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務即建立在一定社會共識基礎之上,為實現公共利益,一國全體公民無論其年齡、性別、民族等均有權享有的服務。基本公共服務是最基本的民生。從住房到交通、從教育到醫療,公共服務的高質量發展不僅可以解決群眾的難點、痛點,疏通堵點,也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
城市公共服務始終堅持落腳到“人”,充分肯定“人”的價值。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務,既是人民群眾基本權益的重要內容,也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客觀要求。在此基礎上,公共服務更要實現全覆蓋、均等化,讓服務紅利惠及全體國民。
當前,我國已建立起基本公共教育等九個領域覆蓋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也正努力以標準化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的新進展,也讓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日益增強。
讓公共服務像陽光一樣照亮各個角落,這不是星辰大海,而是綿密又細致的民心工程,是以人為本的施政內涵,更是每個國民翹首以盼的暖心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