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天嬌
前段時間特斯拉汽車各種事故頻發,而事發前的行車數據成為全社會關注焦點,也引起了大家對車載存儲數據的重視。
2020年并表北京矽成,使得北京君正(300223.SZ)成為了全球第二大車規存儲器供應商;同時也使得北京君正的營收從2019年的3.39億元一躍至21.7億元,增加了539%。
但是,北京君正2020年歸母凈利潤僅增加了不到2000萬,毛利率下滑12個百分點,凈利率下滑14個百分點。而北京矽成已連續兩年未達到業績承諾。
在這樣的情況下,北京君正的股價卻在年報披露后的2個月里上漲了60%。
在國外疫情依舊沒有得到較好控制、芯片產能告急的情況下,以全球市場為基礎的北京矽成有可能仍然無法達到預期業績。另外,北京君正自身的智能視頻芯片業務雖然增速較快,但也面臨來自華為、富瀚微(300613.SZ)的競爭。那么,北京君正未來能否保持高增長呢?
北京君正并購為何增收不增利?
一部分原因是受到并購標的北京矽成存貨評估增值的影響,存貨評估增值部分在存貨銷售的時候確認到成本,最終影響到利潤,去年大概有1.2億多,所以北京君正去年存儲芯片的毛利率較低,不過這并不是真實的經營性毛利率。
但是刨去增值攤銷因素來看,北京矽成的業績也不盡如人意。
2019、2020年,北京矽成業績承諾分別為4900萬、6400萬美元,實際兩年合計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725萬、5587萬美元,累計業績實現率為96.44%、91.26%。
而北京矽成2021年業績承諾為7900萬美元,也就是說,如果要達到業績承諾,那么其2021年的業績要在去年的基礎上增長41%。
三年鎖定期一過、標的業績斷崖式下滑的“戲碼”在A股曾頻頻上演,也是不少投資者深惡痛絕的“坑”。那么北京矽成的成長性如何?
北京矽成的運營主體是ISSI,ISSI主要產品包括存儲芯片和模擬芯片,主要有DRAM、SRAM、Flash和Analog四種。
在ISSI產品的下游應用領域方面,汽車領域占據了半壁江山,約53%,其次是工業(22%)和消費電子(15%)。汽車市場一直是其重要布局方向,而ISSI的主要成長邏輯也來源于此。
過去汽車中運轉的數據量很小,很多時候只用SRAM就能搞定,隨著汽車通訊娛樂系統的升級和5G與AI快速發展帶來的自動駕駛落地,情況發生了改變,DRAM和NAND將是主要增長點。
以特斯拉為例,從Tesla Model S/ X起,由于同時采用NVIDIA的車用CPU及GPU解決方案,DRAM規格導入當時頻寬最高的GDDR5,全車系搭載8GB DRAM,而Model 3更進一步導入14GB,下一代車款將配備20GB的DRAM,其內存容量遠勝目前大部分PC及智能手機。
無論是雷達與光達感測、鏡頭感測,還是信息娛樂系統、座艙控制器、車載通訊等方面,DRAM都是必不可少的存在。Trend Force預測,未來三年汽車的平均DRAM容量將繼續增長,三年復合年增長率超過30%。
除了量的增長,還有價的增長。據悉,DRAM的現貨價格急劇上漲,基準DRAM價格自今年初以來已上漲約60%,達到2019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另外,現今汽車上的所有應用程序都需要閃存,不僅要存儲軟件和程序代碼,還要存儲地圖等數據庫。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NAND自然成為不二之選。行業人士預計當全球L4級自動駕駛汽車的普及率達到1%時,NAND的需求將是目前需求的25倍。
下游市場需求大,是ISSI的重要優勢,如果按照當前量價齊升的態勢,利潤增長40%,未必不能實現。
雖然車用存儲器市場廣闊,需求處于爆發期,但是存儲器市場是一個寡頭壟斷的市場,即便是細分的車規存儲器領域,也有巨頭把持。
北京君正能否順利分一杯羹,還要看其是否具備競爭力。
目前美光科技在車規存儲市場是第一,市場份額接近50%,從傳統解決方案(例如DDR2-DDR4)到LPDDR解決方案(例如LPDDR2-LPDDR5)再到GDDR6解決方案都有布局。此外,美光科技還為汽車制造商提供了其他類型的存儲技術,例如NAND閃存、NOR閃存和MCP。
據5月20日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北京君正稱“目前美光在車規存儲市場是第一,我們是第二,長期以來保持了這樣的格局?!?/p>
但這一位置是否穩固可能要打個問號。
從產品看,北京君正有DDR4、LPDDR4等產品,最新的制程是25nm,沒有面向高端應用,但市場也比較大。因此它的競爭對手不是美光,而是其他第二梯隊的公司,比如臺灣的南亞科技,產品也是DDR4、LPDDR4,采用的是更先進的20nm工藝。
從潛在競爭者來看,在車用存儲器市場火熱的情況下,原先主要布局消費電子市場的存儲器巨頭三星、海力士等也在積極入局。
北京君正有的優勢在于目前已經打入一線汽車廠商供應鏈,比如汽車領域的Delphi(德爾福通用)、Valeo(法雷奧集團)、TRW(天合汽車集團)等都是其客戶。汽車客戶開發周期長、認證門檻高,對產品的品質要求高,后來者很難在短時間內搶占市場。
但不可忽視的是,一方面汽車智能化趨勢下,對更大容量、更低功耗存儲芯片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基于先進工藝的存儲芯片顯然更具競爭力;另一方面,自動駕駛距離成熟還是一個較長的過程,這段時間恰好也是其他存儲龍頭打入車企供應鏈的“黃金時期”。
北京君正當前的優勢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被“抹平”。
除了存儲芯片,智能視頻芯片是北京君正發展較好的一類產品,目前已進入海康螢石、小米大方、百度等各類知名品牌產品線。公司2021Q1 IPC芯片實現營收約1.73億元,同比去年營收約0.31億元大幅增長450%。
從北京君正近期發布的定增預案來看,其智能視頻芯片將面向兩個方向,一是安防,一是物聯網,投入5.6億元,主要用于智能視頻前端三款IPC芯片與后端三款NVR/DVR芯片的研發與產業化。
但是在IPC芯片市場,2019年華為海思占據全球約70%的市場份額,富瀚微市占率約為17%,北京君正面臨的競爭壓力同樣不小。
而競爭對手在先進技術上的布局也領先一步。就拿富瀚微來說,其近期可轉債募投項目將用于AI IPC芯片和AI NVR芯片的研發與生產,其中AI IPC這一產品相比目前的普通IPC芯片單價高出近3倍,毛利率約為50%,高出目前富瀚微和北京君正IPC產品毛利率20多個百分點。
這樣來看,北京君正智能視頻芯片業務面臨的處境和存儲芯片非常相似,雖然已打入部分重要客戶供應鏈,但產品面向中低端,未來市場份額易被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