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四川盆地西南方向,密林深處蘊藏著一塊神秘之地“黑竹溝”,當地名為“死亡之谷”。它地處北緯30度,恰好和百慕大三角、埃及金字塔等處于同一緯度,存在眾多未解之謎,因此被稱為“中國百慕大”。那么,它到底隱藏了哪些秘密?
在四川盆地西南方向,密林深處蘊藏著一塊神秘之地“黑竹溝”,當地名為“死亡之谷”。7月31日,在北京舉行的“穿越黑竹溝”探秘探險成果發布會暨全域旅游項目推薦會上,探險專家、歷史學博士劉勇分享了他帶領的科考探險隊成功穿越黑竹溝羅索依達峽谷的經歷,揭開了黑竹溝的神秘面紗。
藏于迷霧深處的“中國百慕大”
黑竹溝景區位于四川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黑竹溝鎮,總面積838平方公里,核心景區面積575平方公里,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和國家4A級旅游景區。
黑竹溝地處神秘的北緯30度,恰好和百慕大三角、埃及金字塔等處于同一緯度,存在眾多未解之謎,因此被稱為“中國百慕大”。
在眾多謎團中,神秘失蹤之迷經久不衰:茫茫白霧覆蓋山谷,霧氣散去后,往往連同谷中人畜一同“吞噬”。據不完全統計,自1951年至今,川南林業局、四川省林業廳勘探隊、部隊測繪隊和彝族同胞曾多次在黑竹溝遇險,造成3死3傷、兩人失蹤。
在前人不斷探索下,如今,黑竹溝共開發出五條探險線路,其中最受矚目的是“石門關-榮宏得-羅索依達”中長達60公里的地磁異常核心地帶,此前從未有人成功穿越。
當地政府決定揭開黑竹溝的神秘面紗。在多方通力合作下,一支由劉勇擔任隊長的頂級探險團隊誕生了。
劉勇表示,探險前,探險隊成員先后4次深入黑竹溝調研,并查閱了大量的歷史、人文、水文和氣象資料,還邀請了當地的專家、獵人和采藥者進行了多次討論和座談,搜集了大量一手資料。經歷重重審核評估,探險隊最終決定6月下旬挑戰黑竹溝的“秘地之冠”——羅索依達峽谷。
探險隊百米“空降”絕壁溝
6月21日,探險隊從溝口出發,正式向黑竹溝的核心區域進發。
據劉勇介紹,探險隊從海拔3280米的榮宏得開始,翻越山脊向南進入無人區,在山林、河谷和絕壁之間緩慢前行。特別是第二天進入絕壁溝時,前進道路被一個高達80至90米的大型瀑布阻斷。最終,探險隊員們從懸崖上使用繩索下滑,“空降”絕壁溝。
谷底深滑且狹窄,前行十分困難。最困難的路段上,探險隊行進3.7公里竟耗時9個小時。最后,他們不得不停留在河谷露營。然而,半夜驟降的暴雨使河水水位劇烈攀升?!按蠡飪禾嵝牡跄?,都擔心暴發山洪,整整一夜沒合眼!”劉勇說。
熬過這一夜,所幸有驚無險。第二天,隊員們頂著滂沱大雨,在濕滑的巖壁上攀登。霧氣籠罩的密林里,蚊蟲、螞蝗、毒蛇頻繁叮咬……隊員們需要時刻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6月24日下午,探險隊成功穿越羅索依達峽谷,走出了深山。這是人類首次橫穿羅索依達峽谷,探明了黑竹溝地磁異常帶的核心線路。
揭開黑竹溝“神秘失蹤”之謎
在此次探險過程中,隊員們每天利用攜帶的電子儀器和北斗羅盤,詳細記錄了整條線路的海拔、風險點、露營點、水源地等相關資料,隨隊的攝影師拍下了大量動植物等珍貴影像資料,將這些深藏在黑竹溝內多年秘不示人的奇崛地貌、瑰麗風景等珍貴資料首次公諸于世。
關于黑竹溝出現過數次人畜失蹤等神秘事件,劉勇認為,黑竹溝地磁異常帶長達60公里,其地磁感應強度比較大,波及范圍廣。在探險過程中,隊員們利用指北針測試羅索依達峽谷的地磁帶,發現最核心處地磁偏轉竟高達30度,證明了黑竹溝地區確實存在地磁帶偏轉現象。人畜在不同強度的磁力線作用下,極易受到影響。
此外,黑竹溝內常年被迷霧籠罩,如果未攜帶儀器或使用機械式指北針,加之缺乏專業技能,人很容易發生意外,比如失足跌下深淵或峽谷暗河等。深谷里茂密的植被、多變的溫差,也極易導致出現迷霧等現象,兩者疊加就造成了黑竹溝所謂的“神秘失蹤之謎”。
劉勇還指出,由于地形特殊,黑竹溝腹地受人類干擾較少且沒有受到第四季冰川侵襲,許多古老物種得以在黑竹溝中保存。通過對其進行研究,將有助于人類進一步了解史前生態。
在成功探明黑竹溝地磁異常帶的這條核心線路后,劉勇表示,下一步,探險隊將于今年內再次進入黑竹溝核心地區,完成另外一條線路的勘測。未來,探險隊也將逐步探明其他幾條線路,為黑竹溝風景區探險旅游開發和發展提供翔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成都商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