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羽翔
(中鐵十一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重慶 400030)
隨著國際市場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建筑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而一個建筑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利于不敗之地,增強軟硬實力,加強內部管理,塑造品牌形象?,F場文明施工標準化管理對于工程項目的水平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安全化、標準化、規范化、文明化、智能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建筑工程的整體進度、安全和質量水平,對于建筑企業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施工是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只有對現場施工過程進行嚴格把關,用智能化、規范化、文明化的標準進行把關和建造。建筑的標準化要求對施工現場有著嚴格的貫徹落實,建立質量保障制度體系。在施工現場,高空作業復雜,工人較多,流動性較大,是事故的高發領域。為進一步降低建筑事故帶來的巨大損失,就需要對施工現場進行有效管理。通過利用智能化、標準化、文明化的管理方式,來降低施工現場的多余勞動力、建筑器材等資源消耗,并且在各環節高效運行、銜接起來,使工期進一步縮短,提升施工效率,提升企業信譽度,保證企業的效益。加強建筑項目的現場管理,能夠控制環境污染,對于環境的保護也有一定的作用,對于工人及附近群眾的身體健康也有益。
隨著建筑業地不斷發展,很多的施工企業利欲熏心,一般為了拿到項目,就會壓低報價,出現施工材料壓縮,工期延長等問題,降低施工質量,豆腐渣工程頻繁出現。有的施工企業資質不夠,施工能力不高,施工隊伍素質不強,在簽訂合同、后期管理、農民工工資發放等環節出現問題,進而影響到施工質量,導致施工企業信譽下降。嚴重時造成巨大的安全事故,造成對人的傷害及經濟損失,一般根據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重傷人數和死亡人數,將事故劃分為四個等級,如表1 所示。
從表1 中可以看出,如果不進行施工標準化管理,那么造成的傷害和損失是非常大的。一般存在的問題分析如下:

表1 事故等級劃分
首先,在施工之前,施工企業沒有將準備工作做到位。比如,沒有對施工現場進行前期詳細地調研,在后續施工過程中遇到場地坑坑洼洼,機器無法進行正常施工,灰塵四起;遇到惡劣天氣,出現積水現象,排水系統沒有做到位;沒有考慮到對周圍居民的影響,預防措施沒有做足;在安全管理方面,施工區域沒有明顯的標志,進出把關不嚴,容易讓非工人進入,對人身安全產生極大的威脅。
因為建筑工地非常大,一旦發生意外情況,不能夠有效進行掌握。施工工藝不夠精細化,浪費成本和材料,對周圍產生極大污染。比如,在惡劣天氣的時候,不能夠對工地現場擺放的鋼筋水泥進行保護,易發生腐蝕的現象,不易恢復,或者在天氣炎熱的時候,易發生火災現象,對施工質量產生影響。再比如,劃分區域不明顯,很多材料在進行放置的時候,導致工人亂堆亂放。在施工過程中,如果噪聲控制不好,極易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等。
在進行施工之前,企業沒有一套完備的內部員工管理機制,標準化、智能化水平不高,這也就導致施工的質量得不到保障。①施工現場缺乏管理。管理人員如果檢查力度不夠,檢查手段落后,那么現場施工人員就會抱有得過且過的態度,出現偷工減料的現象;②激勵考核機制不健全。建筑企業一味重視工程建筑速度,沒有對員工進行有效激勵和考核,工人工作舒適程度就會不足;③沒有對員工的文明施工行為進行有效控制和約束,員工自由散漫。
很多的施工企業沒有秉承文明施工理念,對于這方面工作不夠重視。有時為了應付上級部門的監管,設置文明施工標準形同虛設。很多員工違反了施工標準,但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讓企業走下坡路,影響后續發展和形象。此外,對于文明標準化施工理念宣傳不足,營造氛圍不夠濃厚。
如果我國建筑業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更多話語權,就需要加大力度進行項目現場施工標準化管理。首先,上級主管部門要發力,在審批環節放寬,在監管環節加緊,真正認識到建筑業失守造成的經濟、安全、就業等多方面影響,努力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建筑市場環境。其次,作為建筑企業,也要充分重視起建筑業發展形勢,向著安全化、標準化、智能化水平進行發展,加強內部管理,運用高科技技術進行施工管理和創新,努力打造中國建筑品牌。最后,公民要善于維權,對于房屋建筑物出現的施工質量問題,要加大維權力度,讓建筑違法企業受到應有的懲罰。加強現場文明施工標準化管理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
施工項目的質量管理水平與企業的管理者整體素質也有很大關系,要招聘與培養專業的管理型人員,有相應資格證書,借鑒國外建筑企業先進經驗。充分利用資源,做好施工前充分準備和應急預案,確保工程項目穩定開展。制定施工目標,詳細計劃每一道工序,分析施工各個階段影響因素,嚴格控制施工進度,責任到人。當實際情況與施工目標出現偏差時,及時分析原因,制定調整計劃,不斷提高施工項目進度和質量水平。
智能化、信息化技術管理在國外建筑業運用很廣泛,而我國依舊秉持傳統的建筑觀念,認為智能化引進設備技術是加大成本的表現,如果不在這方面加快步伐,我國建筑業會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甚至被市場所淘汰。比如,充分利用“智慧工地”APP,對從管理人員到施工人員的進出場、考勤、項目進度等全部進行實名管理運營,系統可以被監管部門實時掌握。還比如,運用視頻監控技術、揚塵噪聲監測技術、施工升降機安全監控技術等,進一步降低風險,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首先,上級部門要頒布關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標準。其次,按科學標準組織施工,對施工現場組織的行為規范加以管理約束。最后,建筑企業要定期引進先進施工技術設備,尋找專業人才,對工人進行培訓,讓工人及時掌握先進技術,增強安全意識。要求員工按照項目計劃和標準嚴格進行施工,不偷工減料。對表現好的、施工技術強工人進行獎勵,提升施工隊整體水平。每一步驟完成,員工都要進行檢查。對于檢查出來的問題,維修車間要進行研討,在每個關鍵工序設置一名質量保證人,制作胸牌,在工作中陪戴,負責所在工序的質量自檢、互檢工作,層層傳導質量管控壓力,具體檢查步驟如表2 所示。

表2 檢查步驟
最后,質量檢查員根據報表對施工完的工序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抽查,檢驗施工標準化執行的一次合格率達到80%以上,關鍵工序合格率要求100%。若檢查出現一次合格率不達標的情況,要求施工人員對工序的質量加以改進,直至合格。工序檢查達標后,通過施工作業信息平臺,及時將每個工序的施工結果填寫到相關記錄表上。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再次抽查,檢驗每個分項工程的達標率,信息平臺計算檢查結果與報表結果的偏差率。
偏差率=(檢查達標率-上報達標率)/規定的達標率
若偏差率為正,則驗收通過,否則施工單位要根據具體情況改善工序,直至驗收通過為止。對施工結果進行標準化驗收后,會大大提高工程質量水平,減少社會事故的發生和對人民群眾造成的傷害。
綜上所述,建筑業對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影響。企業要想獲得經濟效益,務必做好現場文明施工標準化管理工作,提升建筑企業管理水平,推進現場施工智能化,嚴格按照標準和操作規程科學組織施工,進而促進建筑行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