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悉,德爾塔變異毒株感染者首次檢出的病毒載量比原始版本新冠毒株感染者高1200倍以上。它的傳播能力同水痘不相上下,每個感染者平均會感染5至9人,超過了SARS、埃博拉、天花等,死亡率比原始株高兩倍。
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8月12日6時,全球確診的新冠病例已超過2億,累計死亡人數超過433萬人。與此同時,全世界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接種了一劑疫苗。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具有超強傳染性的德爾塔變異毒株,它像野火一樣迅速在各國傳播,至今已蔓延至132個國家與地區,成為近期全球疫情增長的主要原因。
傳播性類似水痘,癥狀更嚴重
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公布的一份文件顯示,德爾塔變異毒株的傳播能力同水痘不相上下,每個感染者平均會感染5至9人,超過了SARS、埃博拉、天花等。對此,鐘南山院士曾說:“它讓密切接觸者的概念變成在同一個空間、同一個單位、同一座建筑、同一棟樓,發病前4天跟確診病例在一起的所有人。”
“我們應當把德爾塔變異毒株當成一個新的敵人。”流行病學專家曾光說,“德爾塔變異毒株感染者首次檢出的病毒載量比原始版本新冠毒株(以下簡稱原始株)感染者高1200倍以上。它通過氣溶膠傳播,潛伏期短、轉陰期長,病例清零的難度要遠遠大于前幾次局部疫情。”
在死亡率方面,加拿大多倫多大學7月一項醫學研究顯示:感染德爾塔變異毒株的死亡率比原始株高兩倍。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列出了4種令人擔憂的變異毒株:阿爾法、貝塔、伽馬和德爾塔。與此同時,更多的新變異毒株仍在出現。比如在過去4周內,被稱“拉姆達”的變異毒株已在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30多個國家中蔓延開來。專家指出,拉姆達的危險性有可能超越德爾塔變異毒株。
“未來,可能還有更厲害的變異病毒。只要有大量人被感染,病毒就會進一步變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張洪濤說。
現有新冠疫苗是否有效
目前,已有不少國家報告了接種疫苗的人仍感染德爾塔變異毒株并傳給他人的病例。
為何接種疫苗后仍被感染?曾光表示,德爾塔變異毒株具有更顯著的疫苗抵抗特性,不過這種作用也不是無限的,會受到疫苗的限制。
那么,現有的新冠疫苗是否有效?智利今年2至5月的一項全國大規模接種(共計1020萬人)中國新冠疫苗的研究結果顯示,中國新冠疫苗對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率為65.9%,預防死亡率為86.3%。這一結果表明,中國新冠疫苗能有效預防新冠病毒感染。
另有數據顯示,新冠疫苗接種后,隨著時間推移,接種者體內的抗體水平會有所下降。
“由此可見,原始株的疫苗雖然針對變異毒株還有效,但仍應加上變異毒株的抗原成分,預防效果可能會更好。”曾光說,“除此之外,還可以考慮在必要時打加強針。”
目前,許多國家已經將是否打疫苗加強針的研究提上日程。其中,以色列政府已經于7月31日率先開打。
社會開放的抉擇
對于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而言,達到“零感染”是一個無法實現的目標。那么,未來究竟應當采用怎樣的社會管理方式?何時才能迎來完全開放?
在英國牛津大學流行病學教授陳錚鳴看來,英國社會目前采取的開放策略是在為全世界“闖關”。他表示,英國的做法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其關鍵在于,雖然社會開放會導致感染,但可以通過鼓勵大家打疫苗顯著地減少重癥死亡。這樣到冬季時,整個社會就可建立起一個比較完整的免疫屏障。
張洪濤也認為,隨著德爾塔變異毒株蔓延,一直嚴防死守的代價會越來越高,難度也會越來越大,倘若做不到科學精準防控,最后只會把自己拖垮。
MD安德森癌癥中心教授張玉蛟表示,過去一年多,中國通過嚴格的疫情管控避免了不必要的生命和財產損失。然而,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必須盡早學會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從當下中國的新一波疫情可以看出,隨著病毒傳播能力大幅度提高,“零感染”會越來越難實現。因此,更有預見性地科學規劃抗疫策略顯得格外緊迫。
張玉蛟建議,中國首先應盡快完成20億劑以上的疫苗接種,重點城市和崗位的接種率必須達到90%以上。同時,加速疫苗加強針的研發,提高有效率,并于2022年北京冬奧會前開始在高危地區和人員中接種加強針。
“世界各國都應該繼續大力加強對抗病毒感染的研究,這個問題要放在國家層面甚至人類安全的高度去思考和執行。下一個更加危險的病毒或將如期而至,這場戰斗還沒有結束。”張玉蛟說。
(《中國新聞周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