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兒果
9月10日這天,動物界的幾位代表高興壞了,因為它們收到了教師節的禮物。你可能會有些摸不著頭腦,動物過這個節日干嗎,又不是老師!嘿嘿,這你就不知道了,在大自然中,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動物們在很多方面都堪稱人類之師。這不,它們帶著各自的“教學作品”閃亮登場啦!
學“控溫”,打蝴蝶!
蝴蝶的身體表面有一層細小的鱗片,當溫度升高時,它們會自動張開,盡可能減少陽光照射的強度;而當溫度下降時,它們就自動閉合,讓陽光直接照射,以吸收更多的熱量。好像背著一個溫度調節器,在氣溫變化很大的情況下,蝴蝶的體溫也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圍內。
科學家受到這一現象的啟發,將人造衛星的控溫系統設計成了百葉窗的樣子。“百葉窗”的葉片隨著溫度的高低起伏“收放自如”,這就避免了人造衛星遨游于太空之中,會因為溫度的驟然變化而被燒壞或凍傷。
想“辨向”,看蝙蝠!
蝙蝠能在漆黑的夜里自由飛行,還不會被撞得滿頭包,可不是因為視力好,靠的是它們從嘴里發出的超聲波。這種超聲波人的耳朵聽不見,但蝙蝠可以。超聲波遇到障礙物就會反射回來,傳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準確接收指令,然后立刻改變飛行方向。
人們模仿蝙蝠為飛機裝上了雷達。雷達通過天線發出的無線電波遇到障礙物也會反射回來,并顯示在熒光屏上,駕駛員從熒光屏上可知前方有沒有障礙物,這就保證了夜間飛行的安全。
講“抗壓”,長頸鹿來示范!
長頸鹿個子這么高,光是頭部與心臟的距離就大約3米,要使血液輸送到頭上,血壓會非常非常高。但你看它們低頭喝水時,并沒有發生腦溢血的情況,反而好好的,原因就在于長頸鹿身上的一層厚皮會緊緊地箍住血管,限制血壓,這比藥都好用啊!
飛機設計師和航空生物學家受到啟示,發明了一種仿照長頸鹿皮膚的飛行服——抗荷服。飛機加速時,抗荷服內的空氣裝置會自動充入氣體,壓縮空氣并對血管產生一定的壓力,從而使人的血壓保持正常。
說“防震”,啄木鳥巧發揮!
森林醫生啄木鳥每天敲啄樹木大概1萬多次,那有人要問了:承受這么巨大的沖擊力,它們的頭部還好嗎?別擔心,啄木鳥的大腦周圍有一層海綿狀骨骼,里面含有液體,起到了緩沖消震的作用。而且,它們在敲啄樹木時頭部嚴格地做直線運動,所以腦震蕩什么的,不存在!
啄木鳥的“防震頭”給人們設計安全帽或頭盔提供了靈感:帽頂或盔頂要既堅硬又輕薄,且與頭頂之間有空隙;在安全帽或頭盔內部填充堅固又輕便的海綿狀材料,再裝上一個保護領圈,使頭部保持直線運動,以確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