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鍵? 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世界知識出版社;“文化自信系列繪本”
【作者單位】薛乾,世界知識出版社。
【中圖分類號】G239.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6.015
2021年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進行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會上強調,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和研究布局,構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戰略傳播體系,著力提高國際傳播影響力、中華文化感召力、中國形象親和力、中國話語說服力、國際輿論引導力[1]。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要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上下功夫[2],這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
世界知識出版社是一家擁有近90年歷史,以出版外交和國際問題類書刊為主的專業權威出版傳媒機構,一直秉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促進中國與世界溝通交流”的理念,在業界和廣大讀者中享有較高聲譽。多年來,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發行了大批優秀出版物,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工作中進行了多種有益探索。“文化自信系列繪本”用繪本的形式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目前已出版了《軒轅黃帝:華夏人文初祖》《孔子:大成至圣先師》《孟子:儒家亞圣》三部作品,并與國外出版機構達成了版權輸出合作。文章分析當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版面臨的挑戰,以世界知識出版社圖書策劃出版實踐為例,探討出版單位如何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版的能力。
一、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版面臨的挑戰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長期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積極的歷史作用的、至今仍具有重要價值的思想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豐富的道德理念和規范,體現了深厚的中華人文精神。當前,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國內與國際環境,出版機構要善于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以高質量的內容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版的能力。隨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出版物在出版結構中的比重不斷增加,出版機構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面臨一系列的挑戰。
1.產品精品化和體系化意識不足
精品出版理論可以簡單歸納為:在尊重編輯出版規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發揮編輯的主觀能動性,推崇和追求文化精粹,鼓勵內容創新和制度創新的出版理念和操作方法。在傳統文化出版中,有關歷史文化、歷史人物、歷史故事、民俗風情等內容的出版物同質化問題較為突出。筆者在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檢索“孔子”類圖書顯示,作家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中華書局等出版機構共有6500多種相關選題,在這些選題中,呈現出版機構特色的精品出版不足,成體系的出版更少。因此,出版機構亟須構建產品體系,策劃出版“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類選題,打造精品讀物。
2.出版市場細分精細化不足
出版選題同質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出版機構頂層設計不到位,編輯市場敏感度缺失導致選題策劃乏力。例如,當前針對古代文化的策劃選題多僅限于介紹古代文化常識,紙質圖書的出版形態單一,且市場細分不足,如青少年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讀物的出版市場可開發空間就比較大。對青少年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既是“打底色工程”,也是“鑄魂工程”,出版機構要積極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版的新形式和新亮點,深入結合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給廣大青少年讀者提供有營養的精神食糧。
3.國際化視野有待開闊
出版人要深入理解中華文明,讓世界更好地認識中國、了解中國。近年來,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中外圖書互譯計劃、絲路書香出版工程等項目打開了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出版市場,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版物“走出去”。在2021年絲路書香出版工程項目公示名單中,不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版物,如《中華傳統文化簡明詞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有限公司)、《中華文化的感悟》(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老子與道家》(中國書籍出版社有限公司)、《古代中國文明(上下卷)》(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與古人對話》(北京時代華文書局有限公司)等。出版人在策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版物時應開闊眼界,順勢而為,用國際化視野提升選題策劃的高度,出版高質量圖書。
4.有效資源盤活有限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版工作中,出版機構除了要注重專業人才配備、專項經費投入、項目配套政策等方面的工作,盤活社內社外的有效資源也十分關鍵。出版機構要深刻理解、貫徹落實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尤其在“堅持統籌協調、形成合力”方面,要推動形成有利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出版機制和環境。目前,出版機構的出版工作還未充分盤活主管單位、兄弟部門的資源,內外聯合、借力發力進行作者開發、選題策劃、公益活動、推廣營銷、對外交流等資源有限。
二、世界知識出版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出版經驗與實踐
在深厚的中國古代文化中,我們可以找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找到崇德向善、見賢思齊,找到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道德風尚和榮辱觀念體現了中華兒女的價值觀念。同樣,中國古代文化凝集了中華人文精神,表達了中國人民求同存異的處世方法。出版人要善于從古代文化中找亮點、挖精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固本溯源的工作可以從出版物的統籌策劃開始。“文化自信系列繪本”的策劃出版從幾個方面回應了上述挑戰。
1.出版社頂層設計完備
世界知識出版社是外交部主管的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出版社,是以出版中國對外方針政策、普及國際知識圖書為主的綜合性出版社,該社十分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圖書的策劃出版,形成了立體化、多層次的選題規劃。所出版的圖書中,既有高端的學術研究,如《志于道:如何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等;也有經世濟用的理論指導,如《學記師說勸學解》《給孩子扎下傳統文化的根》《如何傳承中華文化》《中華傳統蒙學經典:注音版》等;亦有民眾喜聞樂見的故事傳說解讀,如《中華孝道故事》《中華德育故事系列連環畫》等。這些出版物初步形成持續出版、系列運作的選題集群,凝聚了優秀的作者隊伍,鍛煉了出版社的出版策劃水平,而頂層設計也為出版物的選題策劃指明了方向,是優秀選題誕生的孵化器。
2.高質量內容出版形態創新
“文化自信系列繪本”讀者受眾定位于國內青少年讀者,以及對中華文化有興趣的外國讀者。該系列繪本已出版《軒轅黃帝:華夏人文初祖》《孔子:大成至圣先師》《孟子:儒家亞圣》,另外,《圣門桃李:孔子弟子們的故事》《老子:道家祖師》《莊子:道家賢哲》《玄奘大師:中印文化使者》《王陽明:心學大成》《中醫圣賢故事》等將陸續出版。這套繪本以人物的成長為主線,用生動的筆觸講述精彩的故事,并配以精心繪制的插圖,讓青少年在輕松閱讀的同時了解我國的歷史文化,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形成美好的人格,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文化自信系列繪本”的出版一是堅持文化良知和歷史責任感,編者們嚴謹地考據歷史文化典籍,結合近現代學者的研究成果,對繪本中的人物、事件、言語表述等細節,均追溯經史文獻,致力于為讀者展現真實的歷史。二是繪本內容脈絡清晰、重點突出。例如,《軒轅黃帝:華夏人文初祖》一冊介紹了中國華夏族有熊氏部落的軒轅黃帝帶領華夏族和百姓部落,經歷艱苦戰斗結束中原華夏大地上的部落戰爭,建立強大的華夏族部落聯盟的故事,給讀者展現了軒轅黃帝非凡的智慧和才能。三是繪本配圖畫面風格唯美古樸、端莊大氣,印刷精美,既符合中華文化的內在氣質,也符合當代的審美習慣。閱讀“文化自信系列繪本”,讀者能在獲得豐富的傳統本源文化知識的同時,增強其民族認同感,以及民族自信自強的底氣和動力。
3.以國際化視野,積極推動“文化自信系列繪本”“走出去”
“文化自信系列繪本”用繪本的形式圖文并茂地講述了中國古代文化,固本溯源,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套繪本同樣有助于外國讀者了解中華文化及價值觀,加深對中華民族的認識。為此,世界知識出版社積極推動“文化自信系列繪本”“走出去”。
目前,已經出版的三冊繪本《軒轅黃帝:華夏人文初祖》《孔子:大成至圣先師》《孟子:儒家亞圣》,經過與法國巴黎友豐出版社長達一年的交流磋商,達成了版權輸出合作。20世紀70年代,法籍華人,法國友豐書店創辦人、友豐出版社創始人潘立輝創立了友豐書店,組織翻譯出版了大量圖書,既包括《史記》《山海經》這類古文經典,也包括教材、工具書和一些實用的當代書,向外國讀者全面地介紹中國文化。法國巴黎友豐出版社的出版物憑借其高質量內容受到法國學術界的肯定,該社在法國乃至整個歐洲出版銷售華文書刊的規模和影響力較大,因此,世界知識出版社和法國巴黎友豐出版社達成合作,是“文化自信系列繪本”出版高質量和高水平的必然。
三、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版能力的途徑
文化自信是“四個自信”中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這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文化強國以來,黨中央首次明確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3]。在此背景下,出版業不僅不能缺位,還要善于作為,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內對外傳播做出貢獻。出版機構以古代文化為切入點,做精做優圖書,提升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出版能力,應重點關注以下三點。
第一,固本溯源,守正求新。“點亮”中國古代文化,要積極開發有關中國古代文化的選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遵循編輯出版規律的前提下,發揮編輯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其推崇和追求中國古代文化精粹,在固本溯源的基礎上守正求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與中華民族的新時代新風尚新作為相結合。
第二,立德樹人,立于幼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版與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關系密切,將兩者緊密結合有助于中國少年立德立志。出版機構要將《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作為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出版的重要遵循,要致力于促進青少年讀者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的進步,以此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增添強大的青春能量。
第三,盤活有效資源,實現國內外廣泛傳播。出版機構要盤活國際化資源,積極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版“走出去”。出版機構一是和國際友人、國際合作伙伴深入溝通,準確把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內在邏輯,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二是有效借力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中心所屬機構,促進自身更快、更準、更扎實地開展國際推廣活動。文化交流力是文化內生動力與文化外在魅力相融合的結果,是對彼此文化認可、認同與尊重的體現,也是文化交往交流的必然選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開展對外漢語相關工作的重要著力點,對此,出版機構在推動中外文化的文明互鑒中要發揮重要作用。
綜上,在傳承、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工作中,出版機構應不辱使命:要積極開拓、善于作為,提升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出版能力;要關注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深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版;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外文化的文明互鑒。
|參考文獻|
[1]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 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N]. 人民日報,2021-06-02.
[2]何晶. 國際傳播媒體融合發展之路初探:以中國外文局國際傳播類媒體的融媒體轉型發展為例[J]. 印刷文化(中英文),2021(2):186-192.
[3]藍圖已繪就 奮進正當時[N]. 新華書目報,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