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首次集體支持碳定價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當地時間7月10日,二十國集團的財長們在威尼斯就全球稅收協議以及其他問題舉行會談后認為,利用碳定價機制以及激勵措施是“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問題,以及促進環境保護”的解決辦法,他們首次在公報中表達對碳定價的支持。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7月11日在威尼斯國際氣候變化大會上發表講話時也強調了碳定價明確的必要性,并強調了“反映真實碳成本的有效碳定價”的重要性。
OMFIF報告:約三分之一央行計劃增持人民幣
國際貨幣金融機構官方論壇(OMFIF)7月21日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30%的央行計劃在未來12-24個月內增加人民幣持有量。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的央行計劃在未來12-24個月內減持美元,18%的央行計劃在同一時間段內減持歐元。路透社文章稱,隨著近三分之一的央行計劃將人民幣納入儲備資產,人民幣在全球金融體系中將更具影響力。
俄羅斯福利基金剔除美元 人民幣配置占三成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6日報道,俄羅斯財政部宣布已完成國家福利基金資產結構調整,完全剔除美元,人民幣比例被提至30.4%。俄羅斯從2018年就開始大幅減少對美國國債的投資,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2021年3月俄羅斯對美國國債的投資額已減少至39.8億美元。為了保護國家福利基金的資產安全,俄財政部已決定用人民幣、歐元和黃金作為美元資產的替代品。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債務限額措施可能延期至10月
7月21日,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表示,美國可能將在今年10月或11月提高或暫停債務限額措施。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在當日的一份報告中稱,如果美國國會不通過新的立法提高債務上限或者暫停其生效,美國財政部將不能繼續發行新債,只能啟動非常規現金管理措施來償還債務,或可能在今年10月或11月出現債務違約。路透社稱,如果不能提高債務上限,可能會導致政府“停擺”重演。
歐洲央行修改利率前瞻指引 購債計劃不變
7月22日,歐洲央行召開貨幣政策會議,修改利率前瞻指引,并宣布維持主導利率和購債計劃不變。歐洲央行表示會將利率維持在低點直到通脹水平持續達到新設定的2%的目標,并可能會有一個允許通脹略微高于2%目標之上的過渡時期。此次,歐洲央行維持三大關鍵利率不變;將繼續維持當前規模為1.85萬億歐元的PEPP到至少2022年3月,或至疫情結束;債券購買計劃(APP)的規模仍然維持在每月200億歐元,直到下次加息之前。
加拿大央行再度縮減債券購買規模
據法新社報道,當地時間7月14日,加拿大央行宣布7月貨幣政策決議,在維持基準利率處于0.25%下限的基礎上,將每周債券購買規模從30億加元縮減至20億加元,并暗示明年下半年開始加息。加拿大央行在聲明中稱,縮減債券購買規模反映了經濟持續復蘇及對該國經濟前景的信心。調整債券購買規模的決定將根據理事會對經濟的持續評估做出。
多國央行著手應對美貨幣政策轉向風險
為應對未來美國可能出現的政策轉向,越來越多的央行準備提前調整本國的貨幣政策,以應對美聯儲政策一旦轉向可能引發的外溢風險。7月23日,俄羅斯宣布加息100個基點至6.5%,這也是2014年盧布危機以來加息幅度最大的一次;在上月美聯儲釋放研究縮減規模的態度后,拉美的巴西、墨西哥和智利先后公布了加息決定;英國央行將于8月5日公布利率決議,有兩名決策官員表示,由于通脹加速,近9000億英鎊的債券購買計劃可能不得不提前結束。
責任編輯:劉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