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侃君
摘要:小學語文是小學生的必修科目,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學好語文對于學生以后的生活有很大的積極作用。小學生正處于生長旺盛時期,能力的培養多是從小學階段抓起,教育教學也應當遵循素質教育“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對小學語文閱讀展開教學。本文將對此進行論述并提出相關的建議策略。
關鍵詞:以生為本;教育理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閱讀能力是語文學科能力的組成部分之一,但是閱讀對很多學生來講比較枯燥、堅持閱讀對部分學生講是很困難的。大部分學生會有一種抵制閱讀的心理狀態,不配合老師進行閱讀講課。還有一部分學生只喜歡參加閱讀活動而不喜歡閱讀文字,但是文本閱讀已經成為語文閱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老師要做文字閱讀和學生之間的“月老”,盡可能讓學生愛上閱讀。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教育教學也出現了歷史性的變化。教師的專業水平以及教師觀念都應當緊跟先進的時代步伐,響應素質教育號召、推動語文閱讀教學進步。
一、創設情境,發散閱讀思維
情境化教學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情景化教學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在閱讀不同的文章,每個人由于自己生長經歷以及接觸的人和物等多方面的影響,都會產生屬于每個人獨特的見解。
在教育教學中采取情境化教學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專項學習。情境化教學就是根據不同的閱讀來創設相關的情境,相當于是整個教學部分中的導入環節。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大青樹下的小學》,雖然屬于課本教材課文,但仍然是閱讀課文范疇。從整體角度來講,整篇課文與生活密切相關。在進行講課之前,搜集網上視頻找出一段符合該文章的短視頻給學生去觀看。然后讓學生去回想自己每天的學習生活,出示自己學校的校園圖,讓學生去描述自己眼中的校園和一天的校園生活。閱讀就是應該從學生所熟知的事物出發,讓學生充分開動腦筋去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在這篇文章采取時間記錄的順序,從早晨—上課;室內—室外,給出這一點提示讓學生自己找出在上課時小動物們的活動、下課是小動物們的活動是怎樣的?在去聯想自己小學中當上課時,窗外又有哪些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又在干什么呢?引導學生學習理論的同時也能聯想現實生活。
二、因材施教,促進個性閱讀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發展的個體,有自己的獨特思想和個人的興趣愛好。在閱讀方面,除了個別必讀文章以外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發散學生獨特化思維,培養學生個性,讓學生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個性化閱讀就是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需求來選取自己喜歡讀的書,讀書有助于修身養性。基于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差,很難分辨書籍的好壞,在這種情況下,老師應當發揮監護人的角色,幫學生過濾掉在該年齡段不該接觸的書籍。既能夠保證在青少年健康模式下閱讀學習還能夠讓學生認可老師、熱愛閱讀。每單元都會有語文園地,以小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為例,這單元主要分析句子在描寫事物上的共同之處,總結升華并將其變為自己的經驗。比如有的學生喜歡小動物,可以推薦他去看《小哥白尼》《猛獸之王》《狼王夢》《小牛阿米》等等,這些都是適合小學生看地比較不錯的課外書;再比如有的學生喜歡花草等漂亮的植物,可以推薦看《彩虹色的花》等。推薦的書目都是經過老師審核的健康課外書,不會阻礙學生的成長和心理發展。還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推薦書目,閱讀不是學生非常樂意去干的事情,需要教師要求學生在看書時碰到自己喜歡的句子,需要把它摘抄下來。
三、培養習慣,提高閱讀能力
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擁有好習慣也將受益終身。小學生可塑性強,處于直立上升生長期,是培養學生好習慣的重要時期。好的閱讀習慣能夠提高閱讀效率,加強學生對閱讀文本的吸收能力和理解能力。
閱讀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閱讀習慣也有很多。比如:在閱讀時很多學生喜歡指讀;也有一部分學生喜歡理清思路不愿意做筆記;還有的學生喜歡用直線和曲線區分好人和壞人;不認識的字用鉛筆圈出來、碰到產生共鳴的句子在旁邊作標注……這些都是精細閱讀的習慣。閱讀分為細讀和粗讀,當學生在時間緊張的情況下,可以選擇粗略閱讀。粗略閱讀一般就是在開頭和結尾是比較重要的,小學階段有將近70%的文章采取總分總結構。這也算是一種閱讀技巧。其次,還需要注重閱讀方法的講授。每個人會有不同的閱讀方法,比如有的學生更加傾向于閱讀時拿筆指讀、有的同學則喜歡快速瀏覽等,每個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閱讀方法。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意見,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比如:在學習部編版教材《觀潮》這篇課文時,有的學生就喜歡用不同顏色的筆標志出潮前、潮中、潮后的各種景觀,并且把時間標出來。有的學生喜歡制作框架結構,自己在本子上簡單的畫一個框架圖。鼓勵學生用自己的閱讀方法去閱讀,同時老師為學生保駕護航,避免學生接觸不良信息。
四、結語
閱讀對塑造學生品質、三觀正確養成、發散思維、提高認知水平等多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閱讀是學生快速接受世界的方法,本文通過“創設情境,發散閱讀思維”“因材施教,促進個性閱讀”以及“培養習慣,提高閱讀能力”的教學方法來改善當下閱讀課堂狀況,幫助學生樹立對閱讀的信心、提高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 池朱興,施茂枝.小學語文質量監測閱讀題命制再探[J].語文建設,2021(4):61-65.
[2] 朱自強.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深入閱讀”模式[J].課程.教材.教法,2020,40(3):10-15.
【注: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劃小課題研究項目課題《“以生為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 》成果(課題編號:GDXKT2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