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紅萬
(河南省鄭州市骨科醫院康復醫學科 鄭州450052)
外傷性截癱也稱外傷性脊髓損傷,多因脊柱外部壓力,致脊髓損傷部位以下肢體癱瘓,損傷程度與暴力大小呈正比。根據脊髓損傷程度及損傷部位可分為完全截癱、不完全截癱、胸椎損傷、頸椎損傷、腰椎損傷、混合損傷,臨床多表現為感覺障礙、反射亢進、腸道蠕動緩慢等,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1]。外傷性截癱前期治療多采用手術及藥物輔助治療,能夠有效防止病情惡化,后期多以神經功能、感覺功能恢復為主。本研究分析外傷性截癱患者給予川芎嗪聯合重復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對神經電生理、骨代謝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就診于我院康復醫學科的117例外傷性截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抽簽法隨機分為對照組58例和觀察組59例。觀察組男36例,女23例;年齡26~69歲,平均(46.38±6.82)歲;完全截癱34例,不完全截癱25例;胸椎損傷12例,頸椎損傷14例,腰椎損傷15例,混合損傷18例。對照組男34例,女24例;年齡27~68歲,平均(47.58±7.31)歲;完全截癱31例,不完全截癱27例;胸椎損傷14例,頸椎損傷13例,腰椎損傷14例,混合損傷17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脊髓損傷診斷標準[2];患者及家屬均同意。排除標準:對川芎嗪過敏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伴嚴重免疫、心、肺等功能異常患者;患精神病等難以配合治療患者;難以耐受治療患者;遺傳等非外傷因素造成截癱患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低頻脈沖電磁場治療及rTMS。低頻脈沖電磁場:采用新一代ZH-21型骨質疏松治療儀(重慶奧特思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取仰臥位,選用自動掃描模式,對脊髓損傷部位及損傷以下部位進行脈沖治療。脈沖磁場強度2 mT,頻率15 Hz。5次/周,30 min/次。rTMS:采用經顱磁刺激治療儀(河南省昊德康醫療器械有限責任公司),患者仰臥位,選用圓形線圈,線圈中心置于Cz位置且與頭皮相切,靜息運動閾值80%,頻率10 Hz,共1 500脈沖,每組15個,兩組間隔3 s,時間1.5 s。1次/d,7 min/次,5次/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鹽酸川芎嗪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55479)80 mg+400 ml氯化鈉注射液靜脈滴注,1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2周。
1.4 觀察指標 (1)神經電生理指標:于治療前后采用神經電生理參數檢測儀(上海諾誠電氣有限公司)測定運動誘發電位(MEP)以及靜息運動閾值(RMT)水平。(2)骨代謝指標: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8 ml,以電化學發光法檢測骨鈣素(BGP)、堿性磷酸酶(ALP)、Ⅰ型膠原羧基端前肽(PICP)、25-羥基維生素D[25-(OH)D]水平。
1.5 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神經電生理指標、骨代謝指標等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截癱類型等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神經電生理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RMT、MEP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RMT水平低于對照組,MEP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神經電生理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神經電生理指標對比(±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
?
2.2 兩組骨代謝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BGP、ALP、ALP、PICP、25-(OH)D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25-(OH)D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但觀察組PICP、BGP、ALP、AL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骨代謝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骨代謝指標對比(±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
?
外傷性截癱多因外傷所致脊髓供血損傷、供血障礙,臨床主要表現為反射異常、感覺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現臨床多采用減壓手術解除壓迫,恢復脊柱序列及穩定性,能夠有效減輕患者脊髓損傷程度,增強患者運動能力[3]。但術后患者易出現神經功能異常,故尋找安全、高效的治療方案對改善患者術后神經異常具有重要意義。rTMS作為一種神經生理治療技術,具有安全性高、無創等優點,能夠刺激中樞神經組織,改善神經功能受損情況[4~5]。川芎嗪作為中藥川芎的生物堿,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擴張血管等作用。
MEP是一種無創檢測運動神經功能的一種方式,能夠反映運動神經皮質至肌肉傳導通路的完整性;RMT在臨床上主要用于評價皮質束的興奮性,脊髓損傷RMT將升高。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RMT、MEP指標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川芎嗪聯合rTMS能有效增強外傷性截癱患者神經功能。rTMS通過對皮質運動區重復刺激的累積效應,對皮質脊髓束向損傷平面及以下發出神經沖動,進而提高神經元的軸漿運輸,促使受損脊髓生長,一定程度上誘導神經遞質分泌,增強患者神經功能。但rTMS缺乏對神經細胞產生保護作用。川芎嗪能夠增加膠質原纖維酸性蛋白的表達,增強星形膠質細胞的活性,提高星形膠質細胞完整性,間接修復和保護神經細胞,提高患者神經功能。
BGP是一種維生素K依賴性鈣結合蛋白,在調節骨鈣代謝中起重要作用;ALP是廣泛分布于機體的一種酶,臨床上常作為骨骼疾病診斷的重要依據;PICPI是骨組織中唯一的膠原,是反映成骨細胞活動和骨形成的特異性指標[6]。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25-(OH)D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但觀察組患者BGP、ALP、PICPI等骨代謝指標改善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川芎嗪聯合rTMS能有效提高外傷性截癱患者骨代謝。低頻脈沖電磁場能夠直接對骨細胞進行刺激,促使骨細胞增殖,誘導破骨細胞凋亡,有效提高骨代謝。此外低頻脈沖電磁場能夠調節電壓依賴性鈣離子通道,加速鈣沉積,間接改善骨代謝[7]。但低頻脈沖電磁對受損脊髓血液流動效果不明顯。川芎嗪主要由2,3,5,6-四甲基吡嗪構成,對鈣通道有阻滯作用,能夠促使受損脊髓重建血運,增強血流灌注,改善受損脊髓的局部微循環,有效促進脊髓恢復,改善骨代謝[8]。
綜上所述,川芎嗪聯合rTMS能夠提高外傷性截癱患者神經功能,改善骨代謝。但本研究還存在納入樣本較少、研究周期較短等問題,研究結果有一定局限性,有待后期大數據研究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