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丹

“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十堰市緊緊圍繞群眾的“急難愁盼”,為民辦實事、解難題,切實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民服務的生動實踐。
緊盯痛點,補齊短板缺項
哪里有矛盾問題,干部就到哪里發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十堰市聚焦民生領域突出問題,迅速補齊短板弱項,深入基層群眾一線,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真正把實事辦到點子上。
十堰市堅持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與改善民生相結合,聚焦民生痛點,深入到最偏遠的地方去、到最困難的家庭去、到矛盾集中地方和問題復雜領域去,制發了《關于扎實做好民生實事收集活動的通知》,通過召開座談會、開展實地調研、網上征求意見等方式,廣泛征集民生實事3270件,大力實施民生項目建設,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見功見效。
今年以來,十堰把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放在首位,共投資約28.44億元支持66個民生項目;實現優質醫療服務下沉,全市組建1775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通過上門隨訪、義診巡診等方式為簽約對象提供健康服務;積極改善農村道路基礎設施,新改建農村公路 269 公里;落實重點群體基本保障和就業援助,累計發放失業金11593人次、1412萬元。
打通堵點,延伸服務觸角
十堰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堵點,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通過數據整合共享,再造業務流程,推動各縣市區、各鄉鎮、各部門統一使用湖北政務服務網,由“多頭跑”到“進一門”,由“線下跑”到“網上辦”,由“多網受理”為“一網受理”,實現一把鑰匙開所有門。
戶籍在十堰房縣、人在浙江省寧海縣務工的劉女士感受頗深。前幾天,她要辦理養老保險參保登記,如果在以往,她肯定要回老家房縣一趟,而現在在務工地寧海縣就能辦理。“跨域通辦,真是省時、省力又省心。”僅用20分鐘,劉女士就辦好了相關手續。
為了真正實現群眾“就近辦、馬上辦”的需求,十堰市創新開展“襄十隨神”區域通辦工作,推進“標準統一、相互授權、異地受理、遠程辦理、協調聯動”的“跨域通辦”新模式。今年以來,全市跨域通辦辦件3563件,其中跨省3186件,省內通辦107件,“襄十隨神”270件。
提升亮點,溫暖群眾心窩
“小區架空層一直閑置著,能不能設置一些文體設施,將其變成大家休閑娛樂的場所?”十堰市張灣區十堰工業新區建設大道社區黨委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社區庭院會”,小區32位居民代表在一起,圍繞民生保障、小區治理暢所欲言,提出意見建議15條。
十堰市在持續深化黨建引領城市基層社會治理中,推出一批為民辦實事的“實招硬招”,制定《十堰市“紅色物業”建設全覆蓋工作實施方案》,擴大物業服務覆蓋面,提升小區物業服務品質。在經開區率先推行由“居委會主導+業委會決策+物業辦落實”的三方聯動治理機制,在居民小區內設置延時代辦點,實行“5+2”“白+黑”的延時代辦工作制度,解決上班族辦事“工作日沒空辦、休息日沒處辦”的煩惱。全市1200多個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主動到社區報到結對,5.7萬余名在職黨員干部職工下沉到全市155個社區,設置“居民議事會”“紅色驛站”110余個,收集辦結民情需求3400余條,解決了用電用氣、環境衛生、物業管理等一批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幫助群眾圓夢“微心愿”1.98萬個。? ? ? ? ? ? ? ? ?(作者單位:十堰市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