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安
摘要:民歌樂曲就是通俗的、在人民群眾中廣為流傳的樂曲。一方面,其代表著文化傳承和民俗的記錄,是傳統文化的藝術形式之一;另一方面,其還代表著通俗歌曲,即現代社會的流行歌曲。總而言之,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廣為傳唱,易于傳播,并且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民歌樂曲的教學,一方面能夠利用民樂的通俗性,來降低學生的學習門檻,進而幫助其集中于歌曲的練習;另一方面也是使得小學音樂教學更具備現實價值和參考意義。本文將從傳統民樂的學習、流行歌曲的引入、樂曲內涵的挖掘這三個方面來探析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民歌樂曲的路徑。
關鍵詞:小學音樂;民歌樂曲
音樂學科作為小學的教學科目之一,其學科定位就是培養學生的生活興趣,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音樂學科教學相比于其他學科來說,學習氛圍更為輕松,同時也能夠適當緩解其他科目學習給學生帶來的壓力。而民歌樂曲的融入,就是在課堂教學中進一步拉近學生與生活的距離,以此來達到疏解壓力的目的。
一、學習傳統民樂,實現文化傳承
傳統民樂的學習,是民歌樂曲融入小學音樂課堂的重要基礎。事實上,民歌樂曲的概念最初就是由傳統民樂演化而來。而傳統民樂作為對于傳統文化的彰顯和傳承,為民歌樂曲的發展實現了文化積淀。因此,學習傳統民樂就是學習傳統文化。換言之,傳統民樂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融入,就是傳統文化對于小學音樂教學的滲透。學生只有進行傳統民樂的學習,才能夠在音樂課堂中發掘民歌樂曲的通俗特性,并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而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了解,就能夠反過來促進其在傳統民樂中的學習。
以人音版小學音樂一年級維吾爾族民歌《頌祖國》為例,這是維吾爾族人民用來表達對祖國深切愛意的歌曲。通過這首歌曲的學習和感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到有關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知識。這首歌曲歡快熱情,充分具備了維吾爾族的民族特色,這也正是傳統民樂的重要特性之一。在這首歌曲的學習中,一方面,學生能夠了解到新疆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學生也能夠從中感受到中華各民族的團結一致以及對于祖國的愛。
二、引入流行歌曲,增添生活元素
在民歌樂曲的定義中,當代流行歌曲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如果僅僅依靠傳統民樂的教學來引導學生進行民歌樂曲的學習,學生對于民歌樂曲的學習積極性就會有所削弱。而流行歌曲與學生的生活距離更近,聯系更為密切。誠然,在目前的流行歌曲中,不乏有一些含義較為淺薄低俗的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避開這些帶有一定侵害性的歌曲,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如何去分辨流行歌曲中的精華與糟粕。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課堂中引入流行歌曲,不僅能夠從民歌樂曲的角度來進行流行歌曲的學習,并賦予其文化底蘊,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分別流行歌曲中的有害元素。此外,在流行歌曲的鑒賞中,其流傳程度和火爆程度并非是鑒賞的主要維度,更重要的是學生是否能夠從中感悟到生活的價值。
以人音版小學音樂五年級《愛的奉獻》為例,愛的奉獻是由20世紀80年代傳唱至今的流行歌曲,其能夠在群眾中廣為流傳的重要原因不僅在于其膾炙人口的旋律;同時更在于歌曲內容所宣揚的偉大、無私、奉獻的價值觀念。而這種價值觀念與中國傳統道德以及社會普世價值是十分吻合的。其所闡述的道理十分簡單,但其能夠給予學生以生活啟迪和智慧開發。
三、挖掘樂曲內涵,尋找精神價值
不論是傳統民樂還是流行歌曲,其作為傳統文化和現實生活的藝術形式和藝術代表,本身就具備精神層面的重要價值。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引導其學習有關音樂樂理方面的理論知識,以及演唱技巧和演唱方式,同時更要引導學生在演唱的過程中感受其流動的文化元素和價值內核,并以此來找到精神層面上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充實。這不僅是民歌樂曲學習的價值,更是藝術對于普通人來說的重要精神依賴。當學生能夠從民歌樂曲的學習中獲得感悟,獲取愉悅的心境,其必然能夠感知民歌樂曲所創造的精神世界。
傳統民樂的學習,就是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汲取過程,同時也是生活元素在歷史片段中的顯現。不論是身處于哪一個年代,民樂的發展始終遵循著生活化的路徑。因此,學生在學習傳統民樂時,就能夠從其背后的文化中找到屬于歷史的韻味,并以此來反觀現代社會中的傳統文化元素,從而感知傳統文化的變遷路徑。而流行歌曲的學習,就是現代思維和當代價值的提煉。這也正是學生感知和適應社會發展的路徑之一。
四、結語
民歌樂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融合,一方面是對于小學音樂教學內容的深化拓展;另一方面也為學生學習傳統文化,感知社會文化提供新的路徑。總而言之,民歌樂曲的融入,既是音樂學科的教學突破,同時也是文化傳承的良好機遇。
參考文獻:
[1] 向陽光.濃郁的民歌風味樸實的音樂語言-民樂合奏曲《歡欣的日子》審美淺析[J].音樂教育與創作,2012(11):44-45.
[2] 耿生廉.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J].課程.教材.教法,1984(1):34-37.
[3] 李丹.中小學音樂教育中關于傳統詩詞音樂教育活動的實踐研究[J].黃河之聲,2013(15):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