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工作環境、生活習慣、遺傳等因素的影響,我國不孕癥的發生率呈逐年升高和年輕化的趨勢,接受助孕技術的夫妻數量逐年上升。世界衛生組織(WHO)專家預測,不孕不育將成為繼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后的第三大疾病[1-2]。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 是一種成熟且臨床應用廣泛的助孕技術,大部分不孕不育夫妻通過此項技術獲得妊娠[3]。然而不孕癥作為一種特殊疾病,是多種疾病的共同臨床表現,大量研究表明病人容易出現抑郁、病恥感、疾病不確定感、心理韌性差等問題[4-7],不僅影響妊娠結局,而且容易對醫患信任產生不利影響。本研究旨在首次探討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病人的醫患信任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尋找可干預靶點,為醫務人員在臨床實踐中制訂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提供參考。從而為改善病人的醫患信任感和醫院服務質量,減少醫患糾紛提供可能途徑,同時為緩解目前醫患關系的尷尬局面進而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提供參考依據[8-9]。在一定程度上對病人的遵醫行為和妊娠結局起到積極作用。
1.1 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于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漆t院進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的203例女性病人。納入標準:①已經確診并接受IVF/ICSI-ET治療的女性病人;②參與者在被告知此項研究目的的基礎上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③有溝通和閱讀能力;④能獨立完成問卷的填寫。排除標準:①嚴重慢性疾病及既往有精神病史者;②接受供精或供卵治療者;③問卷調查過程中因各種原因而終止者。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1.2.1.1 一般資料問卷 自行設計,主要內容包括年齡、工作狀態、文化程度、接受輔助生殖次數、助孕方式、不孕原因及不孕時間等。
1.2.1.2 中文版醫患信任量表(Healthcare Relationship Trust Scale,HRTS) 原英文版醫患信任量表由Carol Bova于2006年編制,主要評估不同慢性疾病的病人對醫務人員的信任程度,共包括19個條目,分為人際聯系、尊重性溝通、專業合作3個維度[10]。中文版量表由中南大學張艷[11]于2012年引進國內,結合我國國情,增加了與經濟因素有關的條目,分為人際溝通、專業合作、經濟因素3個維度,15個條目。采用 Likert 5 級評分法,無、有時、經常、大部分時候、所有時候分別計0~4分,總分越高表明其醫患信任程度較高。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78。
1.2.1.3 醫患溝通信心量表(Patient Confidence in Communication Scale,PCCS) 由復旦大學鄒潤雨等[12]于2016年引進國內,共包括6個條目,以1~5分計分方式,分值區間為5~30分,總分越高表明病人與醫務人員進行有效溝通的技能越有自信。總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35,分半信度系數為0.839。
1.2.1.4 醫療服務質量滿意度視覺模擬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 of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medical service] 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劃一條長10 cm且帶刻度的橫線,橫線的一端為0,表示非常不滿意;另一端為10,表示非常滿意;中間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滿意度。讓病人根據自我感受在橫線上劃一記號,評估對醫院服務質量滿意的不同程度。
1.2.2 資料收集方法 由研究者親自發放調查表,采用統一的指導方法和匿名形式,問卷填寫完畢后當場收回。本研究共發放問卷210份,有效問卷為203份,有效回收率為96.67%。

2.1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病人醫患信任、醫患溝通信心與醫療服務質量滿意度現狀 醫患信任量表由于各維度條目數不同,得分范圍也不一致,故將得分進行標準化處理:維度總分/條目數=條目均分。各維度得分見表1;醫療服務質量滿意度總分為(8.96±1.88)分,醫患溝通信心總分為(22.27±4.07)分。

表1 醫患信任得分情況單位:分
2.2 不同特征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病人醫患信任得分比較(見表2)

表2 影響不同特征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病人醫患信任的單因素分析 單位:分
2.3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病人醫患信任、醫患溝通信心與醫療服務質量滿意度的相關性分析 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病人醫患信任與醫患溝通信心呈正相關(r=0.360,P<0.05),與醫療服務質量滿意度呈正相關(r=0.704,P<0.05)。
2.4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病人醫患信任的影響因素分析 將文化程度、不孕原因、每次接診時間、主治醫生職稱、醫患溝通信心總分、醫療服務質量滿意度總分6個因素作為自變量,以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病人醫患信任總分作為因變量,進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α入=0.05,α出=0.10)。結果顯示:2個變量進入回歸方程,可解釋醫患信任56.6%的變異。見表3。

表3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病人醫患信任的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
3.1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病人醫患信任程度處于中等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病人醫患信任總分(36.97±13.95)分,處于中等水平,與張艷[11]研究結果類似。其中均分最低的條目為“在做出治療方案前,醫務人員跟您討論各種治療方案的頻率”,可能由于醫務人員工作任務繁重,交流時間少,醫患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均分最高的條目為“醫務人員顧及到您的隱私”,表明醫務人員非常重視病人隱私保護,醫療信息的管理政策真正落實到位。提示:①醫務人員應定期組織業務知識學習,增強醫務人員履職能力,持續改進服務質量,為病人提供更精確的診療,從而提高醫患信任感;②增進全社會對醫務人員的理解尊重,加強醫學知識宣傳和醫務人員道德形象建設,引導公眾形成科學的健康觀,努力讓全社會理解醫務人員,推動尊醫重衛在全社會蔚然成風[13]。
3.2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病人醫患信任受多種因素影響
3.2.1 醫患溝通信心 本研究結果表明,醫患溝通信心不足的病人,對醫務人員的信任程度較低。 其中均分最低的條目為“假如您是醫生,您可以舉例說明作為醫生角色在溝通中的注意事項”,可能由于病人不清楚與醫生交流時的溝通目的及角色定位。不孕病人在治療的過程中,任何一個節點均有可能導致失敗,病人由于對失敗的恐懼而產生無形的壓力,常使自己處于高度緊張與壓抑的狀態。而移植失敗的病人需要通過醫療溝通來獲取疾病治療的新方案,如果病人不清楚自己所要了解的溝通內容和方法,這種無效的溝通形式容易引發嚴重的醫患糾紛[14-15]。提示醫務人員應注意醫患溝通時出現的常見問題,比如掌握心理學知識,通過與病人深入交談和行為舉止,準確判斷病人所需;運用通俗易懂、保護性強、積極的語言進行溝通,避免出現專業術語。有研究發現建立信息支持和情感有利于加強醫患信任[16]。Ommen等[17]通過調查德國6家醫院就醫的2 197例病人發現,共同決策、信息支持、情感支持等因素對提高醫患信任有顯著意義。熊婷等[18]認為良好的醫患溝通即使出現不太理想的治療效果也容易讓人接受。陳雯樺等[19]研究發現影響醫患溝通滿意度因素包括醫患雙方信任感、醫生溝通技巧、溝通時間、疾病信息溝通情況等。綜上所述良好的醫患溝通和交流對提高醫患雙方的信任度、病人治療依從性和治療結局均能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20]。
3.2.2 醫療服務質量滿意度 本研究結果表明,醫療服務質量滿意度越高的病人,其醫患信任程度越高。 醫療服務質量滿意度的測量是評價醫務人員的重要指標,容易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包括醫院環境、掛號排隊、醫務人員技術及態度、健康宣教等,其中某一環節的不足或缺陷,都會影響滿意度的評價[21]。提示醫務人員踐行梅奧“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開展全程無縫隙人性化醫療服務,也可從加強醫患溝通、注重服務細節、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來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滿意度。
本研究表明,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病人醫患信任現狀居于中等水平,醫患溝通信心和醫療服務滿意度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病人醫患信任的主要影響因素。建議管理者采取相關措施提高病人醫患溝通信心和醫療服務滿意度,進而改善醫患信任感。此外,本研究選取的研究對象僅來源于1所三級醫院,且僅進行橫向研究。今后有待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增加代表性,也可加強縱向的動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