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

跟很多成功的IT企業一樣,紅帽是一家具有傳奇色彩的公司:從一個“免費”產品做到全球最大的開源公司、開創“備受爭議”的訂閱服務模式、再到現如今的開放混合云和邊緣計算……紅帽的每一步既定戰略,都走在了市場和技術的前沿。
在以技術為核心競爭力的行業中,為什么紅帽總是能夠在技術的拐點,找到正確的方向,并堅決執行,并且在技術和商業模式之間找到最佳的融合方式,這其中的關鍵離不開一個“神秘人物”——2020年4月4日上任的紅帽總裁兼首席執行官Paul Cormier,他在紅帽已經工作了20年。
Paul Cormier 2001年加入紅帽,并一手開創了訂閱模式——在開源軟件免費的前提下,用戶可以通過訂閱,獲得每一版本產品一定時間內的技術服務支持。這種支持包括但不限于系統升級、管理、維護、安全性和技術認證支持。使得紅帽從開源顛覆者成為企業的技術支柱,讓紅帽Linux從一款可免費下載的操作系統轉變為紅帽企業Linux。
如今,《財富》500強企業中,有90%都在使用紅帽的產品和服務。
然而事實上,Cormier 這一決定在當初并不被看好。要知道,作為一家上市公司,不再進行零售,停止產品線 Red Hat Linux,對紅帽而言是非常重大的決定和時刻。
押注紅帽Linux企業版,讓Paul Cormier和紅帽倍感壓力。
最終,紅帽的訂閱服務在90天內賣出了32000個,遠遠超過預期的8000個。
與此同時,訂閱模式帶來了巨額利潤。自2003財年,紅帽營收實現連續增長。在紅帽公布的2019財年報告中,其總營收為34億美元,其中訂閱業務收入29億美元,占比88%。
“Paul Cormier是紅帽轉型的關鍵人物——從推出訂閱模式、到將 Red Hat Linux 從可免費下載的操作系統轉變為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RHEL),再到現在倡導開放式混合云愿景,促成了不下25次的收購,推動了紅帽的商業拓展。” 原紅帽CEO Jim Whitehurst曾這樣評價,“Paul Cormier近二十年來一直密切參與公司及產品戰略發展方向的制定,并且非常了解公司的云戰略可以如何幫助客戶或合作伙伴解決問題,他堅持開源的原則和承諾,將使紅帽不僅可以跟得上企業的 IT 需求,更能引領新型技術潮流。”
當前,技術演進的速度比歷史上的任何時候都要快,在這個時代,當你得知某件事將會成為一種趨勢時,事實上,可能已經錯過了相應的機會。而紅帽公司處在一個獨特的位置。
“開源的好處之一是我們能與上游社區緊密相連,這里產生、孵化新的想法和概念——它們直接關系到IT行業的未來,因此紅帽更容易看到新的趨勢。”在Paul Cormier看來,正是這種與上游社區的緊密聯系使紅帽能夠推動開放混合云計算發展,而現在它又為我們在下一波技術浪潮——邊緣計算的發展中提供了啟動平臺。
如其所說,開源技術讓IT技術民主化的進程得到極大提高,同時也對軟件行業產生過非常大的沖擊和顛覆,現在又對云計算市場有非常大的影響,成為很多云計算提供商和企業用戶的重要選項。
“今天你上云了嗎?”這是企業CIO見面打招呼的新方式。這不是一句玩笑,“上云”已經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必選項。數據顯示,大多數企業只有約20%的工作負載遷移到了云端。在向云轉型1.0版本,企業在降低成本、提高生產力以及推進與振興面向客戶的應用創新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2.0版本則是要將從供應鏈到核心系統在內的企業關鍵型任務負載遷移并優化至云端。
為了在云轉型2.0版本中取得成功,企業需要以簡單、一致和集成的方式管理其所有的IT基礎架構,無論是內、外部部署,基于公有云、私有云還是跨越不同的云平臺。企業正在尋求一個可以一次構建,并能夠更快速、靈活進行任意部署的通用環境。
隨著企業尋求提高創新速度以保持競爭力,他們正在尋找開源和分布式的云環境,以實現以往無法企及的新一輪數字創新。在接下來的五年中,企業將面向云轉型以及基于云的創新進行大力投入。這些投入將越來越多地用在開放的混合多云環境中,使企業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中遷移他們的應用、數據和工作負載。
可預見的是,開源技術將在混合云解決方案中扮演重要角色。所有的云計算,即使具有相同的底層技術也都是互不相同的。當企業想跨越云端時必須擁有四到五個不同的技術堆棧孤島,開發人員必須針對這么多堆棧進行開發,而且運行人員也必須運行這么多堆棧,這確實不利于可持續發展,因此,需要開源技術實現互相兼容。
對于紅帽來講,開源和混合云的關系也不僅僅是文化理念與技術服務的融合與碰撞,沒有開源就沒有混合云——Linux和Kubernetes是開放混合云計算的基礎。
“開源不僅是內在的邏輯,它還為企業提供了跟進市場演進所需的靈活技術。”Paul Cormier表示,采用一種混合的方法固然可以實現技術和經濟的平衡,但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混合云基礎,混用本地服務和云服務的情況將會變得非常復雜,且存在不兼容堆棧的風險。
就像五年前,無論對消費品生產商還是對重型設備制造商而言,軟件都是必需品,因此每家公司都必須成為軟件公司。而如今,可以說每位CIO都是云運營家,不管他們是否承認這種轉變。
此時,對于每一位作為云運營家的CIO來說,應對這個情況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就像在“每家公司都是軟件公司”時期也不存在唯一的正確答案一樣。CIO需要能夠在多種環境下開發、操作和保障成百上千,甚至成千上萬的工作負載且不影響生產或隔離工作流,因此選擇權和靈活性應該是每一個決定的基礎。
“我一直告訴客戶,如果你認為所有的應用程序都應該在單一的云中運行,并期待這永遠不會出任何問題,那么我們的產品將可能不是你所期待的那種解決方案。” Paul Cormier表示,任何一個云提供商都希望用戶能用他們的云平臺運行所有的應用程序,但從客戶的角度來看,這并不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作為更早開始討論和構建混合云的廠商,紅帽所有的云都是基于Linux構建的。當客戶在向云遷移的過程中,紅帽就意識到企業將所有的業務放在同一云平臺是不現實的,會嚴重影響運行的速度。
另一方面,與公有云服務的情況相似,技術層面的抽象化對于剛剛過渡到云原生世界的企業而言是非常實用的。但隨著內部技能的成熟和需求的變化,這種抽象化有時會扼殺創新。
“通過使用開放混合云,用戶對抽象化、定制化服務和使用特定技術的需求可同時得到滿足。”Paul Cormier表示,使用紅帽OpenShift解決方案,CIO們可以混合使用各主要的公有云服務,也可以將公有云服務與他們自己的本地應用程序結合起來,不再受限于某個超級規模提供商的某一產品。
從技術的發展趨勢來看,混合云和開源技術是當今IT行業最核心的市場增長動力,而紅帽也憑借著領先的行業洞察和專業的產品服務不斷扎根市場。
如果用發展的眼光,著眼未來的市場動態,事實上我們看到所有科技發展,無論是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邊緣計算還是其他即將出現的新技術,都始于開源。因此紅帽永遠不會把注意力從開源技術上移開——它始終是推動IT行業走向下一個高峰的創新引擎。
“混合云會是新的數據中心。因此我們必須讓海量數據去到最需要它們的地方。就像在一個工廠里,你不能總是花時間在把數據推到生產線上,而是應該讓數據就處在生產線上,這樣你才能快速做出決定。” Paul Cormier表示,當前IT行業的最新形式是邊緣,它是數據中心的延伸,就像裸金屬、虛擬環境、私有云和公有云一樣。從某種意義上說,邊緣計算是其他四種形式的總和,融合了每一種形式,創建旨在解決傳統IT模型無法解決的特定客戶需求的基礎設施。
但與其他IT形式不同的是,邊緣計算有兩個關鍵性因素:混合云和開放,因為沒有混合云它就不存在,而且其技術基礎必須是開放的,否則就一定會失敗。
2018年10月份,IBM宣布將以每股190美元的價格收購紅帽的百分之百股份,耗資 340億美元。這是IBM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收購。
在Paul Cormier看來,紅帽和IBM聯合的益處是雙向的:從紅帽的角度來說,使其能夠更快地擴大規模,觸及新客戶和新市場,并進一步推動企業開源技術加速發展;對于IBM,可以使他們的客戶可以更直接訪問作為混合云創新基石的新一代開源技術。
不過所有合作的前提,都必須建立在保持紅帽獨立以及中立的開源傳承。
“從收購完成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說過紅帽仍然是紅帽。這種中立性是我們成功的關鍵。” Paul Cormier強調,紅帽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為獨立性以及在云領域的深耕和各位服務提供商(包括亞馬遜、谷歌、IBM和微軟)的工作。紅帽的這種活力在收購后仍然存在,并將持續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