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我國重型運載火箭220噸級補燃循環氫氧發動機首臺工程樣機完成生產。該發動機性能和技術指標刷新了我國氫氧發動機的紀錄,研制團隊初步突破了補燃循環起動關機過程控制、大流量高壓預燃室、先進制造技術等9大關鍵技術,發動機推力、真空比沖、推重比等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多項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實現了對設計技術、試驗方法等的全方位創新,并首次實現了氫氧發動機全數字化研制。
220噸級補燃循環氫氧發動機是我國重型運載火箭的芯二級發動機,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能更好地滿足我國未來運載火箭和重大航天任務的動力需求,是航天強國的重要標志之一。
(馭馳)
我國火箭首次實現整流罩帶傘降落
7月19日,長二丙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遙感三十號10組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本發任務還搭載驗證了“基于降落傘的整流罩落區控制技術”,攻破了整流罩再入大氣層過程結構解體難題,首次實現我國運載火箭整流罩帶傘降落,為后續達成整流罩落區精確控制奠定了堅實基礎。
海洋一號D衛星、海洋二號C衛星在軌交付用戶
7月29日,海洋一號D衛星和海洋二號C衛星在軌交付儀式在京舉行,這兩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制的衛星正式交付自然資源部投入業務化運行,標志著我國海洋觀測衛星組網業務化運行能力基本形成。雙星將為我國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海洋環境保護、海洋防災減災、海上交通運輸、南北極調查監測、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等提供數據服務。
國內首件直徑9.5米貯箱箱底圓環組合焊接完成
近日,國內首件直徑9.5米貯箱箱底圓環的組合焊接在武漢完成,填補了國內超大直徑貯箱產品領域的空白。9.5米貯箱瓜瓣是目前世界上在研的最大單體火箭貯箱瓜瓣,與此前國內最大的直徑5米貯箱底相比,直徑和厚度均增大了近一倍,該瓜瓣采用了最先進的高精度高性能蠕變成形技術,相對于傳統工藝方案,強度提升10%,且成形精度達毫米級。
雙曲線一號遙五運載火箭任務失敗原因公布
8月3日15時39分30秒,星際榮耀公司研制的雙曲線一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經遙測數據分析判讀,火箭一、二、三、四子級固體發動機、液體姿軌控動力、導航制導與控制工作正常,全程姿態穩定,各級間分離及星箭分離正常,飛行時序與理論時序基本一致。由于整流罩未正常分離,未能將衛星送入500千米SSO預定軌道,飛行試驗未達到預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