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芳 朱百慧 張悠然
(河南大學淮河醫院神經內科 開封475000)
顳葉癲癇是臨床較為常見的癲癇發作類型,占難治性癲癇的70%左右,是由人腦顳區神經元細胞同步高度異常放電所引起的一類神經系統慢性疾病,發病時臨床表現為面色蒼白、心跳加快、上腹部不適感、記憶失真等[1]。長期反復的癲癇發作可造成患者大腦神經元細胞嚴重受損,甚至引起認知功能障礙。左乙拉西坦是臨床新型廣譜抗癲癇藥物的一種,可通過抑制患者腦細胞內鈣離子水平,調節神經細胞興奮性[2]。奧卡西平是目前在臨床廣泛應用于部分性癲癇發作的一種新型抗癲癇藥物,主要通過作用于患者中樞神經元細胞的鈣、鉀離子通道,抑制突觸異常的興奮沖動傳遞,達到控制癲癇的目的。研究發現,以上兩種藥物聯合作用于顳葉癲癇患者,臨床效果更佳[3]。本研究旨在探討奧卡西平和左乙拉西坦聯合治療對成人顳葉癲癇患者認知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2月~2019年10月我院接診的64例成人顳葉癲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2例。對照組男16例,女16例;年齡17~73歲,平均(36.75±6.36)歲;病程3~24個月,平均(13.59±7.24)個月。觀察組男17例,女15例;年齡18~75歲,平均(37.10±6.27)歲;病程2~23個月,平均(12.95±7.53)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
1.2 納入標準(1)符合《神經病學:癲癇和發作性疾病》[4]中顳葉癲癇的診斷標準;(2)首次發病;(3)無認知功能障礙;(4)近期未服用過抗癲癇相關藥物;(5)患者及家屬均同意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1)合并顱腦占位性病變者;(2)合并聽力障礙者;(3)合并其他腦部進行性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者;(4)治療依從性較差者。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左乙拉西坦片(國藥準字H20203018)治療,起始劑量為5~10 mg/(kg·d),口服,早晚各1次,根據患者情況從第2周開始用藥劑量每周增加5~10 mg/(kg·d),最大劑量不超過2 000 mg/d,癲癇得到有效控制后,以最小有效劑量進行維持,治療3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奧卡西平片(國藥準字H20153124)治療,起始劑量為8~10 mg/(kg·d),口服,早晚各1次,根據患者情況從第2周開始用藥劑量每周增加5~10 mg/(kg·d),最大劑量不超過45 mg/(kg·d),癲癇得到有效控制后,以最小有效劑量進行維持,治療周期為3個月。治療期間定期對所有患者進行血常規、肝腎功能、血藥濃度檢查。
1.5 觀察指標(1)臨床療效:完全控制,患者癲癇月平均發作次數減少100%;顯效:患者癲癇月平均發作次數減少75%~99%;有效:患者癲癇月平均發作次數減少50%~74%;無效:未達以上標準。臨床總有效率=完全控制率+顯效率+有效率。(2)認知功能和生活質量:采用韋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國修訂版評估患者治療前后認知功能,該量表包括言語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總智商(FIQ)三部分,得分越高表示認知功能越好;采用癲癇患者生活質量評定量表-31(QOLIE-31)中文版評估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6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數據分析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臨床療效等計數資料以%表示,認知功能和生活質量評分等計量資料以(±s)表示,分別采用χ2、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認知功能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VIQ、PIQ、FIQ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VIQ、PIQ、FIQ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認知功能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認知功能評分比較(分,±s)
?
2.2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QOLIE-31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QOLIE-31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s)
?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100.00%)高于對照組(84.38%)(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顳葉癲癇是一種慢性腦部疾病,具有發病率高、病程長、易反復發作等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隨病程延長和疾病反復發作,還會對患者的智力、生命質量等帶來不利影響[5~6]。因此,對于存在較高頻率顳葉癲癇發作風險的患者,臨床須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干預,以改善患者預后。
左乙拉西坦屬于吡咯烷酮衍生物的一種,可通過競爭性與患者腦神經細胞線粒體上的突觸囊泡蛋白結合,參與突觸小泡循環和神經內分泌顆粒分泌的過程,從而調節囊泡神經遞質的釋放,平衡神經突觸興奮-抑制狀態,最終達到控制顳葉癲癇發作的目的[7]。奧卡西平是卡馬西平的10-酮類似物,其作用于顳葉癲癇患者一方面可通過改變患者體內神經元興奮性基本介質的活性,增加細胞膜鉀離子內流,減少鈣離子內流,從而穩定神經元細胞膜;另一方面可通過阻斷電壓門控式鈉通道,促進患者體內5-羥色胺表達增多,減少神經細胞內環磷酸腺苷含量,從而達到降低神經元細胞興奮性的目的[8]。以上兩種藥物通過不同的作用機制均可達到控制患者癲癇發作的目的。李欣潞等[9]研究顯示,給予成人顳葉癲癇患者奧卡西平聯合左乙拉西坦治療時,協同作用明顯,臨床效果明顯優于兩者單獨使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100.00%)高于對照組(84.38%);治療后,兩組患 者VIQ、PIQ、FIQ、QOLIE-31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可見奧卡西平聯合左乙拉西坦治療成人顳葉癲癇,可有效減少患者癲癇發作次數,改善患者認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少,后續仍需擴大樣本量進行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