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坤 高慧 王景華 毛瑞敏

【摘要】目的:通過對比補腎活血法聯合低分子肝素和單獨使用低分子肝素在治療反復性流產的療效,探討補腎活血法聯合低分子肝素在反復性流產的治療過程中改善妊娠的結局優于單獨使用低分子肝素的問題。方法:選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婦產科門診就診反復性流產患者共80例,隨機分為常規組和研究組,每組40例。常規組采用單一的低分子肝素納治療,研究組增加補腎活血法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子宮動脈血流阻力指數變化(RI、S/D)及胚胎存活率。結果:治療后6周、8周、10周及12周左側RI、右側RI、S/D之和都呈下降趨勢,左側RI、右側RI、S/D之和都呈下降趨勢,且研究組低于常規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的胚胎存活率顯著優于常規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補腎活血法聯合低分子肝素治療腎虛血瘀型反復性流產,可以有效降低子宮動脈血流阻力,提高胚胎存活率,值得在臨床大力推廣應用。
【關鍵詞】補腎活血法;依諾肝素納;腎虛血瘀;反復性流產
反復性流產是連續3次以上自然流產,每次流產都發生在妊娠的同一個月。反復性流產的主要因素有:孕婦的黃體功能障礙、甲狀腺功能減退、子宮先天性畸形、子宮發育障礙、宮腔粘連、子宮肌瘤、染色體異常、自身免疫等。據報道,大約20%的患者是由抗磷脂引起的綜合征。抗磷脂綜合征是一種以動靜脈血栓形成、反復流產和血小板減少為主要臨床表現的非炎癥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為此,本文對80例反復性流產患者進行分析研究,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婦產科門診就診反復性流產患者共80例,隨機分為常規組和研究組,每組40例。所有研究者年齡在28-37歲。以上患者所有資料對比,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均都知曉本次試驗,并且簽字同意。
納入標準:同一性伴侶無外力因素導致胚胎丟失2次或2次以上的患者,本次就診為早孕狀態,并伴有子宮動脈血流阻力指數>0.75,中醫辯證符合腎虛血瘀。
排除標準:排除生殖系統畸形、抗磷脂綜合征、風濕免疫系統疾病、雙側輸卵管堵塞、子宮內膜息肉等影響著床疾病、男方精液異常、已知有出血風險(如血友病等血液疾病)、存在大出血風險的孕婦(如胎盤前置狀態)、血小板減少癥、嚴重的腎臟疾病。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依諾肝素鈉治療;
研究組在依諾肝素鈉的基礎上給予補腎活血法治療。補腎活血法方劑:菟絲子15g ,杜仲15g ,川斷15g, 阿膠6g , 黨參15g ,白術15g ,川芎15g ,丹參15g。水煎服,日1劑,300毫升,分早晚兩次溫服。若有流血或宮腔積液者可加三七粉2g活血止血;若合并血熱,可加用生地、黃芩滋陰清熱安胎;若合并氣虛,可加黃芪益氣。
兩組患者均觀察治療12周。
1.3.虛血瘀診斷診斷標準
腎虛血瘀診斷主癥:滑胎病史,孕后陰道不時少量下血,色紅或暗紅,胸腹脹滿,少腹墜痛,甚則腰酸腰痛,胎動下墜,口干不欲飲,舌質紫黯或邊尖有瘀斑或舌下脈絡紫黯,苔白,脈沉澀無力。
1.4.觀察指標
通過多普勒超聲檢查,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第6、8、10、12周子宮動脈血流阻力指數變化及治療12周胚胎存活率。
1.5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5.0統計軟件包分析研究,計量資料采用( ±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相對數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子宮動脈RI指數
兩組患者治療6周、8周、10周及12周左側、右側RI均都呈下降趨勢,且研究組均低于常規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子宮動脈S/D比值之和
兩組患者治療6周、8周、10周及12周S/D之和均明顯降低,且研究組均低于常規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2.3對比分析兩組患者12周胚胎存活率
研究組的胚胎存活率顯著優于常規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3.討論
目前,低分子肝素鈉廣泛用于治療復發性流產。該藥為抗凝血酶III依賴性凝血酶抑制劑,生物利用度高,不穿過胎盤,孕期使用的藥物屬于FDA孕期藥物分類B,對于胎兒相對安全。增加中藥補腎活血,通過促進滋養細胞增殖、改善血液流變學、調節免疫、抗凝、抗血栓、抑制血小板聚集等達到治療效果。本研究中,治療后6周、8周、10周及12周左側RI、右側RI、S/D之和都呈下降趨勢,且研究組低于常規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的胚胎存活率顯著優于常規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參考文獻:
[1]韓永梅, 衛愛武. 補腎活血方聯合低分子肝素鈉治療腎虛血瘀型抗磷脂抗體陽性復發性流產[J]. 中醫學報, 2019,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