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彥梅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以及在核心素養教育的環境下,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越來越被強調,特別是英語學科的閱讀教學較之前有了較大的變化。以往的課本及教輔材料閱讀已經遠遠滿足不了新時期對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的要求;那么,在學校開展英語分級閱讀教學是促進學生英語閱讀素養提升的有效途徑。本文主要講述了在實施了一段時間的分級閱讀教學之后的幾點重要的反思,是值得我們關注并助力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提高的關鍵。
關鍵詞:分級閱讀;教學流程設計;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
英語分級閱讀是指按不同年齡段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認知、思維水平,并根據語言學習規律為讀者選擇階梯式系列英語讀物,以此推動和促進青少年閱讀能力、閱讀習慣以及品格與價值觀的發展,使他們在體驗閱讀樂趣的過程中同時掌握閱讀的方法。(王薔、陳則航,2016)。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在進行分級閱讀教學流程設計時,一定要能在閱讀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閱讀中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與思維品格;閱讀后能讓學生從文本聯系實際獲得閱讀體驗、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一、激活已知,預測激趣,引發探究
以科林英語分級閱讀讀物為例,每一本書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或者是一個有聯系的主題。正式進入閱讀之前,我們教師是需要根據學生的學情或文本的特點進行預設和準備的。
具體說來,一是我們在創設主題情境時,要思考如何激發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如科林英語第11級《形形色色的村莊》Different villages一書主要通過總分總的結構讓學生學會匯報主題。那么開課之前的設計就可以是一個與本主題相關的Free Talk,讓學生從活動中總結出匯報主題應該關注Introduction,Important facts 和 conclusion。再比如科林英語第11級《是對是錯》Yes,No,or Maybe So一書中可以基于問題,分享有關辯論的知識,鋪墊語言。
二是引導學生關注封面和扉頁,預測文本內容。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引導學生觀察圖書的封面,目錄,封底等,故事類文本的情節和百科類文本所要講述的重要內容。分析這些信息對理解文本有什么樣的幫助,用時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節。
二、觀察思考,獲取信息,梳理內容
閱讀理解是閱讀能力的核心。英語閱讀的過程就是提取和加工信息,同時運用多種策略、調動認知和元認知資源來最終解讀閱讀素材的過程。因此,我們進行閱讀的第一步應該是進行學習理解類活動。如:如何使用記號筆,便利貼等輔助工具標注新單詞,過渡詞,過渡句,經典句,文章結構等;如何在閱讀記敘文和說明文時畫出角色圖和結構圖。如何使用表格、思維導圖、流程圖等形式對所讀內容進行梳理;如何概括故事大意以及整合文本信息等。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理解,也可以采取完成預習學案的形式讓學生提前自主閱讀。需要注意的是學習理解類活動要避免采用細碎的問題牽制學生的閱讀過程,應該引導學生在梳理信息的基礎上,連貫地轉述所讀的內容。
三、品讀意義,討論分享,實踐應用
學生在進行了自主閱讀之后,教師應根據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引導他們進行應用實踐類活動,幫助學生品讀細節,內化并運用所學知識。
以下推薦兩種方法一是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圖片環游即通過文本呈現的圖片信息檢測學生獨立閱讀的效果,也可以利用圖片信息對文章的某一個細節或某一處場景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深挖文本。此時教師應提供充足的討論機會,讓學生發揮團隊合作的力量,分小組完成任務或進行知識的內化。
二是可以采用拼讀圖文閱讀活動。將學生進行第一次分組,組員定為AAA,BBB,CCC等分別閱讀文本中的某一部分的內容,如科林英語繪本第11級《形形色色的村莊》Different villages一文中,讓學生分別閱讀繪本4-9頁遠離海洋的村莊,10-13頁高山上的村莊,14-15頁雨林里的村莊。對其進行文本信息的提取和語言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共同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然后進行重新分組,歸納整合信息。教師重新對學生進行分組,成員至少有一位來自之前的大組。如ABC,ABC,ABC等。為的是能對整個文本閱讀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概括。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思維導圖的構建,語言知識的內化,批判性思維的啟發等教學活動和任務。
合作學習,共同探究成為此類活動設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但是上面提到的兩種方法并不是孤立使用的,教師應根據文本內容及學生的學情合理的使用它們。當然也可以使用其他地閱讀方法達到此類活動的目的。一節課中可以不用,可以單用,也可以混用。
四、概括整合,歸納總結,遷移創新
在閱讀進行了基于語篇的學習理解類活動和深入語篇的應用實踐類活動之后,教師應設計超越語篇的遷移創新類活動。如:每個學生選擇文本中的一個話題,發表自己真實的觀點并闡述原因。或者進行角色轉換,如果你是文本中的某個人物,你會怎么做?或者全班分成正反方兩組進行辯論,或者對故事的結尾進行改寫、續寫、創編等推理論證批判性思維活動。
總之,教師教閱讀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學會閱讀。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以“中國中小學英語閱讀素養發展目標理論框架”為基礎,在教學的準備、實施、總結和反思等階段,依據語篇、讀者、活動三大要素,以閱讀素養中各子要素的培養為目標,設計實施和評價自己的教學。
參考文獻:
[1] 李艾.初中英語分級閱讀校本課程構建與實施[J].文淵(中學版),2020(1):819-820.
[2] 黃德懷,鹿海燕.初中英語分級閱讀對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探究——基于《科林英語》分級閱讀的研究[J].中外交流,2020,27(20):231.
[3] 李美怡,樊旭梅,劉孟,等.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分級閱讀策略探究[J].智庫時代,2020(4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