kendall's Tau-b和Spearman 3個相關系數分別為0.880,0.778,0.891。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介質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介質水平比較(±s)
?
1.4 觀察指標(1)炎癥介質:采用固相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檢測治療前及治療后γ干擾素(INF-γ)、白細胞介素-10(IL-10)、白細胞介素-8(IL-8)、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2)T淋巴細胞亞群: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治療前及治療后兩組白細胞分化抗原4(CD4+)、白細胞分化抗原3(CD3+)、白細胞分化抗原8(CD8+)水平;(3)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兩組治療12周內不良反應(胃部不適、頭痛、疲勞)發生情況。
表2 兩組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s)
?
2.1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介質水平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INF-γ、IL-10水平高于對照組,IL-8、IL-6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例(%)]
乙型肝炎是一種常見傳染性疾病,由乙肝病毒感染引發[5]。乙型肝炎進一步發展可對機體多個器官造成損傷,引起肝硬化、肝衰竭,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6]。因此,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案控制患者病情發展,對改善其預后尤為重要。
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整理這些鮮活的素材。首先把學生寫的幾百張評語按寫給的人按男女分好,按學號一一剪貼到兩大本教案本上,一本是寫男生的,一本是寫女生的,編好頁碼與目錄,基本上是一人專頁,方便以后查找。
復方嗜酸乳桿菌片是一種微生態制劑,可通過抑制和減少腸道細菌,降低內毒素產生,加快機體腸黏膜恢復,從而減少肝硬化引起腸源性內毒素血癥發生,改善患者癥狀;同時可促進腸道內有益菌繁殖、生長,有效改善機體菌群失調,促進肝功能恢復[7~8]。恩替卡韋是一種環戊基鳥苷類似物,可在細胞內磷酸激酶作用下磷酸化,快速生成三磷酸,通過抑制HBV-DNA聚合酶、反轉錄酶,阻斷病毒逆轉錄過程,從而抑制病毒復制,達到抗病毒作用;同時還可抑制肝臟局部炎性細胞活性,從而減少細胞外質合成,起到抗肝纖維化作用,且其生物利用度較高,血清蛋白結合力較低,不會對腎臟造成較大毒副作用[9~10]。肝硬化會導致IL-8、IL-6等炎癥介質急劇升高,而INFγ、IL-10屬于抗肝纖維化因子,其水平升高可改善細胞因子紊亂。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INF-γ、IL-10水平高于對照組,IL-8、IL-6水平低于對照組,且CD4+、CD3+、CD4+/CD8+高于對照組,CD8+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采用恩替卡韋聯合復方嗜酸乳桿菌片治療可降低乙肝肝硬化患者炎癥介質水平,調節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且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恩替卡韋聯合復方嗜酸乳桿菌片治療效果顯著,可調節患者炎癥介質及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