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榮

第二單元所有內容全部結束,為檢測一下學習效果,我組織了一次小測驗,出成績前,我讓孩子們先預測自己的分數。
由于復習時間充裕,各小組報上來的預測成績大多在85分以上。再看看學生,一個個都是胸有成竹、志在必得的樣子。
突然,一張紙上赫然出現了這樣一行字:王鵬0。王鵬居然堂而皇之地預測考“0”分,這不是對測試的莫大嘲諷嗎?
一股怒氣油然而生。怎么辦?大發雷霆?以前我也這樣做過,可是又有什么用呢?
我努力平復情緒,仔細打量著這個“0”。忽然,我發現他的字寫得猶猶豫豫,而且在名字和分數之間,空著一點距離。而這點距離,恰恰夠寫進一個數字。
我什么都明白了,他根本不是想撂挑子,只是對自己不夠自信。
我向全班說:“下面我們公布一下個人的預測得分,希望個人之間、小組之間互相督促,互相鼓勵,互相幫助,看哪個組考得最好。”教室里很靜,同學們都看著我。
“王鵬,90。”我首先公布了他的分數。他的臉一下子漲得通紅,嘴巴張得老大,驚訝地看著我。我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微笑著點點頭。同學們沒想到王鵬預測的分數這么高,一個勁給他鼓掌,王鵬的臉紅到了脖子根。
隨后,我把各小組的分數單都貼到了墻上,并用紅筆在那個“0”前寫了一個工工整整的“9”,在后面綴上這樣一句:“老師相信你!”
待成績揭曉,王鵬居然得了92分!這次考試讓他找回了自信,看著他滿臉的笑意,我也很開心。
從0分到90分,一個小小的鼓勵,一句熱情的贊許,或許能帶給學生意想不到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