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韓 彥 劉倩玲
“14時以后供電公司將切換線路,暫停居民家里用電,其間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8月21日,在位于鄭州市金水區的山頂·御金城小區樓棟里,張貼著這么一則停電通知。雖然停電,但小區居民沒有一個人抱怨,反而對電力員工關切地說:“累了就歇會兒吧。”“喝點冰的礦泉水解解暑。”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著實讓電力員工心里一暖。
原來,受“7.20”暴雨災害影響,該小區電力設備損毀嚴重,經過緊急搶修,通過搭建高壓環網柜、調配3臺臨時箱變,前期已經恢復居民生活用電。為了保障供電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國網鄭州供電公司焦裕祿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正對該小區進行配網災后重建。
7月20日的洪澇災害使鄭州12425個臺區因浸泡受損,126.63萬戶居民用電受到影響。因雨水倒灌,鄭大一附院3座中心配電室和兩座區域配電室全被淹沒,整個醫院陷入黑暗。在接到醫院停電的消息后,國網鄭州供電公司緊急調派應急發電車趕往現場,焦裕祿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蹚水逆行、冒雨搶修,10小時恢復ICU供電,展現了驚人的國網速度。后期,國網鄭州供電公司投入452名搶修人員、10臺發電車,調配3臺臨時箱變,組建搶修攻堅團隊,全面推進院區5個配電室搶修進度。

搶修人員對因災受損的電力線路鐵塔基礎進行加固。韓彥/攝
“門診樓中心配電室搶修工作今日完成情況:現場排濕通風完成,作業環境達標,原高壓柜已運出,新高壓柜預計今晚送達。”“9號樓區域配搶修工作今日完成情況:現場排濕通風完成……”7月30日23時,伴隨著微信消息提示音,一條條設備搶修進度出現在“鄭州供電鄭大一附院管理協調微信群”。看著微信群的消息,國網鄭州供電公司城西供電部用檢專責孫繼軍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
自7月27日開展鄭大一附院設備修復工作以來,因配電室積水較深,不符合作業條件,搶修多次被按下暫停鍵,而排濕通風的完成標志著搶修工作全面展開。最終,在國網鄭州供電公司搶修人員的日夜奮戰下,8月9日22時,鄭大一附院供電負荷恢復到災前狀態,這也標志著國網鄭州供電公司災后重建工作首戰告捷。
“臨時設備不穩定、容量達不到滿負荷運行,必須盡快恢復正式用電。”8月21日,說到山頂·御金城小區的災后重建工作,國網鄭州供電公司城東供電部員工陳德民解釋道。
看到山頂·御金城小區居民那么熱情,陳德民加快了螺絲刀的轉動速度,他說希望早一點送上電,讓居民少受一點停電帶來的煎熬。“大家都精神點,零線千萬不能接錯,螺絲要上緊,確保安全送電。”陳德民時不時地提醒正在更換線路的工作人員。只見臨時電源已經退出,工作人員正把原有電纜接到封閉母線上,繼而通到每家每戶的電表上,小區當日正式恢復正常用電。
目前,國網鄭州供電公司從接線方式、建設位置、線纜路徑、負載率等方面,對臨時架設的環網柜、變壓器作為永久供電方式的可行性進行評估,對于具備長期運行條件的,納入正常設備管理,不具備長期運行條件的,制訂長期供電方案;對于通過清洗、烘干試送成功的浸水設備,利用超聲、紅外等帶電檢測手段,每月進行狀態評價,根據評估結果,按照輕重緩急及時有序更換。
當前,國網鄭州供電公司供電保障重心由“搶險救災”向“災后重建”過渡。“由于設備長期浸泡,受災范圍較大,鄭州電網的災后重建工作尤顯艱難,為此,國網鄭州供電公司制訂了洪澇災后配電網重建方案,高質高效推進災后重建工作。”國網鄭州供電公司配網部專責付曉勇介紹。
據悉,國網鄭州供電公司將按照統一安排部署,分三個階段對災后重建工作進行逐步推進:一是應急搶險恢復保民生,全面開展災后設備隱患排查,針對臨時安裝及跨路敷設供電設備、裸露線纜等,及時安裝警示標識、張貼警示牌,加裝電纜防護蓋板,加大安全用電知識的宣傳力度,加強日常巡視與安全防護,消除所有安全隱患;二是臨時電轉正式電,及時完成當前臨時供電方案評估,對臨時轉供、短接,不滿足長期供電要求的,同步編制正式供電方案,以最快速度進行改造;三是配網重建提升、更換設備,在主城區建成“結構堅強、運行智能、服務優質、用能智慧”的國際領先城市能源互聯網示范區,不斷加快鄭州電網建設國內一流電網的步伐。
“廣匯一所是首批上報的受災重建工程,它位于地下負二層,受災最為嚴重。目前,廣匯一所居民負荷已用兩臺環網柜和兩臺箱變供電,公司正緊急開展選址重建工作。”針對災后重建工作的進程,付曉勇介紹,國網鄭州供電公司目前正將受災最嚴重的小區作為首批重點工程開展重建工作。
當前鄭州還處于疫情防控階段,在災后重建和疫情防控的“雙重考驗”下,國網鄭州供電公司將全面總結梳理防汛搶險保電工作的寶貴經驗,把災后重建當作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主陣地,把“為群眾辦實事”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細化疫情防控下的災后重建工作方案,確保災后重建工作有條不紊,為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提供更加堅強的電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