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亮
今年3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鐵路規劃建設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規劃建設貫通省會及特大城市、近期雙向客流密度2500萬人次/年以上、中長途客流比重在70%以上的高鐵主通道線路,可采用時速350公里標準;規劃建設近期雙向客流密度1500萬人次/年以上的高鐵區域連接線,可采用時速250公里標準。
該《意見》出臺后,市場普遍認為是對近些年高鐵建設熱潮的降溫,尤其是對西部地區而言,其高鐵建設速度將會大大減緩。不過,對支線航空而言,該《意見》卻帶來了“福音”。
從地形上看,西南地區密布高山大川,西北地區廣布戈壁沙漠,從經濟上看,西部地區要么地廣人稀,要么環境脆弱,要么基礎薄弱,除了少數大城市外,大部分地區并不適合發展大規模制造業。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西部地區其實已經走上適合其自身特點的發展道路,那就是大力發展農業和以旅游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在后疫情時代,西部地區必將繼續走這條“金光大道”,筆者認為,既然在西部地區建設高鐵成本高,而使用效率低,那么,在西部地區疫后的經濟發展中,支線航空將起到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
2019年發布的相關經濟數據顯示,西部地區第三產業在GDP中的占比為51%,從數值上看低于東部地區的56%,但是,東部地區的第三產業的大頭是金融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等,以資金流、物流為特點,而西部地區由于缺少大規模制造業,也沒有全國性的金融中心,故其第三產業中以人流為特色的旅游業占比就遠高于東部地區。
在旅游業中,從游客所使用的交通方式來看,同省旅游多以公路、鐵路為主,鄰省或更遠區域來的游客使用支線航空的幾率大大增加,因而一些熱門旅游目的地的機場雖地處偏遠,吞吐量數據卻能排在全國中游。比如,云南大理機場和騰沖機場,2019年吞吐量分別達到177萬人次和137萬人次,在全國排名第89、93位。2020年,受疫情影響,大理機場吞吐量減少了26%,騰沖機場更是減少了43.7%。但是,疫情終將遠去,以云南為代表的西部地區的旅游業終將復蘇,以大理機場、騰沖機場為代表的支線機場也終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筆者支持這一判斷的理由有三:從近期看,隨著疫情的緩解,經濟和民眾的旅游意愿都將恢復性增長;從長遠看,國家對西部地區高鐵建設熱潮的降溫,是對西部地區支線航空的直接利好,雖然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它會刺激地方政府和資本加大對支線航空的投入,從而帶來長遠的利好;從發展條件看,過去中國支線航空發展緩慢,一個重要原因是支線飛機的進口關稅太高,使支線航空公司的成本居高不下,但現在國產ARJ21新支線飛機已有超過50架在多家航空公司運營,安全運送旅客超300萬人次,制約支線航空發展的最大瓶頸已經突破。
要想富,先修路。對于西部地區來說,支線航空將是一條通向共同富裕的“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