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陽 王豐
摘? 要: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貫徹國防要求,主要是為滿足在平時、應急和戰時等情況下,部隊借用民用航空運輸進行保障的需求。文章對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貫徹國防要求的研究,是我國軍民融合發展的客觀要求,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國防要求;軍民融合
中圖分類號:E233? ?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Airport-type national logistics hub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requirements, mainly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troops in peacetime, emergency and wartime situations to use civil air transportation for support. The research on the national defense requirement of national airport logistics hub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our country's military and civilian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and has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airport-type national logistics hub;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requirements;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航空運輸具有運輸效率高、服務范圍廣、機動性高等特點,而航空樞紐作為航空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航空運輸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影響運作效率的關鍵要素。2018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了《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選取了23個具備一定基礎條件的城市作為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未來這些城市將在我國航空運輸網絡中發揮重要節點和骨干樞紐作用。在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設施設備和運行體系基礎上, 結合國防和軍隊需求, 完善法規制度、運行體制機制、基礎建設、運載工具等方面的建設,從而達到減少人員資金交叉投入、提高軍事物資保障效率的目的。
1? 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貫徹國防要求的意義
1.1? 部隊物資借力發達的航空運輸
航空運輸業是國家基礎性、戰略性產業,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在現代交通運輸體系中,具有高效便捷、機動靈活、輻射性強、運輸距離遠的特點。根據《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將通過布局約40個區域航空樞紐。建成“以世界級機場群、國際航空樞紐為核心、區域樞紐為骨干、非樞紐機場和通用機場為重要補充的國家綜合機場體系”。航空運輸為滿足高效的運輸要求,不僅體現在在途運輸過程中,在裝卸搬運、中轉暫存、流通加工等環節均得到較好的發展。如機場行李分揀系統,在面對龐大且繁雜的行李物品時,能夠快速、準確的實現識別、分類、轉運、裝載等過程,對提升整體物資運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將此類技術手段和樞紐較為完善的機械設施設備,應用于協助部隊完成物資保障任務,能夠極大提升戰時軍用物資保障能力。
1.2? 借力成熟的運輸網絡
航空樞紐通常具備發達的交通運輸網絡、成熟的聯運保障方式以及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現階段規劃建設的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往往還具備包括現代化公路網絡、港口碼頭、客貨運軌道運輸線等其他交通運輸方式基礎[1]。通過利用優良的物流運輸條件和完備的物流功能要素,能夠最大程度地優化物流運輸過程,從而實現物流合理化、高效化。
1.3? 促進國家物流樞紐行業標準形成
航空運輸相對于公路、鐵路、水路運輸具有相對較高風險,因而在多式聯運中往往具有較高的技術要求,極易成為整個運輸過程中“卡脖子”的關鍵環節。在推動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貫徹國防要求時,通過規范各項相關行業標準,能夠加快國家物流樞紐貫徹國防要求中政策制度、運行機制、標準要求等方面的建設,推動軍地合作中在信息上的共享互通,進而實現運輸保障一體化、基礎設施標準化、技術標準規范化。
2? 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貫徹國防要求存在的問題
2.1? 法規制度不健全
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更加注重軍民融合”,十九屆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指出,要堅定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物流領域作為推動軍民融合的一個重要領域,在巨大的潛力面前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目前,我國的軍民融合道路尚未完全走開,各項相關政策制度、法規要求、運行機制尚未完全成型,多處于探索階段。雖然目前軍地雙方有一定程度的物流相關合作的案例,但具體規范要求和運作模式僅為特定條件下的一次性協議,具有較強的特殊性,不具備推廣實施的意義。同時,空港型國家物流提出時間較晚,目前正式公布的僅有北京、鄭州、深圳三地,且均處于建設完善階段。未頒布國家物流樞紐貫徹國防要求或者軍民融合方面的相關法規制度,一定程度上導致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在規劃建設中無法得到國家法律層面相應的規范約束。法規制度和行業規范的缺失,一方面導致規劃建設中缺乏政策指導和法律保障,導致貫徹國防要求程度不高,在項目規劃、資金申請等具體內容上缺乏保障,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
2.2? 運行體制機制未形成
一方面,全國范圍內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也僅有三地且處于建設階段,其本身在聯運保障中的運行體制機制尚未完備,一定程度上制約運行體制機制的發展。另一方面,軍隊后勤保障在體制機制中存有短板。軍隊后勤保障受限于保密因素影響,運行的體制機制長期處于封閉狀態,加之自身有一定運輸力量,大多情況下選擇自給自足的保障方式。二是軍事物流體制機制運行效率不高。軍隊物資保障往往涉及多級后勤管理單位和多個業務部門,在物資流通中缺乏有效統籌規劃手段。雖然近年來,在一些非戰行動、應急搶險中采取依托地方物流完成物資航空運輸保障,但多停留于部分軍地通用物資的一站式直達運輸模式,對于多式聯運下的全品類物資保障仍然缺乏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貫徹國防要求,涉及軍地多個國家政府部門以及機場、企業等多方力量,其運行體制機制無論是采用機場現行的物資流通模式還是采用部隊的指揮管理模式,均無法達到效益的最優化。目前亟需探索出新的體制機制,將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的優勢運用到軍隊物資運輸保障中去,以保證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在關鍵時刻能夠起到關鍵作用。
2.3? 行業標準不統一
標準是指在物流這一領域范圍內,用于統一系統內部在倉儲、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運輸等全物流環節中關于基礎設施、機械裝備、以及作業流程等的相關規范。目前,航空運輸業相關標準主要基于有航空運輸需求的民用物資來進行設定。軍事物資在外觀形狀、運輸環境、運輸裝載方式上具有其特殊性,較難與樞紐現行標準直接匹配對接。同時,為保證空港型物流樞紐能夠完成多式聯運下的物資保障,對于樞紐前后銜接的運輸方式也應達到統一的運輸標準。
3? 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貫徹國防要求對策措施
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貫徹國防要求,在整體思路上,既不能以犧牲地方利益為代價,也不能降低物資保障標準要求,而是需要因時因勢、靈活轉換。需由國家有關部門牽頭,制定出相關法律規范,明確平時與戰時的責任、權利和義務,用于保障國家物流樞紐貫徹國防要求的落實,也為樞紐企業配合落實各項要求提供法律依據和保障;軍地雙方通過研討探究出一套切實可行的運行體制機制,用于確保各項工作任務的具體落實。
3.1? 完善法規制度
立足當前規劃在建空港物流樞紐發展現狀,結合平時、應急和戰時不同階段下部隊物資保障現實需求,建立科學合理的空港型國家物流貫徹國防要求法規制度,細化法規標準,明確責任義務,為空港型國家物流貫徹國防要求工作的實施提供法律依據、法律保護和法律要求。一是要確定國家物流樞紐貫徹國防要求法規體系良性發展模式。著眼于構建全面、系統的滿足多式聯運軍事物資保障需要,一方面應以滿足新時期軍事斗爭準備和我軍武器裝備發展的技術標準為落腳點,全面系統地清理、修改、補充和制定新的法律規范;另一方面要通過系統調研、周密論證、分類規劃、專題研究等途徑,逐步建立統籌全局、布局合理的良性發展模式,推動物流樞紐貫徹國防要求法規體系的良性發展。二是明確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貫徹國防要求法規體系結構框架。貫徹國防要求法規體系的發展應符合一般法律的發展規律,即以法律淵源為基礎,按照基本法、法律、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和技術標準5個法律層次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建議以國防法為基本法,以國防交通法為法律,以國家物流樞紐貫徹國防要求條例為行政法規,以空港型、陸港型、港口型等6種國家物流樞紐建設貫徹國防要求實施辦法為行政規章,包含各項配套技術標準的完備的法律體系框架結構。三是制定切實可行的空港型物流樞紐貫徹國防要求法規實施細則及標準。為使物流樞紐貫徹國防要求法規體系完備,既要提出并建立法規體系發展模式和結構框架,又要確保各項法律法規能夠落地生根,發揮實效。應當充分考慮軍地雙方需求,結合發展實際、體制結構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貫徹國防要求的法規實施細則和相關配套技術標準。
3.2? 捋順運行體制機制
3.2.1? 建立“一體化”管理體制
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貫徹國防要求涉及國家、軍隊、企業等多方力量,需要建立集中統一、全能高效的組織管理機制。建議系統規劃協同發展的頂層設計,由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牽頭,設專職辦公室負責國家物流樞紐貫徹國防要求落實,其主要職責是總體領導規劃國家物流樞紐相關單位和企業進行軍事和應急保障等活動;由省(市)軍民融合辦公室設立管理部門,其主要職責是管理省區域國家物流樞紐單位和企業進行軍事和應急保障等活動;由各省(市)軍代處在派駐軍代表和技術指導小組,負責指導和監督具體業務工作。
3.2.2? 統籌空運資源
統籌分析軍民航空運輸能力水平和未來發展需求,加強運輸管理協同,分析理清真正需要地方民航運輸力量完成的物資保障任務,在與軍航統籌規劃的基礎上,共同推進軍民空運資源優化配置。提前研判和明確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在軍事行動中的分工和定位,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采取全面協作保障模式,區分平時、應急、戰時保障等不同階段,提出保障原則,以提升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利用率和軍地空運協同水平。
3.2.3? 優化完善銜接能力
針對部隊物資本身特殊性以及保障需求大的特殊性,針對性提出不同情況下的保障模式,優化空港型物流樞紐完成物資保障任務中軍民運輸保障銜接能力。軍民運輸保障可區分不同保障式進行優化:平時通用物資,物資密級低,條件限制少,可最大程度交由物流樞紐相關企業完成全過程運輸保障;平時專用物資,物資保障的條件和要求較高。可先由部隊的專業倉庫參照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標準要求進行二次加工,而后專用物資的運輸、轉運交由物流樞紐相關企業完成。過程中,部隊派遣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全程跟蹤和指導,以保證物資的完整性;應急物資,物資具有時間緊、任務重等特點。在平時通用物資基礎上,部隊派遣車輛和人員等應急運輸力量共同參與物資保障全過程;戰時通用物資,既要求時間緊、數量多,更需要確保精確、高效。可以在戰備等級轉化階段,在空港型物流樞紐園區內部建立臨時倉庫,承擔一定作戰范圍內所需物資的保障活動,在臨時倉庫建設期間落實好相關標準要求;同時征用地方運力參與到物資配送環節,運輸途中由軍方提供地空全域伴隨保護;戰時專用物資,參照平時通用物資保障模式,在戰時通用物資保障方式的基礎之上,由部隊派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跟蹤指導[2]。
3.2.4? 完善人才隊伍建設
作為空港物流樞紐,其運輸能力不僅體現在機場設備設施等硬件條件上,也在于樞紐應急救援專業保障隊伍的軟件條件。由空港物流樞紐干部員工所組成的應急保障隊伍是國防交通動員潛力要素中最寶貴的要素,可以作為國防后備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執行戰時交通保障任務的骨干力量。應急救援專業保障隊伍包括醫療、公安、消防、跑道搶修、航空器搬移等專業保障隊伍,戰時要對空港物流樞紐內跑道、停機坪、航站樓、倉庫等設施和相關設備起到保障作用。對該隊伍建設,不僅要強調專業技能的培養,通常還需將國防教育內容納入企業員工教育培訓計劃,強化軍民融合發展的意識,幫助其轉變觀念,牢固樹立實戰思想,摒棄“配角”意識,樹立主戰思維。同時,建立培訓跟蹤機制,不斷調整充實訓練內容,形成“平時用的好,戰時頂得上”的專業保障力量。
3.3? 規范統一行業標準
標準化是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貫徹國防要求的重要內容,對整個物流運輸保障效率及效益具有決定性作用。應盡快完善國家物流樞紐的各類標準,包括管理標準、信息標準、技術標準、作業標準等。通過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相關標準的確立,帶動上下游運輸方式標準的規范,到達最大程度下的物流行業標準規范統一,減少不必要的二次加工環節來提升物資保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優化軍事經濟效益。建立統一的物流信息指標體系、物流系統開發平臺、物流信息分類編碼、物流信息交換接口[3]。同時做好物流基礎設施、物流裝備和管理等方面標準的制訂,確保民用物流貫徹國防要求工作標準化。
參考文獻:
[1] 張瑞,張海川.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航空樞紐經濟協同發展的對策建議[J]. 民航管理,2020(6):6-10.
[2] 許志超,李海超,魏英強. 民用物流貫徹國防要求研究[J]. 軍事交通學院學報,2019,21(1):65-69.
[3] 孟文華. 對軍民一體化物流體系建設的思考[J]. 中國儲運,2014(8):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