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昀昀


2019年8月,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廣西自貿試驗區)獲批設立。廣西作為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決定了東盟元素是它不同于中國其他自貿試驗區的特別之處。
2020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幕式上提出,要推動中國同東盟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在這一指示精神的引領下,2021年7月,廣西出臺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為引領加快構建面向東盟的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這意味著三個鏈條將牽引著廣西自貿試驗區面向東盟的經貿合作走向深入。
成績鋪墊,錨定目標
三伏天至,眼下廣西北部灣港欽州港區作業的繁忙程度和天氣一般火熱。貨輪載著集裝箱踏浪而來,拖車井然有序地在堆場與碼頭間穿梭,這些主要來自東盟國家的商品即將奔赴中國消費市場。
繁忙的港口是觀察廣西自貿試驗區的一個窗口。廣西商務廳副廳長粟堅在解讀《實施意見》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據統計,2021年上半年,廣西自貿試驗區外貿進出口總額10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實際利用外資2.58億美元,同比增長356%。
近兩年,廣西自貿試驗區在構建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方面,還收獲了一攬子成果:制度方面,“邊境地區跨境人民幣使用改革創新”案例入選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四批“最佳實踐案例”;物流方面,崇左片區跨境物流通達整個中南半島,市場采購貿易額達10.84億元人民幣;營商環境方面,政府職能持續優化,超過95%的涉企和個人業務實現線上辦理……
廣西自貿試驗區背靠過往的成績,持著《實施意見》走向明天。粟堅介紹,《實施意見》提出了4個目標:一是構建若干條面向東盟的標志性跨境產業鏈。二是以自貿試驗區服務帶動全區產業發展。三是基本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境供應鏈關鍵節點。四是建成區域價值鏈深度融合的示范區。
在這一過程中,發展要素將向電子信息、化工新材料、中藥材加工、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東盟特色產品加工等5條跨境產業鏈高度傾斜,與此相關的跨境供應鏈成本有望降低,價值鏈向中高端升級。
5大環節,夯實鏈條
跨境產業鏈與供應鏈相互交織。供應鏈為生產活動的有序開展提供保障,生產活動又為供應鏈的運轉注入動力,而價值鏈貫穿二者之中。剖析廣西自貿試驗區與東盟的經貿往來,我們可以細分出生產制造、貿易、物流、市場、服務等5個切面。而這便是《實施意見》推動建鏈、補鏈、延鏈、強鏈的5大環節。
據粟堅介紹,為引領帶動生產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廣西自貿試驗區將堅持規劃先行,制定發展詳規與產業鏈全景圖。此外,還將成立外商投資促進中心,引進培育龍頭企業。
廣西作為沿邊沿海的自治區,一直將貿易視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發力點。粟堅表示,未來,廣西自貿試驗區將以促進貿易轉型升級作為抓手,構建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
而要實現貿易轉型升級,不僅需要國家政策支持,還需要跨境物流強大的“輸血”能力。近年來,廣西積極拓展物流樞紐節點功能,欽州港東站海鐵聯運班列的運營成為廣西自貿試驗區一大亮點。粟堅表示,未來廣西自貿試驗區將積極推動空鐵公水等多種運輸通道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廣西各物流節點樞紐多種運輸方式高效、便利、低成本無縫銜接;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創新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改革,提升物流服務產業鏈水平。
道路通則財富達。廣西自貿試驗區之所以花大力氣暢通物流,是為了給中國、東盟兩端市場往來打好基礎。而充滿活力的市場,也能反哺生產、貿易、物流的發展。那么廣西自貿試驗區將如何利用好國內國外兩個市場,提升商貿流通效能?粟堅表示,廣西自貿試驗區未來將通過建立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展會平臺等拓展兩個市場;以“全球貿易商”計劃為支點,重點發展跨境電商、數字貿易等新業態新模式;為便利商貿,與之相關的便利通關措施也將得到加快推進和落實。
綜合配套服務滲入上述4個環節,影響著企業入駐積極性和業務發展成果。粟堅稱,廣西自貿試驗區將加快建設中國—東盟經貿中心,引入國際一流機構進駐,提升商務、法務、金融、物流、信息等全方位支撐服務水平;同時加大對土地、環保、資金、人才聚集等方面需求的支持。
3個片區,協同發展
廣西自貿試驗區包含南寧片區、欽州港片區和崇左片區。3個片區各有特色,在協同發展的同時,拿出了具有差異化和個性化的發展方案。
如南寧市作為廣西首府,近些年持續傾力提升“南寧渠道”功能。據南寧片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丁偉介紹,該片區將做大做強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并支持片區與南寧臨空經濟示范區、南寧鐵路國際港聯動融合發展,區域間公路、鐵路、航空物流通道班次將依托于此加開加密。
在構筑現代產業體系上,丁偉稱,該片區將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部灣經濟區—東盟—全球”的跨境電子信息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在全面擴大高水平開放上,該片區將進行貿易領域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服務跨境供應鏈暢通運轉。
欽州港片區既有海港優勢,又有中馬“兩國雙園”工作平臺和工作機制的加持。欽州港片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助理劉孝堂介紹,首條中國—東盟燕窩跨境產業鏈已經形成。下一步,該片區將找準自身在跨境產業鏈中的發展定位、關鍵環節及關鍵產品,進一步完善產業規劃布局,在化工、新材料、電子信息、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等方向加快構建面向東盟的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
崇左片區毗鄰越南,是中國通往東南亞陸路大通道的重要連接點。崇左市副市長、新聞發言人蔣紅林稱,未來該片區將以跨境電子信息產業鏈以及紅木、水果、中藥材等跨境東盟特色產品加工產業鏈為重點,著力構建“原材料進口+崇左加工”“大灣區研發+崇左制造+東盟組裝”等特色跨境產業鏈。同時積極對接諸如《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的高標準經貿規則、加快鐵路和邊境口岸建設、探索多領域跨境合作方式,充分發揚“邊”的優勢。
隨著中國—東盟合作的日益緊密,構建面向東盟的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這不僅是廣西自貿試驗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加密中國—東盟經貿往來的題中應有之義。
·聯系編輯:9441097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