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新能源火得一塌糊涂。
天齊鋰業股價過百元、贛鋒鋰業股價超兩百元,雙雙成為A股一抹亮色,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資金瞄向了新能源的上游。
于是,左“磷”右“鋰”的說法浮出水面。
作為磷酸鐵鋰電池的上游,磷被譽為新能源材料中未來增長最快的賽道之一,那么哪些磷企業值得關注呢?
未來屬于異軍突起的新能源汽車,這已成為行業的共識。
據2020年11月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顯示,到2025年新能源車滲透率要達到20%。
此背景下,造車炙手可熱,既有蔚來、理想、小鵬這樣的造車新勢力,又有長城、大眾等傳統車企,還有華為、360等跨界而來的科技巨頭。
據Wind數據顯示,中國是2020年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市場份額高達42%,2021年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約為28.9萬輛,較2020年同期提升約167.6%;從銷量來看,2021年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提升約176.5%。
這其中,磷酸鐵鋰電池的表現更為亮眼。
目前,鋰電池的主流技術路線為磷酸鐵鋰與三元鋰電池兩種,此前三四年都是三元鋰電池更受重視,如今磷酸鐵鋰不但消除了差距,還有反超的意思。
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報告顯示,2021年前七月磷酸鐵鋰電池累計裝車量已超過2020年全年水平,且7月單月裝車量超越了三元鋰電池,為5798.6MWh,同比增長235.5%;而三元鋰電池7月裝車量為5454.7MWh,同比增長67.5%。
之所以如此,皆因磷酸鐵鋰電池的成本更低、安全性更強。
特別是儲能成為解決風力、光伏的不穩定性的最佳方案之后,儲能需求得到釋放,而磷酸鐵鋰則是儲能的首選方案。
如此一來,對磷的需求就隨之上升。
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是全球第一大磷礦出產國、第二大磷礦儲量國,資源主要集中在云貴川鄂,其中湖北省是我國磷礦產量第一大省,其2020年產量約占總產量的45.1%,其次是貴州、云南、四川等。
由于不可再生、監管趨嚴等因素,磷礦產量從2016年起走了下坡路,而價格也出現了上揚,如今更是成為市場的焦點。
畢竟,磷的價格變動對磷酸鐵鋰電池頗為重要。
在磷酸鐵鋰電池的成本中,磷酸鐵占比接近40%,而對于磷酸鐵而言,磷源的成本占比高達52%,鐵源僅占比5%。
東亞前海證券認為:“穩定的磷礦石供應已成為磷酸鐵鋰投資的重要前提,傳統磷化工企業具備優勢。隨著環境政策的進一步收緊,磷礦石產量難以增加。因此,如果沒有穩定的磷礦石資源供給渠道,磷酸鐵鋰穩定生產將會面臨重大挑戰?!?h3>手握磷礦的公司更值得關注
事實上,磷成為了香餑餑之后,華魯恒升、龍佰集團、東方盛虹等企業紛紛切入該賽道,不過從底蘊來說,還是湖北宜化、云天化、興發集團更有優勢一些,畢竟他們手中有礦。
湖北宜化2011年獲得采礦許可證,采礦面積約1.1361平方公里,年產能30萬噸,目前正在推進江家墩東礦段的探礦工作,建成之后磷礦石產能為150萬噸,而據探礦權評估報告數據披露,江家墩東礦區預期可利用磷礦石資源儲量約為1.04億噸,平均品位約為23%。
此外,公司的業績尚可,2021年上半年,湖北宜化實現營業收入93.5億元同比增長約52.2%,凈利潤為7.3億元同比增長約367.9%。

云天化是我國重要的化肥企業,2020年生產了基礎磷肥產能達555萬噸,復合肥總產能達126萬噸,也是我國最大的磷礦企業之一,具備原礦產能1450萬噸,擦洗選礦產能618萬噸,浮選產能750萬噸。
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09.3億元同比增長約20.56%,凈利潤為15.7億元較去年同期扭虧為盈。
東方證券表示:“公司持續推進新材料和新能源板塊拓展,年初與多氟多達成合作,2萬噸/年電子級氫氟酸項目預計年底投產,5000噸/年六氟磷酸鋰項目、2×1.5萬噸無水氟化氫項目正按計劃有序推進。公司正基于自身資源配套優勢不斷延伸產業鏈價值?!?h4>興發集團
興發集團為精細磷化工領域的代表企業,涉及食品級、牙膏級、醫藥級等各類產品15個系列591個品種,以及擁有4.46億噸的磷礦石儲量。
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8.5億元同比增長約5.5%,凈利潤為11.4億元同比增長約730.0%,凈利潤增速頗為出彩。
更為關鍵的是,2021年8月16日宣布與深圳先進院簽訂框架協議,在戰略新興材料開發等領域開展合作,涉及黑磷單體制備放大及下游應用技術研究、磷酸鐵鋰制備技術開發、光伏膠制備及應用技術開發、新型高效催化劑制備技術開發等領域。
德邦證券表示:“磷酸鐵鋰方面, 公司計劃 1 年內完成磷酸鐵中試生產線搭建,形成完整的工藝技術包,同時搭建電池中試軟包檢測線; 2 年內完成磷酸鐵鋰中試生產線搭建,形成完整的工藝技術包并且同步探索耐低溫磷酸鐵鋰的工藝路線。”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企業目前主業仍然是化肥、傳統磷化工,轉型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排除出現新技術對磷酸鐵鋰電池的替代。另外,近期股價已有所體現預期,湖北宜化、云天化、興發集團等都有減持發生,因而短期有風險放大的趨勢。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跟本報無關。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作參考,實際盈虧自負。
@飛鳥螞蟻:董師傅,萬科跌破20元大關,可以買了嗎?雪球上好多人都說,萬科利空出盡了。
@董師傅:是有這個說法,認為萬科2017年高價拿的地出清之后,業績就會好轉了。據萬科最新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71.1億元同比增長14.2%,凈利潤為110.5億元同比下降11.7%,實現合同銷售面積2191.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5%,合同銷售金額3544.3億元同比增長10.6%。實話實說,這個業績的確不大好看,繼續跌就只能期待萬科的回購了,回購觸發條件為股價跌破了每股凈資產或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跌幅超過了30%。長遠來看,萬科還是值得長期關注的。
@老破大:董師傅,歌爾股份要不要賣了?K線圖是不是在筑頂?
@董師傅:歌爾股份202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302.88億元同比增長94.49%,實現凈利潤17.31億元同比增長121.71%,這其中以VR為主軸的智能硬件業務最值得可圈可點,實現營收112.1億元同比增長210.83%。此外,Pico披露該公司將被字節跳動收購,而Pico是歌爾股份VR業務的重要關聯方。因此,歌爾股份近來表現強勢,受到各路機構的關注,參與調研的機構達到360家。至于是否筑頂、是否最佳賣點,這個是無法預測的,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公司目前在資本市場還處于高光時刻,博弈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