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83次提到“創新”,并將“C919大型客機準備運營”作為第一項重大科技成果提及。《大飛機》雜志策劃開展“科技創新”專題征文。大型飛機重大專項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ARJ21飛機首任總設計師、原上海飛機設計研究所所長吳興世,以75歲高齡,自謙航空“老兵”,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親筆撰寫了《以“傳承辟新,尋優勇進”之風提升我國商用飛機自主創新之力》。因全文較長,本刊將分兩期刊登,以供廣大讀者參考。
“兩彈一星”元勛王大珩院士,力主“堅持傳承辟新,尋優勇進,在實踐中開辟發展中國大飛機的道路”。
沒有頑強拼搏、不懈奮斗,不可能實現偉大夢想。把中國大飛機搞上去,離不了扎實的干事創業基本功。
練好用好把中國大飛機搞上去的基本功
大珩院士強調的“傳承辟新,尋優勇進”,就是“以自信、擔當、激情、勇氣、開放和包容,自主創新”。這是我們把中國大飛機搞上去的基本功。
我們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傳承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傳承偉大的建黨精神。我們傳承中華民族在戰天斗地,改造社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奮斗中,創造的燦爛中華文明和積淀的自信、智慧、魄力和毅力。我們傳承在探索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征途上,創建和發展中國大飛機事業的大飛機創業精神和寶貴實踐經驗,傳承一代又一代中國航空人矢志航空報國,以工匠精神實現中國的航空工業產品開發、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積累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我們傳承全人類源于實踐,經過實踐檢驗的先進思想、科學、技術和管理。
我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辟新,在實踐中開辟探索真理的道路,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披荊斬棘,實現航空工業體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發展大飛機道路。我們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和鋼鐵般的意志,用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消化吸收再創新,化“不可能”為可能,變希望為成功,讓中國的大飛機翱翔藍天。我們敢干,干成前人沒有干得了,甚至沒有想到干的大事;敢闖,闖進前人沒有到過的新天地,創建前所未有的大業,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航空強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增輝,為造福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作出奉獻,建立功勛。
傳承,掌握在實踐中獲取和驗證的真知和能力,是辟新的基礎。辟新,探索、驗證和遵循以前未曾發現的客觀發展規律、創造有生命力的新事物,體現傳承的價值。傳承辟新,是對我們自主創新的詮釋。尋優勇進,彰顯我們以自信、擔當、激情、勇氣、開放和包容傳承辟新的特色。中國大飛機事業召喚我們:練好、用好傳承辟新、尋優勇進基本功,從勝利走向勝利,讓輝煌更加輝煌!
以客戶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我們練好、用好傳承辟新、尋優勇進基本功,首先為的是能在航空強國的奮斗中,踐行“以客戶為中心”、“寓自身增值于客戶增值之中”的理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讓自己的奉獻,實現客戶最大的增值。
我們將實現乘客與托運人、航空運輸業、航空金融服務業等航空服務業和航空制造業四方的共贏,作為我們各項大飛機研制、生產、經營活動須臾不忘追求的一項重要目標;作為我們從捕獲利益攸關方需求起,直到批量生產、產業化應用,全過程、全方位實踐始終遵循的一項行動準則和決策依據;勇敢投入實際上就是“為客戶創造價值競爭”的激烈市場競爭,創造和提升中國商飛作為“實施大型客機項目的主體”、“統籌干線飛機和支線飛機的發展、實現我國民用飛機產業化的主要載體”的價值。
每個大飛機人將捕獲和滿足上級、所在團隊和下游崗位對自己的需求,每個團隊將捕獲和滿足上級和下游團隊對本團隊的需求,我們大家將運用自己在實踐中積累的能力、經驗和教訓,主動為其他團隊或個人把中國大飛機搞上去而排憂解難,都作為義不容辭、使命必達的任務高質量完成,創造和提升每個大飛機人和團隊在中國大飛機事業中的價值。
為了實現這樣的增值,我們在實踐中刻苦學習,在認真向客戶學習中實踐。在掌握和不斷增強本崗位干事創業能力的同時,基于對所有客戶不斷深化的理解,掌握和不斷增強過硬的本領,捕獲和滿足所有客戶的需求,高效解決在實現“四方共贏”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難題。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大飛機文化的精髓,是大飛機人自信、擔當、激情、勇氣、開放和包容之源。這種偉大的精神,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武器。我們一定能用這樣的武器實現集個人的聰穎為團隊的才智,聚分散的單兵作戰為向著勝利方向排山倒海的團隊沖鋒,變局部的被動為全局的主動,化時間資源緊缺的嚴峻挑戰為盡顯英雄本色建功立業的機遇,決戰決勝“三個一”,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從勝利走向新的、更大的勝利。
用前進的目標激勵自己,用比較的差距鞭策自己
我們堅持“用前進的目標激勵自己,用比較的差距鞭策自己”,汲取傳承辟新、尋優勇進永不衰竭的動力。
我們立鴻鵠志,踏跬步實,瞄準為中國大飛機事業奮斗最終要達到的大目標和征途上的階段性目標、追趕對象,找出差距和形成差距的原因,抓住面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時不我待地尋求、實施并不斷改進彌補差距的舉措,一路向前。
我們當前最根本的“比較的差距”,是把大飛機搞上去全程、全面的自主創新實踐,尤其是全部三類自主創新中的集成創新實踐,還不夠多。這是存在的其他差距,包括在踐行正確理念、創新能力和技術攻關等方面差距的源頭。
這是因為: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硬本領來自長期的社會實踐;經濟發展的跨越替代不了創新能力的積累,創新體系建設和創新能力積累都需要時間,而時間正是我們這樣的“后發”創新團隊寶貴又稀缺的資源。我們把中國大飛機搞上去的集成創新,在一步步擴大的戰場升級進行,原始創新和消化吸收再創新,都源自集成創新優選并優化組合被集成的對象、高效解決集成創新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這兩方面的需求。所以,存在“比較的差距”和由此帶來的困難,是我們成長中的煩惱,必須而且只能在我們勇迎暴風雨、敢見大世面的加速、茁壯成長中一步步消散。
抓緊進行高強度、高水平的相應全程、全面自主創新實踐,是縮短,直至彌合根本差距,全面提升核心能力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辦法。
我們打贏一場接一場攻堅戰,補齊短板,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擔當,對準痛點、堵點、難點,有效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依靠“四個長期”的團隊創新實踐實現。我們整個團隊的勇氣、能力和努力三者“乘積”的大小,決定了取得突破的速度和范圍。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廣其途以儲之。”我們特別珍惜,注重開拓和高效利用寶貴而又總是顯得短缺的人才資源和時間資源,以人為本,實現有效凝聚所有把中國大飛機搞上去必需的資源:一是努力在創新創業實踐中,對敢擔當、有激情、講奉獻、顧大局、“能打仗,打勝仗”的英才,不問出處,“識才有眼,用才有膽,愛才如命,惜才如金,護才如神”;二是把當前全方位并行開展的,分別處于不同研制生產階段的多個型號項目大規模、高強度、高水平的團隊創新實踐,當成填平短板、彌補差距、凝聚和開拓優質人才資源、高效利用時間資源的難得機遇,在鏖戰苦斗中,克難攻關,為最終實現“直道超車”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