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揚
在以信息披露為重點的注冊制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成為共識的前提下,申報企業“知難而退”,表明交易所和監管機構更加重視把好上市的“入口關”。
7月,在青島企業登陸A股不斷加速的同時,也有不少公司IPO按下了暫停鍵,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一位資本圈資深觀察人士對記者表示,在以信息披露為重點的注冊制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成為共識的前提下,申報企業“知難而退”,表明交易所和監管機構更加重視把好上市的“入口關”。
輔導18個月后新之環保IPO暫停
在簽署輔導協議18個月之后,青島新之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之環保”)的IPO之旅按下了暫停鍵,于7月13日與其輔導機構海通證券解除了上市輔導協議。
記者了解到,新之環保2016年4月成功在新三板掛牌上市。財務數據顯示,新之環保去年實現凈利潤1260.9萬元,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虧損1379.08萬元。此次暫緩上市后,新之環保何時會再啟上市計劃,還不得而知。
公開資料顯示,新之環保是國內廢舊聚乙烯塑料及其再生利用行業的先驅企業,成立于2007年2月,公司地址位于青島膠州市,目前注冊資本4990.8萬元,公司從事各類廢舊塑料原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將廢舊資源經分揀、破碎、清洗、造粒等多道工序生產出再生改性聚乙烯,然后再通過母公司以及子公司銷售給下游客戶。
新之環保早在2017年就有了A股上市的計劃,在當年的10月份,新之環保與中天國富證券簽署了《關于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股票(A股)并上市之總服務協議》,希望雙方發揮各自優勢,積極籌備與開展新之環保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相關事宜。
不過,在此之后新之環保并未馬上進入輔導期,直到兩年之后的2019年12月24日,新之環保才與海通證券簽訂輔導協議,正式進入IPO輔導期。
據海通證券披露,新之環保2020年第一季度至2021年第一季度輔導工作已按照《輔導計劃及實施方案》的要求順利完成,輔導計劃履行良好。但在進入輔導期一年半之后,新之環保卻停下了上市的步伐。
“鑒于公司自身經營策略變更,新之環保決定暫緩上市,待后續條件成熟時再申請開展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工作。”海通證券表示。
中科英泰撤回上市申請后再戰IPO
近日,記者了解到,青島中科英泰商用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科英泰”)公布關于輔導備案登記情況的公示。公示顯示,青島中科英泰商用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21年7月22日在青島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登記,根據《青島轄區擬上市公司輔導工作監管指引》有關規定,現將公司輔導備案基本情況予以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事實上,這不是中科英泰第一次闖關IPO。6月24日晚間,中科英泰科創板IPO終止審核。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英泰原定于6月25日科創板IPO上會接受審核。上交所稱,因中科英泰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根據相關規則規定,上海證券交易所已終止中科英泰發行上市審核。本次上市委審議會議取消審議中科英泰發行上市申請。
中科英泰是一家以嵌入式系統技術為核心,集智能商用終端設備和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憑借在商業信息化領域深厚的技術積累和服務經驗,公司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終端開發平臺,包括智能終端硬件開發平臺、應用系統開發平臺和智能終端管理平臺。公司主營產品為各類POS機。
據悉,中科英泰于2014年12月16日掛牌新三板,于2019年8月19日摘牌。
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中科英泰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97億元、2.79億元、3.81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4244.2萬元、3751.74萬元、5579.38萬元。
記者注意到,在上會前夕,中科英泰完成兩輪問詢回復,在科創板IPO首輪問詢中,上交所主要關注公司實控人認定、持股平臺的會計處理、行業定位、核心技術應用情況、行業發展趨勢、客戶、境外投資、產銷率、技術水平、關聯方和關聯交易、收入、毛利率、知識產權、訴訟等33個問題。
在第二輪問詢中,上交所關注到中科英泰科創屬性、重要客戶、收入、采購整機等共計12個方面問題。
易來智能將繼續申請上市
2020年底,青島易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易來智能”)正式開啟沖刺IPO之路,引發行業的廣泛關注。7月9日晚間,上交所科創板發布關于終止對易來智能科創板IPO上市審核的決定。易來智能及其保薦機構也于7月7日提交了撤回申請。
據了解,易來智能作為一家專注于智能照明行業的科技企業,搭乘智能家居發展的快車迅速壯大。主營業務為智能照明產品及控制系統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將物聯網技術、照明控制技術、無線通信技術等應用于照明產品。
雖然前不久上交所決定終止對易來智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審核,但易來智能總裁劉達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未來會繼續在國內申請上市。
易來智能一直被人們認為是小米生態鏈企業,根據易來智能招股書顯示,其創始人姜兆寧持股比例為17.6%,為第一大股東,由小米科技100%控股的天津金星是易來智能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1.17%。
作為小米生態鏈企業,來自小米系的營收一直占據易來智能的大頭。據悉,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易來智能來自小米的關聯銷售合計占全部營收的比例分別為58.54%、49.61%、51.62%和54.92%。
目前,米家上的小米有品在售的照明產品有超過一半是Yeelight品牌。分析人士認為,易來智能如果想繼續擴大規模需要降低來自小米系的營收。據悉,除了小米外,谷歌、蘋果及亞馬遜也是易來智能的合作伙伴。
不過,易來智能仍在試圖“擺脫”小米標簽。“到了去年年底,特別從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我們自營渠道的銷售占比是比小米高很多的。”劉達平強調,預計到今年年底,易來智能自營渠道的銷售占比會達到5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