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秀溪

“把孩子送到這所小學讀書,我們覺得是非常正確的選擇。以前,我家孩子比較膽小怕事,而且紀律性較差,現在改變了很多,學習成績有了很大提升。”玉林北流市永順小學(以下簡稱永順小學)學生家長何志說。
自2016年正式辦學以來,永順小學就以“關注每一個學生,保障每一個學生達到他所能夠達到的發展高度”為辦學宗旨,全力做好學生德育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培養學生良好行為規范
“小紅帽”是永順小學學生強薇經申請獲得的一種身份。成為“小紅帽”后,她每天都要與隊員一起,在晨讀、午唱時間到各班檢查衛生、紀律等情況。有時,“小紅帽”隊員要協助低年級教師管理班級,學校召開大型會議時還要負責接待工作。“成為‘小紅帽隊員,我得到了很多鍛煉,比如我的時間管理能力、應變能力、處理問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這讓我變得更加自信,更有責任心。”強薇說。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學生的人生發展奠基,是永順小學堅持的育人目標之一。該校制定了包括“小紅帽督查制度”在內的一系列制度,開設“行為規范”教育課,開展一年級新生行為規范訓練、每月主題教育活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作為一項獨具特色的校本制度,“小紅帽督查制度”深受永順小學學生喜愛。據校長何許盛介紹,“小紅帽”團隊是一支學生志愿者服務團隊,由學生自愿報名或班主任推薦,經學校審核通過才能成為隊員。該團隊每年換選一次,每月召開一次隊員總結大會,主要負責校園安全、衛生、紀律、文明禮儀等方面的監督、檢查,以及學校大型活動的接待工作。“每周,我們會對‘小紅帽團隊的工作進行總結反饋,及時發現并處理檢查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確保各項工作能夠有序開展。”何許盛說。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愛國意識、安全意識、感恩意識等,永順小學每月常規開展班級主題教育活動,由各班級以學校制定的學期德育主題為基準,結合本班學生實際設計當月教育主題,以班會課形式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
永順小學教師楊盛珍所帶班級目前已開展20次主題教育活動,主題包括“我為紅領巾添光彩”“做最好的自己”“誠信伴我成長”“感恩父母”等。她告訴記者,這些活動備受學生、家長歡迎。比如在“感恩父母”這一主題活動中,學生會主動為父母分擔家務,還通過情景劇、相聲、小品等形式展示自己的體會。
“每月一個主題,每個主題都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這樣的活動學生們非常喜歡。每次開展活動,學生們的熱情都很高漲,教育效果非常好!”楊盛珍說。
除了制定“小紅帽督查制度”,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永順小學還開設了“行為規范”教育課,針對一年級新生進行行為規范訓練,有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以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要成為小學者,必須博學多才,要讀很多書,積累很多知識,這樣才能通過學校的選拔,給其他同學講課。”永順小學學生羅中豪說。
羅中豪所說的“小學者”,是永順小學開展的“小學者進課堂”活動的“主人公”。2019年,他通過大量閱讀、積極準備,成功通過了學校的選拔,成為一名“小學者”。當年,他結合“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一重大主題,選擇了“我國現代軍事武器發展史”講述方向。為了講好這個內容,他認真查閱現代軍事武器的資料,精心制作課件、設計講述語言,然后開始在全校各班“巡講”。
“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在學校各班進行‘巡講,不僅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習熱情,還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自學能力、表達能力。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變得更加陽光自信。”永順小學教師梁巧說。梁巧的班上有一名女生,盡管品學兼優、成績優異,但比較膽小怕事,羞于在同學面前表現自我。梁巧便鼓勵、指導她參加“小學者進課堂”活動,經過幾次成功嘗試,她變得越來越勇敢、越來越自信了。
據介紹,2017年6月5日,永順小學正式啟動“小學者進課堂”活動。起初,學生的參與度較低,只好采用班級教師、學生共同推薦的方式,各班推選1—2名優秀學生參加活動。成功舉辦兩屆之后,學生對該活動有了深入了解,2019年開始采用選拔方式,首先是班級選拔,班級優勝者再進行全校競選。當年,該校設計了公路發展、航天發展、軍事發展、交通發展、外交發展、農業發展、電力發展等40個巡講主題。
如今,永順小學的“小學者進課堂”活動已成功舉辦5屆,成為該校一個特色品牌活動。與該活動一樣,“班級故事小能手”活動也備受該校師生喜愛。據介紹,“故事小能手”首先在各班級海選,優勝者參加年級組選拔,年級組優勝者再參加全校故事分享會。
“這樣的活動太有趣、太有用了!”永順小學學生梁益嘉說,“要想講好一個故事,不僅要讀很多書,還要善于觀察生活,從生活中獲得故事的素材。通過這個活動,我的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人也變得自信起來。”
此外,永順小學還開展古典詩文誦讀、故事對對碰、“展才華、亮風采”大型才藝展示等活動,設立了榜樣小能手、新聞小記者、小小書法家、閱讀小達人、家務小能手、守法小公民、藝術小明星、運動小健將等多個獎項,為學生多元發展搭建了廣闊平臺。
架設家校溝通橋梁
“孩子們,我們北流有一個陶瓷小鎮,你們知道嗎?陶瓷,是北流五寶之一。說起陶瓷,北流有很悠久的制陶歷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時代……”在永順小學的一次“家長學校”活動上,學生家長鄭翔宇為學生帶來了一節生動的陶瓷課。課上,他圖文并茂地給學生介紹北流的制陶歷史,還帶來制陶用的白泥指導學生動手制作陶瓷。有趣的課堂很快就吸引了學生,大家都興趣盎然地沉浸在學習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學校采取這樣的方式促進家校共育,我覺得非常好。這樣既能夠讓家長很好地參與到學校工作中,又能增長孩子們的知識、拓寬孩子們的視野,真是一舉多得。能得到學校的邀請,來給孩子們上課,我感到非常榮幸。”授課之后,鄭翔宇頗有感觸地說。
“家長學校”是永順小學提升辦學質量的一項有效舉措。目前,該校已經邀請15名家長到校給學生上課,授課內容涉及防溺水教育、青春期心理健康、陶瓷歷史、眼睛保護、口腔衛生、手工等。今年4月,該校學生家長易秋英到學校聽了一節由家長上的主題為“關注孩子教育,助力孩子成長”的心理健康課。她感慨地對記者說:“授課家長說的很多話都很有道理,促使我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教育。以后,我一定會更加注意家教方式,努力做孩子的好朋友,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開辦‘家長學校,不僅能夠充分利用家長的資源,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還能夠在家庭和學校間架起溝通的橋梁,形成強大的家校合力,促進學校更好地發展。”何許盛如是說。
在開辦“家長學校”的同時,永順小學還通過家長代表座談會、家校聯誼會、家長德育論壇等活動,邀請校外家庭教育專家到校為家長做主題講座,為家長講解科學的家教理念和方法,切實幫助家長解決各種家庭教育問題。
永順小學還聯合學生家庭,大力開展“我陪孩子共成長”、談詩論道讀書會、家務小能手、家校共讀等一系列有趣的活動,進一步暢通了家校溝通的路徑。
因辦學成績突出,永順小學先后獲得自治區優秀少先隊集體、玉林市中小學德育示范學校、玉林市文明校園、玉林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多項榮譽。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