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李建國 張嬌莉

供電員工對受損線路進行補強。
“前段時間遭遇暴雨,基礎設施損毀嚴重。你們第一時間完成受損變壓器的恢復和改造,保證災后重建可靠用電,我們感覺特暖心。目前,村里兩處道路修葺、60畝農田堤壩加固、25間房屋修建等工作正有序推進。有供電公司支持,鄉(xiāng)親們重建后的生活會更好!”8月20日,位于濟源市王屋山腹地的譚坡村村委會副主任李勝利向前來查訪災后重建用電情況的國網濟源供電公司工作人員說道。
好電暖深山,璀璨新生活。濟源是愚公移山精神的發(fā)源地,王屋山綿延境內,山區(qū)丘陵面積占88%,地理地貌復雜。7月中旬以來,受多輪強降雨襲擊,洪水泛濫、泥石流多發(fā)、山體滑坡、地基下陷,濟源地區(qū)特別是深山區(qū)受災范圍廣,災后重建面臨較多困難。國網濟源供電公司把災后電力重建融入全市重建工作大格局,用電力先行助力濟源災后重建,用優(yōu)質電能服務受災區(qū)域經濟恢復,為人民群眾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注入強勁動力。
“大家注意安全,努把力、加把勁,今天把立桿放線這塊硬骨頭啃下來,保證明天具備送電條件,為這里的災后重建提供電能。”8月12日,在濟源市王屋鎮(zhèn)鐵莊村配電設施災后重建現場,工作負責人李偉峰向施工人員叮囑道。
9個鎮(zhèn)、125個村不同程度受災,道路受損、農田沖壞、部分房屋因持續(xù)降雨出現危情……7月中旬以來,濟源5次遭遇暴風雨天氣,受災區(qū)域廣,給災后重建帶來較大挑戰(zhàn)。
“開展災后恢復重建,電力是基礎條件。只有做到電力先行,方能保障全市重建工作有序實施。”這是國網濟源供電公司上下的普遍共識。鑒于嚴峻形勢,7月26日,濟源地區(qū)大范圍降雨剛剛停止,該公司就迅速啟動電網災后重建事項,成立黨政主要領導牽頭負責的工作專班,組建9個調研組,實地查看電網受災區(qū)域,摸清吃透基本情況,明確重點任務。按照“先行恢復客戶用電、跟進推動電網重建、服務政府災后重建工作大局”的思路,第一時間完成786個故障臺區(qū)、6.78萬戶群眾的搶修送電任務,同時開啟加速模式,及時列出電網受災清單,主動同上級專業(yè)部門溝通,積極開展電網重建,為全市災后重建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供電公司的速度真快,走在了前頭。”8月6日,正在西北山區(qū)組織開展基本農田及房屋修復等災后重建工作的大峪鎮(zhèn)工作人員說,正是因為電力建設的提前到位,才促進了該鎮(zhèn)39項災后重建工作的及時推進。目前,該公司按照電力保障前置的原則,通過加快災后電力恢復和電網重建,為濟源災后恢復重建提供了充足的電力保障。
“我們嚴格按照運作流程,建立管控機制,堅持安全、質量、進度并重,確保當前每個項目科學規(guī)范推進、優(yōu)質高效實施。”8月17日,國網濟源供電公司發(fā)展策劃部工作人員王靜拿著電網災后恢復重建項目清單介紹道。
災后重建是民心工程,更是政治任務。該公司全面落實上級決策部署,堅持“標準為先、分類施策、修建結合、分級管理”原則,圍繞受損配網恢復、部分桿塔改造、受損設備技改大修、應急裝備購置、計量裝置重建5個類別,結合分組調研情況和梳理論證結果,細化恢復重建項目清單,明確29項工作重點,制定“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把責任壓實到專業(yè)、對應到班組、落實到人員,提前做好人員、車輛、裝備、物資等準備工作。及時與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專業(yè)部門對接,嚴格執(zhí)行業(yè)務流程,盡快通過項目審核。對通過審核的項目,按照輕重緩急列出明細,對用電需求比較急、災后重建任務重的區(qū)域,堅持特事特辦,在計劃下達前先組織實施,計劃下達后再履行審批流程,確保濟源地區(qū)災后重建電力暢通。
“實施中,我們精益管理,做到三個確保:一是確保安全,加強監(jiān)督檢查,堅決守牢‘兩個不出事’‘四個百分之百’;二是確保質量,嚴格依照施工標準和技術工藝,深化過程管控,做到恢復重建項目零缺陷投運;三是確保進度,卡死時間節(jié)點,提高效率效能,最快速度把電送到需要的地方。”國網濟源供電公司建設部工作人員趙波說道。
目前,該公司已完成51條10千伏配電線路的災后恢復工作,電網重建正依照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的審核結果有序實施、高效推進。
“盡管遇到災害天氣,但我家的桃子沒有受大的影響,這得益于供電公司的暖心支持!”8月2日,濟源市邵原鎮(zhèn)史嶺村桃農王麥娥說。
王麥娥在村里的林果基地種植富硒仙桃30畝。7月20日至21日,由于強降雨導致山體塌方,該村外出道路受阻,向桃園供電的變壓器也因故障停運。她家的桃子賣不出去,冷庫也無法儲存,時間長了成熟的桃子會爛掉。王麥娥正一籌莫展時,7月23日,國網濟源供電公司根據排查情況,組織當地供電所協(xié)助鎮(zhèn)里搶通道路,用臨時發(fā)電裝置向果園供電,并于當晚完成搶修。7月25日,該公司再次組織人員全面排查村里的3臺變壓器,消除安全隱患,補強配電線路,落實防汛措施。
天災無情電有情。該公司把災后恢復重建與便民暖心服務相結合,鑒于受災區(qū)域集中在深山區(qū)、涉及“三農”切身利益,堅持“親情服務、降低損失、滿意客戶”理念,圍繞群眾急難愁盼事項,聚焦農田保收、產業(yè)恢復、房屋修建等用電需求,積極提供個性化服務,確保災后恢復、災后重建盡早惠及群眾,全力降低災害性天氣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
目前,該公司已完成近900個農排設施的電力恢復任務,開展個性化便民服務560多次,惠及群眾1300余人次。接下來,該公司將把電網重建作為重點,持續(xù)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保障濟源地區(qū)災后重建用電需要,璀璨群眾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