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背景之下,需要大量具備國際視野并掌握自由貿易港理論知識的人才,這些人才應該具備企業管理能力和會計應用能力。“一帶一路”倡議給海南省自由貿易港提供了重要的發展契機,如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是對會計行業的客觀要求,深入貫徹國家有關的行業復興計劃,是促進海南地區經濟發展和貿易深度推進的主要舉措,也是會計行業發展的關鍵舉措。基于此,本文從自由貿易港建設背景出發,分析了自由貿易區產業發展與會計行業的需求問題,針對性地探討了自由貿易港背景下會計行業與經濟發展的推進策略。
關鍵詞:自由貿易港;海南;會計行業發展
本文索引:林婷.<變量 1>[J].中國商論,2021(18):-120.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1)09(b)--04
當前中國處于高質量發展階段,擴大發展空間能夠加快先進的制造業和服務業的融合發展,讓我國在國際競爭當中具備新的優勢,加速經濟結構的轉型和升級。全球價值鏈深入發展讓國際貿易形勢發生轉變,呈現出顯著的垂直專業化特性。在此背景下出現的自由貿易港建設方案也強調在價值鏈的層面保障生產和貿易環節的協調聯系。自由貿易港建設對于經濟發展意義突出,會計行業也可以根據這一發展契機尋求新的發展道路。
1 自由貿易港建設的背景分析
1.1 海南貿易港建設環境
海南建省時間已經超過30年,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島嶼省份,和其他地區的交通主要依賴于航空和航運,在原先經濟不發達的時代下,交通條件的限制是島嶼經濟體快速發展的主要阻礙因素,在開放化的環境之下這一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時至今日,海南省已經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支點,中國和東南亞的貿易很多都要經過海南地區,不可替代的地理區位優勢和環境資源能夠給經濟發展提供關鍵助力。海南戰略地位提升之后,黨中央也高度重視自由貿易港的建設工作,支持海南地區進行深度探索,在全省區域內進行貿易深層次推進,地區的發展與政策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海南省的政治環境和經濟優勢都處于較為穩定的水準,在全島經濟的發展過程當中具備穩定的政策環境。考慮到原有的發展形勢,海南省在教育和科技水平上與某些東部沿海城市仍然存在差距,對于高水準的金融財務人才需求量明顯存在缺口。在此背景下會計行業作為商業語言,能夠為經濟主體的決策工作提供參考依據,同時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給會計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局面。
1.2 其他貿易港建設的行業分析
1.2.1 上海自貿區建設
上海自貿區的建設是為了促進長三角區域的經濟發展,讓上海自貿區可以輻射到全國范圍之內,以此為基礎強化國際貿易,促進貿易的全球化發展趨勢。相比海南地區,上海作為全國范圍內的經濟中心之一,金融水平、技術水平和人才質量都處于較高的水準,自貿區內的財務企業可以利用自貿區這一金融平臺來為人才培養提供政策支持。上海地區的高質量財務和會計人才也能給經濟建設提供重要支持,從這一層面來看上海自由貿易區建設給會計行業的發展提供了關鍵的載體和契機,這些優秀的人才可以為自由貿易區內的企業服務。
1.2.2 天津自貿區建設
天津自貿區建設與京津冀經濟框架協同發展,承擔著國家戰略層面的經濟發展要求,傾向于傳統制造業和現代商業物流,在吸引外資方面發揮了良好的基礎保障作用。比起上海地區,天津地區的金融行業發展水平顯然存在差距,在人才儲備上也和上海地區有所不同。因此,天津自貿區將發展定位進行了調整,強調以金融創新帶動融資租賃產業發展。實際上天津地區內部大量的融資租賃企業給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關鍵的支持,使生產能力可以在短時間內進行轉化,對于財務的要求更加具體化和專業化。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企業將財務工作外包之后,會計人才能夠有更多地發展機遇和發展空間。
1.2.3 廣東自貿區建設
廣東自貿區建設立足于珠三角經濟圈,強調與港澳地區的經濟協調,推進大陸經濟體和港澳經濟體求同存異的發展,實現貿易往來和貿易自由化。在貿易區成立之后,兩岸跨境業務成為金融行業的發展特色。在人才交流方面,兩地在財務會計領域的人才交流工作變得更加緊密,這也說明專業金融會計人才的缺口進一步增加。
2 自由貿易區產業發展與會計行業需求問題
2.1 經濟發展與產業政策問題
會計行業作為第三產業當中的服務業,伴隨著全球價值鏈的深入發展,在運營和發展模式上發生了明顯改變。當前的國際貿易規則已經發生了改變,需要不斷地進行重構和完善,服務業開放和現代貿易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趨勢。這種邊境貿易的特殊性決定了投資規則和產業政策必然發生新的轉變。在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后,很多研究者開始認為發達國家可以保持國際競爭力優勢,處于全球價值鏈頂端位置,原因在于生產模式的進一步轉變。第二代貿易政策表現為邊境內措施的一體化結構改革,形成以全球價值鏈為基礎的靜脈新規則。各個國家在邊境內的措施本身存在差異,這也構成了企業進入市場的“阻礙條件”,換言之,這種規則差異性可能會導致某些不公平競爭問題的出現[1]。
經濟發展與產業政策存在密切聯系,自然需要大量的貿易人員。自由貿易區建成之后,我國對外貿易成本顯著下降。以海南地區為例,海南地區的服務業是帶動經濟增長的主要組成部分,在開放政策的支持下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人才作為經濟建設的主要助力,表明會計行業的發展契機。因為自由貿易區涉及的業務比常規會計業務更加復雜,甚至很多企業需要利用專業的金融知識來解決跨境經濟問題,例如引進外商投資時如何最大程度的避免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等。
在當前國際經貿規則重構的背景之下,傳統以市場準入為核心的邊境貿易機制更加傾向于在嚴格的市場監管條件下重新規劃服務貿易規則。商品和服務可以在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環境下完成,垂直專業化生產本身也要經歷多次跨境交易,以市場準入為核心的邊境間貿易保護政策可能會直接影響到成本和價格問題,標志著新型國家生產分工體系下的國際貿易面臨著新的發展局面。金融會計服務的本質特點是非物質性,即會計服務不等同于某些有形的產品。盡管服務業態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但都可以被歸納為技術密集型的信息服務和知識密集型的研發創意服務。
從經濟發展的層面來看,我們可以了解到一些已經發展成熟的自由貿易區在經濟層面的發展特征。通過貿易區的環境刺激經濟帶來更多的就業崗位,讓區域內的功能變得綜合化。世界范圍內的大多數自由貿易區包含了進出口貿易、轉口貿易、倉儲加工和金融服務等多種功能,這些功能結合后,自由貿易區的運行效率和抗風險能力會更加穩定。規范的管理條件之下,自由貿易區和區域內發展功能的相互促進會在整體規劃的支持下帶動城市的經濟發展,特別是在金融保險、商業中介、會計等第三產業方面成效顯著。
2.2 人才結構與人才培養
經濟發展過程中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支持,海南地區缺乏相應的人才支持,特別是人才培養機構的欠缺。但與其他地區相比,海南擁有條件尚可的科研環境和自然環境,能夠吸引大量的人才留在這一地區,鼓勵省內的高校、人才培養平臺為經濟建設助力,利用專業化的人才引進措施來平衡會計人才的結構。對于一些已經在崗的技術人員,有針對性地提高人才專業能力,防止產生人才斷層情況。
自由貿易區的深度發展使大多數企業的財稅服務缺口加大,除了高水平的人才需求之外,還需要專業的會計服務結構作為支持。例如面向跨國企業的國際稅務服務、稅收優惠政策咨詢服務、境外企業并購服務等,諸如此類的服務都是給自貿區內的企業提供便利,讓自由貿易區實現深度發展[2]。
2.3 自由貿易區與服務需求
中國范圍內自由貿易區的擴容能夠對外資企業產生更加明顯的吸引力,上海自由貿易區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案例。時至今日,上海自由貿易區的設立和運行給上海經濟帶來了深遠的影響。自由貿易區建立之后整個區域內可以在便捷的管理模式下開展各項經濟活動,市場環境相對自由,釋放并刺激了市場需求,加速了市場交易的頻率和體量,從而促進了上海的經濟增長。
具體來看,自由貿易區對于金融行業產生的影響最為顯著。例如利率市場化大規模的加速了金融機構的交易過程,大批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企業的入駐也說明了這一點。金融機構的出現必然需要專業人才的技術支持。從進出口貿易的角度來看,自由貿易區本身是一個特殊的區域,區域內的貿易自由度較高,貨物在進口和出口階段都不收取稅費或是在關稅上給予非常大的優惠。這對自由貿易區內部的企業來說,在交易成本上比其他同類企業要低許多。上海地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出口之一,快速和低成本的經濟擴散行為和免稅政策的出現必然讓進出口貿易實現深度發展。面對經濟的新常態,傳統行業的優化升級勢在必行。任何行業和產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個體,都和其他產業有著相應的關聯并形成縱橫的網絡結構。
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發展過程和上海自由貿易區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可以預見在今后一段時間內自貿區必然成為海南發展的新引擎、新動力。會計行業將伴隨著時代的春風不斷地前進,開放的金融服務產業將繼續促進邊境貿易的有序發展,在開放的環境下獲取經濟效益。
3 自由貿易港背景下會計行業與經濟發展的推進
3.1 邊境內的經濟開放與經濟管制協調
會計行業的開放化發展應該具備邊境內特征,在政策要求之下合理進行內容的調整。中國應該適當地放寬市場進入領域方面的邊境內限制工作,旨在讓自由貿易區內的企業可以擴大業務范圍,在一定程度上擴大自由貿易區內會計行業的發展空間。另外可以參考其他國家的一些發展案例,讓服務業的開放不單純的局限于外商企業的市場準入,而是在有效的監管模式之下實現雙向綜合交流,積極開展雙邊、多邊的服務貿易規則談判,加強高標準和高水平服務貿易對接,實現不同國家和邊境內措施的融合與協調。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和應用會對當地經濟發展和貿易帶來很大沖擊,這就要結合自由貿易港的表現和現實發展趨勢對海南會計行業的發展途徑和現實工作模式進行優化調整,避免海南自由貿易港在發展過程中對當地會計行業實際工作帶來嚴重沖擊。突出自由貿易港與海南會計行業之間的關聯性和契合度,在保證自由貿易港各項會計業務開展效果和經濟發展水平的條件下,將自由貿易港背景下海南會計行業發展的水平和現實優勢提升到一定高度。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及相關經濟行業向著合理方向穩步發展,使海南省的核心競爭力和社會地位有所提高。
與此同時,要擴大會計和審計部門的開放程度,吸引更多專業的技術人員進入會計行業當中為企業發展服務。尤其是一些高素質的國外專業人才可以將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管理方法融入國內環境當中,降低門檻和監管體系的特殊要求。總而言之,我國的會計行業在自由貿易港的背景之下能夠成為服務業市場開放的重點環節,以技術溢出效應和示范效應提升企業的吸引力和競爭力[3]。自由貿易港的建立和發展對于海南會計行業優化更新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就應在全面落實各項基礎要求的條件下,對海南會計行業各項工作模式和相關條例進行優化更新,強化相關條例和現存規章制度在海南自由貿易港會計核算和經濟業務工作實際開展中的作用,避免自由貿易港背景下海南會計行業各項工作受到限制。同時還應強化會計行業與自由貿易港之間的結合力度,強化海南自由貿易港區域內各項工作協同開展效果和經濟監管力度,突出現代規章制度以及經濟條例在自由貿易港背景下海南的發展和相關行業實際工作中的作用,并將自由貿易港背景下海南會計行業發展水平和實際工作力度提升到一定高度。
3.2 重視專業化人才的后備支持
“一帶一路”倡議給海南省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持,對于區域內的人才培養計劃提出了新的要求。從2018年海南自由貿易港批準建立之后,為海南省提供了大量的發展機遇,眾多國內外企業的紛紛進駐讓市場平臺不斷擴大。企業要想提升市場競爭力就需要在人才培養方面重新審視發展需求。區域內的高校作為人才儲備場所,自然承擔著關鍵的人才培養需求,調整方向,基于自由貿易港的服務角度讓海南地區在轉型升級的過程當中獲取人才資源。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時代背景下,海南地區要專注于人才的財務管理知識培訓工作,讓其具備財務分析能力、運營管理能力、財務審核能力等,能夠在工商企業、金融企業、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當中發揮創新能力,滿足企業內部的管理需求。后續的人才培養工作將以專項技能為核心要求,在實踐環節借助經濟信息的優勢展開預測、決策,對經營業務進行控制,借助其他自由貿易區人才培養的經典案例,為人才提供專項實訓基地。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給今后的人才培養計劃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在專業課程體系和內容方面,要滿足區域內特色需求開展專業,這樣一來,可以在產業升級的過程當中對標產業發展需求和發展方向,創造更多的專業對口機會[4]。由于自由貿易港背景下會計行業各項工作的轉變力度比較大,原有規章制度已經不能滿足海南自由貿易港各項財會工作的開展要求,這就在更新會計行業現存規章制度的同時,對參與到海南自由貿易港實際工作中的人員展開有效培訓,逐步提升相關人員專業素養和實際工作能力,確保相關人員可以在掌握各項基礎要求和相關條例的同時,針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各項財會業務展開有效核算。為自由貿易港背景下海南會計行業發展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持,使海南自由貿易港業務核算水平和實際工作效率有進一步提高。
3.3 行業發展趨勢評估
行業的發展與變革必然朝著精細化的方向發展。盡管會計行業核算的內容與范圍不斷地擴大,信息需求量增加,但是在新的條件下必然面臨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可以預見的是海南自貿港給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或是海外企業的進駐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并且出臺了相應的境外投資所得免稅優惠政策,后續的旅游業、高新技術產業等將通過海南自貿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5]。此類重點政策在國內的發展前景良好,有利于企業在貿易方面的自由化發展,給國內企業的國際化運營創造更大的空間。服務業開放領域的研究工作對于中國經濟的轉型和高質量推進價值突出,后續的研究工作當中也將進一步朝著國際高標準與擴大開放的服務業管理方式進行改革。企業作為開展國際服務貿易的主體,對于專業會計人才的要求將會更高,會計行業在開放式的環境下會給微觀層面的企業服務帶來不同的影響,包括貿易出口、服務業轉型升級等,但無一例外海南自貿港會享受行業變革的優秀成果。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水平不斷提升的條件下,相關行業的綜合貿易水平也得到了極大提升。各種商品進出口稅務核算和相關財會工作實際開展效果也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這就應在海南會計行業優化更新和實際發展條件下,對自由貿易港及相關行業的發展趨勢進行深層次評估,深入了解自由貿易港行業發展與海南會計行業規劃之間的關聯性,確定相關聯的規章制度,有效調整自由貿易港背景下海南會計行業發展和相關業務實際開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一步推進自由貿易港背景下海南會計行業以及進出口貿易行業向著更加合理的方向穩步發展。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十四五”發展規劃開局、新發展格局展開,“一帶一路”倡議實施[6],給海南探索自由貿易港提供了空間支持,海南地區也應正確的理解會計專業的發展要求,確定自貿港建設過程當中的人才需求和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給自貿港創新制度探索和高標準服務提供有效指導。這樣一來,可以在經濟發展的高速階段發揮會計服務對經濟結構轉型的動力和潛力。
參考文獻
陳偉萍.“一帶一路”與自由貿易港建設雙重背景下海南高校管理會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商情,2019(28):57,63.
林曉紅.自由貿易港建設背景下云會計在海南中小企業中的應用探析[J].商訊,2020,221(31):27-28.
王冬.淺析注冊會計師審計課程教學改革——基于建設海南自由貿易區(港)應用型本科人才的需求[J].知識經濟,2019,512(28):178-179.
陳偉萍.淺析自由貿易港建設背景下海南高校管理會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路徑[J].納稅,2019,13(14):274+276.
王一帆.海南自貿港建設過程中會計行業需求分析[J].現代商業,2018,494(13):151-152.
王毅武.新發展格局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系統思考[J/OL].河北經貿大學學報:1-7[2021-04-21].https://doi.org/10.141 78/j.cnki.issn1007-2101.20210416.008.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Hainan's Accounting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ree Trade Port
Hain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LIN Ting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ainan Free Trade Port, a large number of talents with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are needed. These talents should have enterprise management ability and accounting application ability.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as provided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for Hainan Free Trade Port. How to adapt to the new norm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for the accounting industry.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related revival plan is a major measure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ade in Hainan and also a key mov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ccounting industry. Based on this, starting from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ree trade por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free trade zone and the demand of accounting industry, and probes into the promotion strategies of accounting industr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ree trade port.
Keywords: free trade port; Hainan;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