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佳俊



在民航局召開的智慧民航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中國民航局局長馮正霖指出,智慧民航建設已成為民航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自“十三五”以來,民航局黨組高度重視智慧民航的建設工作,堅持把貫徹落實創新發展理念體現在民航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充分發揮民航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勢,不斷擴展新技術的應用領域。目前,智慧民航建設的內涵不斷延伸深化、多方參與格局不斷拓展優化、成效不斷擴大彰顯,全行業以智慧民航建設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氛圍已初步形成。
智慧民航是大勢所趨
智慧民航是運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最新成果,分析整合民航各種關鍵信息和重要要素資源,最終實現對行業安全、服務、保障等需要做出數字化處理、智能化反饋和智能化支撐的這樣一個建設過程。它是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技術在民航領域的廣泛應用和深度融合。
正如上文提到的,智慧民航的本質是數字化處理、智能化反饋和智能化支撐。簡單來說,在整個民航業務流程中,不僅使用人工智能代替傳統人工的操作、處理以及信息傳遞,還將通過大數據分析,充分預測、決策和評估各項業務,極大提高工作和服務效率。智慧民航的特征就是透徹感知,泛在互聯,深度融合和操作共享,未來智慧民航的場景從運行端考慮,主要應用在智慧出行、智慧機場、智慧物流、智慧運行和服務,以及智慧監管。
中國民航把“智慧空管、智慧機場、智慧航企、智慧監管”這四個建設作為主要抓手,在整個“十三五”時期,民航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智慧發展的成效逐步顯現,智慧發展的光芒已經開始在民航各個領域閃耀,為“十四五”規劃開了一個好局。
智慧民航要如何建設
2017年11月15日,第十五屆民航信息化發展論壇在河南省許昌市舉辦,該屆論壇首次正式提出了推進智慧民航的建設。從此之后,智慧民航如孩童般茁壯成長,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當然,歷史告訴我們,從優到精并不容易,這也是接下來在“十四五”規劃中所“圈”出來的重點。
要規范建設,俗話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所以首先要建立健全完善的體制,發揮強有力的組織機制保障作用。突出整個頂層設計的標準規范,為統籌組織、整體推進智慧民航建設夯實基礎。
要有執行度,保證智慧民航建設的落實落地,這不是一句空話,更不是一個口號。這需要把建設的任務全部納入民航各個部門的改革工作中,并要逐一分解、細化成每一項任務目標,并予以穩步推進,才能確保智慧民航建設出成績、出成效。
要融合發展,民航是技術密集型行業,智慧民航的建設離不開科技的創新。2021年6月8日,中國民用航空局與科學技術部在京共同簽署《中國新一代智慧民航自主創新聯合行動計劃綱要》,該《綱要》旨在推動民航科技創新工作進一步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通過雙方持續深化合作,共同為科技強國和民航強國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要協調合作,營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建設氛圍。要強化民航各個單位在技術攻關、試點應用、標準制定等方面的合作;加強政府信息整合和利用,發揮科技聯盟作用;還要加強與旅游、休閑、酒店等行業之間的聯動;與鐵路、船運、公路以及其他交通運輸之間的協同。
要試點示范,發揮以試點帶全局的帶動作用。盡快形成一批可參考、可復制、可推廣、可操作的經驗成果,并推動相關標準規范修訂和體制機制改革。
要人才儲備,形成科技創新與人才儲備互促的良好局面。只有民航領域的科技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才能不斷推動其領域的科技創新,從而攻關“卡脖子”技術。這就不得不倒逼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要重視人才的培養和輸送,促進形成人才儲備的良性循環。
智慧民航有“智慧”案例
今年6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通航。秉持著民航局所提出多方參與、全行業共建設的原則,天府機場攜手騰訊科技公司共同打造以平安、綠色、智慧、人文四大核心為基礎的“四型”機場,是民航高質量發展的成果。
在“十四五”規劃中,“四型”機場是未來機場建設的目標指南。智慧機場的建設,是智慧民航的核心所在,為實現全場業務網聯化、可視化、協同化、智能化、個性化、精細化,并為平安、綠色、人文機場建設提供技術支持、搭建技術平臺。以全面物聯網、數據共享為手段,智能綜合交通運輸為目標,天府國際機場依托騰訊科技強大的用戶基礎以及豐富的平臺資源,高效滿足“互聯網+”下各領域多樣化的應用需求,全面展開智慧機場建設。
機場企業服務總線助力搭建底層數據交換。AESB(機場企業服務總線)是基于ESB(企業服務總線)和SOA(面向服務架構)概念而構建的,該系統是機場應用系統數據交換的核心樞紐。機場企業服務總線系統作為服務交換的橋梁,支持多種協議之間的連接,保證各個異構業務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業務,不同消息和傳輸協議之間的轉換,打破了不同應用系統之間因不同傳輸協議而無法連通的壁壘;與此同時,該系統的建立,在實現各應用系統以服務交換數據的同時,還提高了機場IT應用系統和服務的復合運用能力,以適應機場因業務快速發展對數據的需求。
云計算與定位服務搭建智慧機場運行大腦。為了更加全面感知機場AESB系統的運營數據,深入挖掘數據價值,并將機場內眾多離散數據融合呈現,騰訊云計算以機場AESB系統數據為基礎,分別打造基礎信息圖形圖像化、大數據可視化實時交互系統,以三維可視化的方式構建智慧機場運行大腦。
(1)信息圖形圖像化。在機場建筑信息模型和建筑規劃圖等信息數據基礎上,騰訊云計算通過業界領先的數字孿生技術,實現二維數據向三維數據的轉變,并結合多樣點位數據和分析數據實現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在物理世界向數字世界的映射,同時輔以3D渲染技術動態展示機場信息,將機場的運行指標、運行保障動態、運行總體趨勢等多個層次的關鍵信息以圖形圖像的形式呈現,堅持以數據驅動機場運營決策,從而提升機場管理服務水平,助力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實現“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智慧機場建設目標。
(2)大數據實時交互。系統將航班、機位、交通、飛行區等主題數據進行場景化呈現,讓管理人員可以通過“一張圖”了解機場全景運行狀況,在航班狀態、機位規劃、交通調度等作業場景中提供科學精準的決策依據。在航站樓內部的數字空間場景中,云計算還結合了定位服務熱力圖,通過空間計算實現人流聚集程度的可視化呈現,不僅能夠直觀反映機場實時人流、重點設備等狀況;同時可以形成全面、精準的機場游客畫像,滿足機場個性化運營服務。
(3)智慧賦能AOC。AOC就是整個天府國際機場的大腦中樞區域,負責整個信息化系統運行和管理,為工作人員提供以數據為核心、人工智能為輔助的指揮調度戰場。騰訊云計算為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打造的大數據可視化實時系統,使用了先進的三維實時渲染技術,通過高性能的實時渲染引擎,以立體化、空間化、交互化的方式,一改傳統運行數據報表、報文、文字等數據呈現方式,提高信息數據的傳遞效率,提升機場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智能APP集成功能,打造旅客體驗體系。為了進一步提升機場服務水準和旅客乘機體驗,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還聯合騰訊科技打造旅客體驗系統,以機場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作為線上服務的移動端入口,不但簡化旅客的公共服務體驗流程,同時也為機場各類商業服務打造了完整的O2O模式閉環,以微信會員體系為基礎,平移機場會員體系,提升旅客消費體驗,促進消費轉化。
智慧民航建設有新突破,是民航局“十四五”規劃總體工作思路中所提到的“開拓四個新局面”之一。在國家層面大力支持和推動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更多符合智慧民航的創新應用會常伴我們每一次的航空體驗,給我們的出行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當然,實現民航的智慧化發展,離不開社會各方的通力合作,讓我們加快推動智慧民航建設步伐,展望全球智慧民航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