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燕,林愛山,余鶴英
(中山市人民醫院化療一二區 廣東 中山 528403)
癌癥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病死率較高,而且預后的難度較高。治療疾病的主要方法為手術、化療、放療等,尤其是在近些年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成熟,植入式靜脈輸液港在靜脈化療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很大程度上減輕患者的治療負擔,出現并發癥概率較低,能長期留置在身體中,在輸注藥物過程中,對患者產生的負面傷害較小,在臨床的應用范圍廣泛[1]。但是植入式靜脈輸液港在應用的過程中,存在并發癥出現的概率,影響到治療工作的進行,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在應用的過程中,要對患者進行必要的護理[2]。本文主要對腫瘤化療患者應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過程中,分析不良因素以及對應的護理方案,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2017年9月—2020年9月診治的48例腫瘤化療患者,隨機單盲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4例。對照組男13例,女11例,年齡32~75歲,平均年齡(49.5±2.1)歲。觀察組男14例,女10例,年齡34~74歲,平均年(49.3±2.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3]:①患者確診為惡性腫瘤,靜脈化療方法治療;②患者同意對治療效果進行比對,家屬知情;③有溝通能力。排除標準[4]:①患者資料缺失;②精神出現異常;③中途退出研究者。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檢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對身體免疫功能等進行分析,告知患者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提高對患者的關注程度,定時對導管等進行檢查;關注患者的身體營養狀況,根據患者的情況,做好營養供給,改善身體狀況;對活動度較高患者,在針翼上覆蓋無菌紗布;對患者存在的問題做出解答[5]。
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給予針對性護理。具體方法:(1)導管堵塞。輸液器打折、藥物沉積、出現血栓、沖洗不徹底等造成,導管末端靠近血管壁出現堵塞。指導患者及時調整體位,活動上肢,如果進針出現偏差,要對穿刺部位進行調整。血栓造成堵塞,要使用肝素鹽水排出,出現堵管要指導患者抬高肢體,做深呼吸運動。導管中出現血栓,要及時開展溶栓處理,并做好對應的預防,合理調整輸液順序,先輸注濃度高的,然后濃度低,此外,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對應的導管護理宣教,并給出對應的預防以及解決方案,囑咐患者和家屬做好自我護理工作,出院后,要及時來院檢查導管的情況,并做好沖管工作[6]。(2)導管感染。消毒不嚴格、穿刺點周圍發生感染是主要的影響因素,在操作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無菌標準進行,并做好導管的維護工作。需長期輸液患者,一套無損傷針可連續使用7 d,做到按時維護。根據護理常規并參照美國《輸液治療護理實踐標準》[7],制定標準化操作流程,并將相關操作步驟進行細化、量化和優化。對于間斷輸液患者來說,在輸液完成之后,要及時拔除針頭,降低感染風險。囑咐患者和家屬保護好置入部位,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潔,對皮膚做好消毒,保持皮膚的干燥,避免出現紅腫、疼痛等癥狀,及時報告醫師進行處理。在無菌操作下,要將薄型泡沫塑料貼在表皮處,敷料上放入無損傷蝶翼針,粘貼透明敷料,降低皮膚損傷的程度,在出現感染等之后,收集患者靜脈血液進行實驗檢查,根據結果,合理使用抗生素藥物。(3)藥物外滲。未嚴格使用配套的穿刺針、導管堵塞后藥物進入周圍組織,在護理中,要嚴格按照操作流程進行,在發現松動、脫出后,要及時處理,做好沖管和封管的相關工作,輸液過程中,要減少肢體運動。(4)血栓。出院后,咳嗽力度大、排便用力造成胸腔壓力升高,血液回流進入導管,未及時沖管,就會出現血栓。所以患者在出院之后,要及時進行指導,定期進行檢查,并觀察患者的凝血時間等[8]。(5)導管移位。出現原因主要是留管深度不足、患者咳嗽、嘔吐等,在護理中,要妥善固定導管,及時糾正患者體位,并對患者進行咳嗽指導,并對患者進行必要的身體按摩[9]。
(1)記錄兩組患者出現并發癥的情況,并發癥主要包括:導管感染、導管堵塞、藥物外滲、導管移位等,計算并發癥發生率。(2)參考癌癥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量表對患者評估,包括:日常生活、社會功能、心理狀態、生理狀態、其他因素,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3)患者以及家屬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滿意度評估,評估參考:基本服務、態度、能力等,標準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頻數、百分率(%)描述,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12.5%低于對照組的3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日常生活 社會功能 心理狀態 生理狀態 其他因素觀察組24 23.5±3.2 22.6±2.3 23.3±3.2 23.7±2.4 24.2±3.1對照組24 19.1±2.8 17.5±2.2 18.6±2.7 19.6±2.6 20.1±2.8 t 5.094 7.850 5.499 5.677 4.808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例)
近些年患上腫瘤疾病的人越來越多,社會環境發生變化,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習慣不斷調整,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不斷提升,惡性腫瘤對患者的負面傷害非常明顯,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在確診疾病之后,需要及時開展對應的治療[10]。靜脈化療是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方法,化療周期較長,而且出現不良反應的概率非常高,增加患者治療的痛苦,很多患者在治療中,無法忍受,出現放棄治療情況。植入式靜脈輸液港能為患者提供長期的靜脈輸液通道,能減少反復穿刺的頻率,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痛苦,能將化療藥物直接傳輸到靜脈中,對患者的外周血管能進行更好的保護[11]。但是在應用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導管堵塞、感染等,影響到治療的進程,對患者非常不利。所以在臨床治療中,要提高對并發癥的重視,對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做好對應的預防,給予患者科學的護理,減少不良情況的出現[12]。對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能對相關因素進行對應的管控,降低不良因素對患者的影響,減少并發癥的出現,還能對患者的生活進行必要的指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避免患者將大部分精力放在疾病上,在護理開展的過程中,得到患者以及家屬的好評,改善彼此之間的關系,獲取到良好的評價,緩和彼此之間的矛盾,為治療工作的進行創造良好的條件[13]。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出現并發癥例數少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以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靜脈輸液治療中,要提高對護理工作的重視,并對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和控制。
綜上所述,腫瘤化療患者應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治療中,應用針對性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對治療中出現的不良因素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可使治療順利進行。且能有效地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其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具有應用價值。但本次觀察例數偏少,還需繼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