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晶晶,仇金芳
(北京中醫(yī)醫(yī)院順義醫(yī)院心血管科 北京 101300)
冠心病發(fā)病率有逐漸增高的趨勢,且20%~40%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常伴隨便秘[1]。對于便秘而言,其好發(fā)于年齡較大的冠心病患者中,10%的冠心病患者會由于便秘使得冠心病出現(xiàn)急性發(fā)作,30%的患者會出現(xiàn)習慣性便秘或是慢性便秘,不利于患者盡早得到康復[2]。所以,防控便秘對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療是十分關鍵的。近幾年,中醫(yī)學得到了極大地發(fā)展,在治療冠心病便秘方面有一定的特色優(yōu)勢,把擇時耳穴貼壓、穴位按摩彼此聯(lián)合后,對于冠心病便秘患者,能夠獲得更為理想的效果。本研究特選取本院60例(1例脫落)冠心病便秘患者,分別采取2種不同的方案,分析并研究擇時耳穴貼壓聯(lián)合穴位按摩的應用效果與價值,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治療的冠心病便秘患者60例(1例脫落),依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對照組(共29例患者,1例脫落)和觀察組(共30例患者),對照組應用不擇時耳穴貼壓聯(lián)合穴位按摩,而觀察組應用擇時耳穴貼壓和穴位按摩。對照組男19例(65.52%)、女10例(34.48%),年齡66~69歲、平均(67.87±1.33)歲,病程3~6年、平均(4.55±1.80)年;觀察組男18例(60.00%)、女12例(40.00%),年齡67~68歲、平均(67.41±0.11)歲,病程4~5年、平均(4.81±0.01)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符合《內科學》冠心病和便秘診斷標準;(2)患者或家屬均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認可;(3)所有均具備正常的語言表達能力與理解能力,且均表現(xiàn)出高度的治療積極性,能主動與醫(yī)務人員配合。(4)年齡40~80歲。排除標準:(1)患有器質性疾病導致便秘者;(2)合并嚴重心、肝、肺、腎、血液等系統(tǒng)疾病者;(3)治療部位皮膚破潰、膠布酒精過敏者排除;(4)不配合研究方案者。
觀察組施予擇時耳穴貼壓聯(lián)合穴位按摩:對患者施予擇時耳穴貼壓:對單耳進行取穴,共包括了直腸下段穴、大腸穴、三焦、便秘點、肺穴。對患者的耳廓用75%的乙醇溶液消毒,用左手固定好其耳部,用右手持探針,對耳穴中的敏感點加以定位,當患者具有熱、麻、脹、痛的感覺時,微微用力按壓,讓其具有壓痕,再將粘好王不留行籽的膠布(尺寸0.5 cm×0.5 cm),貼至所選取的穴位,告訴患者每天需要在6:30(即為卯時,入大腸經)、14:30(即為未時,入小腸經)、2 l:30(即為亥時,入三焦經)進行自主按壓3次,每穴按壓時間1 min/次,以在局部感到酸、麻、脹、痛等感覺為宜。耳穴貼隔日更換,2耳彼此交替,共進行2周的治療即為1個療程。同時予患者穴位按摩:選取天樞、大橫、關元、神闕、上巨虛、足三里,對穴位進行1 min的按揉,2次/d,共進行2周的治療即為1個療程。對照組穴位按摩的穴位選擇、操作方法、療程及注意事項和耳穴貼壓的穴位選擇、操作方法及療程均同觀察組,但不擇時,根據(jù)研究對象的時間自行安排耳穴按壓。
(1)治療后,對兩組的治療療效進行比較。痊愈:在2 d中排便,便質較潤,且十分暢通,在短時間中沒有出現(xiàn)復發(fā);好轉:在3 d中排便,便質較潤,排便不夠暢通;無效:癥狀無改善[3]。總有效率=(痊愈+好轉)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治療后,對兩組所得的大便性狀恢復正常時間、排便次數(shù)恢復正常時間進行比較[4]。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與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n(%)]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觀察組的大便性狀及排便次數(shù)恢復正常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大便性狀及排便次數(shù)恢復正常時間比較(±s,d)

表1 兩組大便性狀及排便次數(shù)恢復正常時間比較(±s,d)
組名 例數(shù) 大便性狀恢復正常時間排便次數(shù)恢復正常時間觀察組 30 8.32±1.23 9.32±1.89對照組 29 14.57±1.89 16.67±1.88 t 15.105 14.972 P 0.000 0.000
治療后,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療效比較(例)
中醫(yī)學指出,對于冠心病而言,其可以歸至“胸痹”這一范疇中,其大多都是由于氣虛血瘀而引發(fā)的,而其中,氣虛會使得大腸無法傳送而引發(fā)便秘。在冠心病患者出現(xiàn)便秘后,用力排便會讓腹腔中具有更高的壓力,且心臟也需要承擔更多的負荷,使得心肌收縮力有所提升,心肌需要更多的耗氧,較易引發(fā)心律失常,十分嚴重的甚至是會出現(xiàn)猝死。另外,中醫(yī)學指出,便秘大多都是由于缺少氣陰,或是燥熱內結、腑氣受堵而引發(fā)的,這類患者會出現(xiàn)排便間隔總時間有所延長、大便干結等[5]。對于冠心病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而言,因為其各項心功能有所減弱,使得消化機能也有所下降,加之限制活動讓腸蠕動較弱,對腸胃代謝帶來了許多影響,最終便秘有所加重。
中醫(yī)學指出,耳與各個器官間密切相連,人的機體是一個整體,耳穴是耳廓表皮、各個經絡與器官間彼此互通的位置[6]。應用耳穴壓籽可以調節(jié)各項功能,對于大腸穴、直腸下段穴而言,能夠提升腸蠕動,增強各項腸道運動功能,疏通臟腑、提氣導滯;對于三焦而言,能夠調節(jié)三焦氣機、通利水道,增強各項運化功能,提升腸蠕動,并讓其盡早得到恢復;參照表里取穴法,肺、大腸間相表里,肺熱逐步下移到大腸,大腸會喪失相應的傳導功能,引發(fā)便秘,選出便秘穴、肺穴能夠提氣通便[7]。子午流注學說指出,在人的機體中,氣血是參照十二個時辰具有規(guī)律性地盛衰起落,具有晝夜節(jié)律方面的周期性改變,參照其擇時理論,臟腑相對的經絡處于特定的時辰中具有最盛的氣血運行,所以,選取特定性時間段進行耳穴貼壓,可以獲得更為理想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選出6:30(即為卯時,入大腸經)、14:30(即為未時,入小腸經)、2 l:30(即為亥時,入三焦經),在這3段時間中進行治療,能夠全方位地發(fā)揮出耳穴貼壓所具有的各項作用。另外,在本次研究中,還應用了穴位按摩,選用的神闕穴鄰近胃與大小腸,具有健脾胃理腸的作用;天樞為足陽明胃經穴,具有促進腸道蠕動,增強胃動力作用;大橫為足太陰脾經穴,具有健脾助運、補益氣血作用;關元具有培補元氣、益腎暖下作用;足三里可補益氣血、扶助正氣;上巨虛具有調理胃腸氣機,通腑行滯作用,諸穴共同起到健脾和胃補腎,溫陽助運化之功效。在本文結果顯示,對患者施予子午流注擇時耳穴貼壓聯(lián)合穴位按摩,(1)觀察組的大便性狀及排便次數(shù)恢復正常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證明,子午流注擇時耳穴貼壓聯(lián)合穴位按摩對于冠心病便秘患者的治療療效、大便性狀恢復正常時間、排便次數(shù)恢復正常時間均具有十分理想的改善效果。
綜上所述,應用子午流注擇時耳穴貼壓聯(lián)合穴位按摩能夠改善冠心病便秘患者大便性狀恢復正常時間、排便次數(shù)恢復正常時間,并提升其治療療效,促進其疾病康復,值得在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