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賢新
(重慶市地質礦產測試中心,重慶 400000)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水資源的需求越來越高,但我國可利用的水資源仍然十分匱乏,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阻礙。除了我國可用水資源的稀缺外,我國使用的水資源未經有效處理就轉化為污水排放,導致更多潔凈的水源被污染。通過對污水的處理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而污水處理的過程中水質的檢測是極為重要的內容,需要對檢測準確性及穩定性進行把控。
我們常說的污水質量檢測,指的是檢測污水中的懸浮物、水生生物、化學成分等,來獲得精準的水質情況,對水質是否達到排放條件做出精準判斷。我國目前水資源處于稀缺狀態,所以說對水質進行檢測有重要意義。首先,污水質量檢測能夠充分了解污水中的化學成分,針對不同的化學成分組成有針對性的制定相關方案,為后續污水處理奠定基礎。其次,對于工業生產來說,缺少水資源會嚴重阻礙其進一步發展。污水的質量檢測可以解決工業用水問題,提高水資源的再生效率[1]。除工業污水外另一重要污水來源是市政污水,近幾年雖然我國市政污水排放量增長速度不快,如圖1 所示,但仍促使營運商在未來擴展其污水處理能力。同時也需要檢測部門不斷完善自身檢測制度,引入先進的檢測設備來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及穩定性,推動我國檢測行業快速、穩定發展。

圖1 2013—2022 年中國市政污水排放量及預測情況
對水質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穩定性的研究必須認識到水質檢測的重要性,由于檢測包括的方面有很多,要對工業廢水、生活廢水和無污染水源分別進行檢測,比較水質檢測中的污染物并對其分類。檢測不僅包括有毒物質如農藥、工業原料等的檢測,還要包括水中的懸浮物及重金屬離子等。水質檢測包括三個指標:物理、化學和生物。在水質檢測期間,由于位置和水資源屬性的影響,檢測標準存在一定差異。確保有效的水質檢測,及時判定不合格水質,及時優化重污染水資源,確保居民使用健康水源,保護水資源,改善水源環境,維護環境安全。
污水水質檢測的過程較為復雜,需要對眾多內容進行檢測,在這一過程中由于設備或人為因素會造成諸多干擾因素,對測試的穩定性和準確性造成影響,其主要影響因素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水質的檢測方法是影響檢測結果穩定性和準確性的重要因素,進行水質檢測時由于水是流動的,所以檢測時的不可控因素較多,這就需要根據不同的水質選擇合適的水質監測方法。很多情況下同一區域的水使用不同的檢測方法,其結果會有明顯的差異[2],這就需要根據經驗選擇檢測方法,以達到有效降低水質檢測的準確性和穩定性控制檢測值波動的目的。
對水質進行檢測需要應用各種儀器,而儀器的精準度和操作是否標準直接影響著檢測結果。水質檢測對儀器有嚴苛的要求,需要在儀器使用前對其進行校準。同時,必須對水質檢測分析中使用的器具、樣品、化學試劑等進行詳細檢查。盡量避免儀器檢測故障、加藥不準確、過期藥品、用具不潔等,減少設備、藥品和器具在水質檢測操作中的不利影響。
水質檢測樣本的選擇,要求檢測人員實際到選定的地點,調查了解當地水質可能存在的問題和存在的問題,以提高水質檢測的準確性。例如在進行地下水的水質檢測時要到達采水地點進行調查,分析地下水的布局,尋找最佳采樣地點,制定綜合水資源質量檢測計劃,保證可以測得理想的結果。而實際采樣和檢測過程中這一因素常常被忽略。除此之外,水源的不同需要不同的檢測方案還需要不同的參考指標。如果是要對工業廢水進行檢測,水源要選在工廠排污口,以確保所選水源樣本是科學選擇的[3]。若檢測水源為居民用水,則水源需為城鄉飲用水出水口,否則會影響水質檢測結果的綜合性。
根據《污水檢測環境質量標準》完成對污水類別的分類,再依據污水的類別選擇合適的儀器進行檢驗。例如,污水中總氮的測定,可以根據每日單點校準濃度,對于儀器標準曲線的濃度等指標,在線儀器的檢測限有效控制在標準值污水水質,如表1 所示。

表1 污水指標國際檢測法(局部)
不僅如此在進行水質檢測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對相關參數進行調整,提高檢測的容錯率。例如分光光度法在污水水質檢測中的應用,我國的標準參數與國際參數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其中,國際標準規定鉬酸銨分光光度法測定污水中總氮使用700nm波長,而我國規定的標準是使用800nm 波長。此外,對廢水進行消解時,國際通常做法是高溫高壓處理,但在我國的相關規范中要求采用氧化劑加熱消解或紫外線氧化消解處理。若是通過國際通用方式,是使用自然冷卻適當縮減冷卻時間的方式提高效率。同時,后續采用滴定法檢測水質。進行檢測分析的人員要對溫度、pH、試劑等進行分析,高錳酸鉀指數標準樣品不能用于測試,但需要在高溫環境下保持。間苯二酚樣品由于穩定性更高,其在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度的基礎上,保證了檢測過程的穩定性。最后,為防止因人為因素導致的產生誤差,需要規范人員的操作行為,并通過加強人員培訓,不斷提高其職業素質,確保將操作錯誤的概率降到最低。不僅如此設備的維護也尤其重要,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和維修防止因器材導致誤差。
進行檢測工作時總會存在各種干擾對污水水質檢測的影響,通常情況下檢測工業污水使用重鉻酸鉀法會由于氯元素與重鉻酸鉀的反應導致重鉻酸鉀的總量發生變化,生成的結果和實際產生較大的誤差[4]。而為了避免產生這種誤差可以在檢測前加入如硫酸汞等掩蔽劑,抑制污水中的氯元素與重鉻酸鉀發生反應,提高污水水質檢測的準確性。而且紫外線的消殺穩定時間較短,受干擾的大腸菌落被紫外線破壞后受光會很快恢復,這就要求冷藏樣品,避免受破壞的細菌快速恢復。除此之外可以在紫外線消毒的基礎上矢量使用消毒劑,加強細菌的消殺效果,抑制菌群的發展。
對污水進行采樣之后不能直接進行檢測,需要對污水進行預處理,即對污水進行過濾沉淀,以達到減少水樣中污垢對儀器和管道的影響。進行過濾沉淀時首先使用初級過濾器將一些較大的顆粒和雜質除去,之后通過沉淀去除水中的漂浮物,防止雜質堵塞儀器,盡可能減少污垢對儀器管道的影響。尤其是使用滴定法和電極法時需要使用200.0μm 以下濾芯的過濾裝置對檢測前的水質進行過濾處理。通過光度法進行檢測時,需使用濾芯尺寸為40.0μm 以下的過濾裝置對樣品進行過濾,盡可能減少雜質對于一起的干擾,提高檢測精度。
對水質進行檢驗的實際過程中,不僅需要按照污水的種類進行一起的選擇,更要保證儀器的清潔度符合相關要求。若設備由于清潔度不夠,檢測過程受到其他污染源的影響,將對實驗結果產生直接影響。進行管理時需要使用專門的清洗液對設備進行清潔,以盡量減少表面污染。對污水進行檢測的過程中需要使用一系列的設備,一旦某個設備出錯會發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導致后續步驟出現問題。所以需要通過標準化的方式對儀器進行養護并保證每個過程都符合標準,保證測試的質量。
綜上所述作為人類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的資源,要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無論是解決用水問題還是污染治理,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條件。進一步提高水污染監測結果的穩定性和準確性,能夠為污水的處理提供更加有利的數據支撐。當前我國的污水處理水平還有待進一步發展提高,這就對檢測技術的準確性和穩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為污水處理的發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