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波,張永豪
(武漢工程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5)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兒童身心健康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娛樂空間中更好地釋放兒童天性,才能更好地培養兒童的興趣愛好。公眾逐漸認識到趣味性娛樂空間對兒童的健康成長帶來積極的影響。因此,在娛樂空間中,要充分考慮到趣味性在空間中能否把握度的運用。從設計定位到方案施工,如何打造出品牌文化在空間中融入,把趣味性與空間事物有機結合、營造各種釋放兒童天性的趣味性空間,是設計時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通過對兒童娛樂空間的設計研究,讓兒童娛樂空間的環境更好地適應兒童互動性的成長[1]。
隨州市慧樂熊兒童樂園于2018年開始營業,經營服務以托育、幼教、娛樂等產品為主,受委托需求,打造一個以品牌形象為主的兒童成長樂園。主體建筑位于湖北省隨州市某小區住宅樓1層,建筑面積為230m2,整體設計風格主要為現代簡約風。兒童樂園是改造項目,在原有的套型基礎上,把各個空間進行合理規劃,主要包括前廳接待區、辦公區、手工區、積木樂園、球池和角色扮演等區域,以滿足兒童的好奇心,創造一個讓父母放心、兒童開心并快樂成長的家庭游樂園。
本項目定位于以慧樂熊為主題的卡通形象兒童娛樂空間,建成集玩耍、益智和教學于一體的兒童娛樂中心,主要適用于3~6歲的兒童。在滿足兒童心理需求方面,采用趣味性等造型元素打造成為一個具有卡通形象特色的趣味空間。兒童階段處于對事物的敏感階段,感知事物覺得有趣便會集中注意力。在不斷重復的狀態下,慣性會讓他們對一切事物都更加樂觀積極,對兒童有積極意義。
在兒童娛樂空間設計中,通過打造具有趣味性的卡通形象主題空間,讓兒童逐步形成判斷能力,展開聯想,從而提升兒童的審美意識。同時,基于益智性、趣味性的原則,提高兒童的感官能力和動手能力,更好地促進兒童快樂成長和全面發展。在各個空間中,多考慮以互動性為主,為兒童提供自主創造的體驗感,為他們提供神秘、充滿變化的娛樂空間,激發兒童探索和發現事物的興趣[2]。例如,手工和積木樂園能激發兒童的想象力,同時加強兒童之間的互動性;cosplay能拓展兒童的交際能力,在教學中,通過舞臺表演能增加兒童的自信和信心,使他們快樂地成長,做一個快樂主義者。
教育來源于生活,我們要從做中學,堅持以兒童為中心[3]。作為一個兒童娛樂中心,很多知識的傳播都可以用游玩的方式來解決,更好地體現教育性原則。例如在積木空間中,可以培養兒童的創造力和造型能力[4]。在游玩的同時還可以感覺到積木的大小、形狀、比例、高矮等屬性,促進兒童的空間知覺形成。
根據不同的空間,寓教于樂,使兒童更直接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知識。教會兒童適應眼前的環境過好當前生活,讓他們從樂趣中自發地學習。在整個空間中,無論是大是小都應該為激發兒童想象力和培養獨立性而設計,讓小朋友們擁有一個可以自由表達自我的空間,增強兒童的自信心。在老師的鼓勵和引導下,促進兒童的自然發展,給予他們更有趣的求知過程,同時也給予老師更多的互動教學形式,讓雙方積極參與到知識建構當中[5]。
由于兒童思維處于單線思維,需要故事性啟發,因此在整個空間中,基于以人物為原型打造的卡通形象運用到空間布局中,形成以卡通文化形象為主題的趣味性兒童空間設計。以故事導向為索引,引導兒童對慧樂熊認知的興趣,會讓兒童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在各個功能空間滿足兒童的不同心理需求,使空間符合兒童審美特點,打造出一種主題性,使其更加生動有趣,具有一種愉悅的、回味的趣味性,這些不但要體現在外觀上,還要帶有一種象征性和帶來精神上的愉悅。由于兒童活動具有同齡集聚性的特征,所以在合理規劃空間布局的同時,要對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分劃、設計不同的空間以滿足兒童的心理需求[6]。
兒童娛樂空間的趣味性設計主要針對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營造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兒童多方面的需求。設計師的設計目的在于為孩子創造更多的活動空間和更多的活動方式,把空間和想象力都交還給孩子。
由于兒童喜歡通過身體來丈量和感知空間[7],因此,我們要善于創造符合兒童生理尺度的空間,能夠激發兒童更多的行為方式。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要根據現有場地分析,設計創造出不同的空間價值,就像可以賦予使用者特殊的魔力,使得每一個兒童都是不受束縛的夢想家。例如,在角色扮演空間中,讓孩子徹底地放開自我,展現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在手工空間進行展示陳列或者積木空間的樂高比賽,讓他們親自體驗,享受到其中的樂趣。設計是一種創造性的行為活動,情感化設計更是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展現出對人性的關懷和體貼[8]。在該項目的設計中,將兒童和老師放在同一維度,引導雙方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
在整體的布局設計中,由于兒童非常善于發現和利用各種各樣的空間,每個娛樂空間功能性不一,就像他們在不同的空間能玩不一樣的游戲(見圖1)。例如在高的、低的、寬的、窄的、亮的、暗的等空間中,一旦給兒童創造一定的活動空間,他們就能找到在這個空間里活動的最舒適的方式。在同一空間里的聚合與分散,要充分考慮到以不同功能為原型,將有趣的情緒體驗植入其中,讓孩子們覺得仿若進入一方微縮景觀的小王國。合理地利用空間進行規劃布局,在滿足兒童游玩的同時,盡量避免出現陰暗轉角磕碰等問題,采用厚厚的軟皮進行包覆,保證孩子們正常通行的同時有效降低意外事件帶來的傷害,注重空間中的安全性,打造出一種柔和宜人、溫暖而輕松的環境。

圖1 平面布置
兒童喜歡動作游戲,如追逐和比賽,只要給兒童足夠的場地,他們就會玩這種游戲,并且還會與同伴制定各種各樣的游戲規則,來增加他們之間的溝通交流[9]。就像滑梯和海洋球池永遠是兒童的最愛,空間雖小,但卻是兒童互相溝通的最佳場所,既滿足了互動,又充滿了趣味性。由于兒童非常喜歡待在自己可觸摸到的小空間中,我們要以兒童視角的觀感,充分發掘出專屬他們年齡段的求知欲。在整個空間設計中,通過過道與教室的連接,希望突破傳統教學形態,以局部開放的靈動性,打造出一種內與外、獨立又互動的關系,教室內與走廊外的互聯互現,兒童被這一磁場聚攏。兒童對于空間形式和內容的探究,空間與兒童的行為產生化學反應后瞬間的情緒遞進,讓兒童成為空間與教學環境的探索者。在過道這個空間里,我們對每一扇門都設計了防夾手的設置,用以保護兒童的安全。
兒童自出生以來,就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心,依據兒童天生愛玩的天性,趣味性家具不僅能夠調動兒童玩耍的積極性,還能夠有效地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在整個內部空間,運用幾何形態造型柜體,利用特定的層高讓老師與孩子們產生更直接的趣味性對話,在滿足童趣的同時又兼顧實用功能,增強孩子與老師間的互動體驗。
在各個空間中設有不同的柜體,將書架置于隨手可拿處,以便于老師與孩子進行閱讀交流,頂部用弧形來裝飾,讓兒童在空間中利用弧線的張力誘發想象力,為整個空間增添了趣味性,既保證使用功能又豐富了孩子的視覺感官。在兒童娛樂空間設計中,家具的設計一定要對空間中每一處細節和尺度有量的把握,特別是要考慮到成人尺度的規劃,同時滿足兒童和老師或者家長的雙重需求。兒童娛樂空間應該根據兒童的身高來調節家具收納柜的結構,讓兒童能夠獨自完成物品的擺放,能夠更好地培養兒童自己動手的習慣。同時,在各個空間設計中,針對家具擺放,大量使用差異化的表現手法,把品牌形象植入其中,打造一個既能適應兒童天性,又能向家長傳達品牌價值觀的空間。假如生活是一片海洋,兒童便是等待成長的小魚苗,而設計師要做的就是營造出讓兒童快樂生長的空間。
盧梭曾經說過,兒童時期就是理性的睡眠,他們對于事物的認知是直觀的、感性的。他們通常在感知某一件事或物品的時候,會用視覺上、觸覺上、聽覺上和嗅覺上等可感知的方式來對事物進行屬于他們的認知和評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視覺感官,也有對不同顏色的喜歡,比如安靜的藍色、充滿活力的綠色、熱情的紅色等[10]。
在空間中,要善于用簡潔明亮的色彩把控,勾勒出空間內不失童趣的高級質感,培養兒童的基礎美學與審美素養,這也正是空間帶來的啟蒙。在室內空間的色彩運用上,合理搭配色彩對兒童來說至關重要,要充分考慮到不同色彩對兒童心理上產生的多種影響,以便更好地適合兒童心理需求,遵循平衡性和適用性[11]。
從空間的組織、建筑的材質、細節和色彩都以兒童真實的心理需求為導向,在空間設計及材質的處理上我們做了很多減法。由于兒童對卡通形象無免疫力,在整個空間中運用卡通形象來表現裝飾性和趣味性,運用豐富的色彩表現力突出兒童樂園的獨特個性的形象特征。正因為卡通形象本身具有趣味性特征,相對于其他藝術形式更能打動兒童,給他們帶來歡樂,能夠留下深刻的印象(見圖2,3)。在整體空間色彩中,兒童可以根據自己想象和識別功能來塑造自己的創造力,要給他們提供更有趣的探索空間。同時,也給老師提供更多的互動教學,讓他們平等地參與到知識構建過程當中。設計的意趣也在于設計時,讓空間成為兒童交織的關系樞紐,為人與人、人與空間各種關系的發生提供契機。

圖2 手工空間

圖3 積木空間
本文基于對兒童的趣味性需求進行充分的響應,并關注獨特復雜地域環境的場地因素,以兒童的視角和兒童的體驗為出發點,用簡約而豐富的設計手法,力求創造出一個真正為兒童所喜愛、歡樂、安全且充滿趣味的空間場所。總之,在兒童娛樂空間中,我們要通過趣味互動調節和優化娛樂空間的整體環境,激發兒童的興趣,同時注重兒童的身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