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妮娜
(廣東省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麻醉科 廣州51062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是指睡時上氣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暫停和通氣不足等。目前,臨床上治療OSAHS主要采取懸雍垂腭咽成形術[1]。手術時患者通常進行全身麻醉,在手術完成后拔管,患者可能會出現部分不良反應,如心血管反應(心跳加速),對患者的預后產生不利影響,因此需要采取預防措施,確保術后效果[2]。舒芬太尼是一種阿片類受體激動劑,藥物起效快,能夠維持機體循環系統長效穩定,可作為麻醉誘導及維持用藥[3]。本研究旨在探討小劑量舒芬太尼預防OSAHS患者手術拔管期心血管反應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OSAHS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男13例,女17例;年齡25~68歲,平均(40.36±2.20)歲;體質量45~74 kg,平均(60.21±5.43)kg;輕度20例,中度8例,重度2例。觀察組男12例,女18例;年齡26~69歲,平均(40.39±2.26)歲;體質量45~75 kg,平均(60.61±4.16)kg;輕度18例,中度7例,重度5例。兩組基線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本研究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標準(1)經MRI等輔助檢查明確診斷為OSAHS;(2)無鼻腔畸形;(3)麻醉風險評分表(ASA)分級Ⅱ~Ⅲ級。
1.3 排除標準(1)合并全身免疫性疾病者;(2)對麻醉藥物舒芬太尼過敏者;(3)口腔頜面部畸形及既往頭面部創傷并行手術者。
1.4 研究方法 入室后開放靜脈通道,常規監測心電圖,連續監測血壓(頻率在3 min/次)、血氧飽和度。依次為患者進行靜脈注射枸櫞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54172)3~4 μg/kg,丙泊酚乳狀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51843)1.5~2.0 mg/kg,在患者的意識全部消失之后應用注射用維庫溴銨(國藥準字H19991172)0.1 mg/kg,經口進行氣管插管操作,接麻醉機進行機械通氣,維持潮氣量在8~10 ml/kg,呼吸頻率為12~14次/min。在術中對患者進行麻醉維持,0.6%~1.5%吸入用七氟烷(國藥準字H20070172)吸入。持續為患者泵注丙泊酚4~12 mg/(kg·h),應用維庫溴銨進行間斷靜脈注射,以維持肌松。在手術結束前10 min停止應用七氟烷。觀察組術畢停止丙泊酚后給予小劑量舒芬太尼微量泵持續輸注,0.1~5.0 μg/(kg·min),一直到拔管完畢。對照組術畢停止丙泊酚后給予等量生理鹽水一直到拔管完畢。兩組患者均觀察24 h。
1.5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麻醉恢復情況、各時段生命體征及血流動力學指標。麻醉恢復情況:蘇醒時間、拔管時間和定向力恢復時間。各時段生命體征:記錄麻醉前、拔管時、拔管后的收縮壓(SBP)及舒張壓(DBP)。血流動力學指標:手術前、手術后用CXD-1超聲心動圖儀監測患者的每搏輸出量、心排血量、心臟指數。
1.6 統計學方法 數據錄入SPSS22.0統計學軟件中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麻醉恢復情況對比 觀察組蘇醒時間、拔管時間及定向力恢復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麻醉恢復情況對比(min,±s)

表1 兩組麻醉恢復情況對比(min,±s)
?
2.2 兩組SBP及DBP對比 兩組患者麻醉前SBP及DBP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拔管時及拔管后觀察組SBP及DBP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SBP及DBP對比(±s)

表2 兩組SBP及DBP對比(±s)
?
2.3 兩組血流動力學指標對比 手術后兩組血流動力學指標(每搏輸出量、心排血量、心臟指數)較手術前上升,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流動力學指標對比(±s)

表3 兩組血流動力學指標對比(±s)
注:與同組麻醉前比較,*P<0.05。
?
OSAHS主要是上呼吸道發生反復阻塞而出現的高分貝、不規則打鼾[4],不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影響,且能進一步誘發心腦血管事件,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臨床通常選擇舒芬太尼和丙泊酚靜脈復合進行麻醉,藥效快,控制性強,但術畢患者情緒容易煩躁,出現血壓上升等不良現象,隨病情進展,患者還會出現心血管反應。為此探求合理的方法對患者的預后至關重要。
舒芬太尼是臨床較為常見的麻醉誘導藥物,同時屬于新型嗎啡類的強效鎮痛藥物,鎮痛范圍較廣,鎮痛持續時間較長,可作用于神經末梢,降低物質在神經遞質中的釋放,從而減輕脊髓后角神經細胞膜的超極化,降低其產生動作電位的能力,減少傳入神經末梢的興奮性,直接作用于大腦的疼痛中樞,抑制疼痛[5]。本研究中觀察組蘇醒時間、拔管時間及定向力恢復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表明小劑量舒芬太尼能改善患者的麻醉恢復情況。究其原因:低濃度舒芬太尼具有明顯的抗交感神經興奮作用,可激活神經節突觸前膜上α2腎上腺素能受體,通過負反饋機制,抑制節前神經細胞腎上腺素的釋放,避免節后交感神經的興奮[6]。
SBP及DBP通常被用來監測術后患者生命體征的恢復情況。本研究兩組患者麻醉前SBP及DBP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拔管時及拔管后觀察組SBP及DBP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小劑量舒芬太尼對患者生命體征的影響較小。究其原因:舒芬太尼藥物劑量較低,通過調節突觸前膜遞質的釋放及前后膜受體的功能達到麻醉作用,減少凋亡蛋白Bax的表達,可抑制凋亡,減少神經損傷,有利于機體管理循環。另外,其可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可阻斷傷害性刺激其他的傳導途徑,從而穩定機體內環境。
每搏輸出量、心排血量、心臟指數等可反映心臟的泵血功能。本研究手術后兩組血流動力學指標(每搏輸出量、心排血量、心臟指數)較手術前上升,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小劑量舒芬太尼用于OSAHS患者中,能夠改善血流動力學。究其原因:手術結束后給予小劑量舒芬太尼能夠提高患者機體的葡萄糖代謝,抑制機體內游離脂肪酸的代謝,從而調節患者在術中心肌能量的供應,促進機體對于代謝性細胞的保護,降低心肌缺血組織的損傷,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調節能量代謝,促進血流動力學的恢復。
綜上所述,對OSAHS患者使用小劑量舒芬太尼,術后蘇醒迅速、平穩,對生命體征影響小,血流動力學更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