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一湛
萬哥是班里最早覺醒抗爭本性的女子之一,另一個是我,于是我倆始終會嘆息相見恨晚。
我的初中是一所地地道道的農村學校,師資與生源都比較一般,但至少大家都努力本分,但壞就壞在混混太多,總是能看到校內外三五成群的小團體,梳著不羈的發型,睥睨著沒啥神氣的眼睛,名聲就這么敗壞開來。
偶有一次,我一如既往地拿著奶黃包坐公交車去上學。正值通勤高峰期,所以車上人擠人,矮小如我只能呼吸旁人吐出的二氧化碳,更是心情焦灼。耳旁傳來一陣陣刺耳女聲:“都沒人讓座的嗎?××中學的學生就這點兒素質,不懂得尊老愛幼?”接著,便是幾聲不堪入耳的臟話。
我循聲看去,只見一位眉眼刻薄的年邁女子喋喋不休,本就不大的空間還要架住她的一番丑態表演。
我才開始思索如何回懟,萬哥直接從車廂后側問候她老人家:“讓你座是情分,不讓座也是本分,況且我剛剛還讓座給了一位老太太,怎的不見你表揚我幾句?”年邁女子一看道理上說不過,又開始指指點點:“你才幾歲,就用這種語氣和我講話,一點兒教養也沒有,你們學校老師怎么教你們和長輩說話的?”
我白眼兒一翻,又未了,這可是平日里我最喜歡的和萬哥探討辯論的話題之一,每回提起,都能舉出許多不同的鮮明例子。
我倆最初相識于一次飯局,因為彼此父母都是稍微認識的點頭之交,于是被安排在同一桌干飯。人多的地方就有話題,不同的人之間又有不同的看法。我尊重看法的多樣性,但很是驚訝于飯桌上某位油光滿面的胖子,以極其不屑的態度談起“讀書無用論”以及“女子無才便是德”。我火立馬就上未了,猛地一拍桌子,氣勢十足地質問過去:“那請問總理說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什么意思?”
我父母善良慣了,一向平淡謙和,拉著我讓我安分點兒,我才咽下一口氣,萬哥也“噌”地拍桌起來了,比我還不留情面:“女子無才是世俗偏見,女子有才你配不上!”
我心頭大爽,腦海中響過一陣鑼鼓喧天。
然后……兩個人灰溜溜地被家里人嚴厲教育:要懂禮貌,學會尊重長輩。我倆啃著翅中,眼神在飯桌上交會,忍不住相視一笑。
如今社會整體的風氣已經改善太多了,但很多腌臜依舊存在,許多思想仍根深蒂固,我和萬哥的確是激進了點兒,這些年沒少為這種事情鬧過脾氣,得罪過人。
我媽年輕時也是氣盛的人,近些年卻總是撫慰我說,少女的肩上扛的是清風明月。但我袁某人雖江南出身,到底不是溫吞之人,必要時總是會出個頭,發些聲,力所能及地做些志愿,捐獻物資,發表輿論,轉發點兒正能量的東西。
很久很久以前萬哥就問過我:“這個世界真的會變好嗎?”
會的,一定會,只要我們努力。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