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亮
摘要:豬流行性感冒主要是由流行性呼吸病菌導致的,是一種高危險性傳染疾病,獸醫常把這種疾病稱為豬流感。在養殖中,豬流行性感冒是養殖戶高度關注的一種動物疾病,如果沒有進行有效防治,可能會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降低出欄率。豬流感容易爆發的高峰期在每年春季和冬季,因為這2個季節晝夜溫差較大,溫度不均勻,再加上部分養殖戶因為場地不足,養殖密度較大,增大了豬流感的傳播途徑,容易造成大面積的豬流感感染。該文提出豬流感的病理介紹內容,分析豬流感的疾病防控對策。
關鍵詞:豬流行性感冒;病理;疾病防控
中圖分類號:S858.28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2.027
Pathology Introduc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wine Influenza
SUN Liang
(Agricultural Center of Guomeng Town,Yandu District,Yancheng City,Yancheng Jiangsu 224014,China)
Abstract:Swine influenza is caused mainly by an epidemic of respiratory bacteria,a high risk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that veterinarians often refer to as swine flu. In the breeding,swine influenza is a kind of animal disease which is highly concerned by the breeders. If the disease is not effectively controlled,it may bring huge economic losses to the breeders,and reduce the rate of being taken off the market,couldn't provide people with more meat. The peak season for the outbreak of swine flu occurs in spring and winter every year,because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ay and night is large and the temperature is not uniform in these two seasons. In addition,some farmers have increased the transmission route of swine flu because of insufficient space and high breeding density,could easily lead to a massive swine flu infection. In this paper,the pathology of swine influenza was introduced,and th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wine influenza were analyzed.
Keywords:swine influenza,pathology,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0引言
豬流感最早在美國中北部發生,至今已經有100多年的疾病歷史,這種疾病會導致生豬出現厭食、嗜睡、呼吸困難等情況。豬流感動物疾病雖然有一定的歷史,但是卻在20世紀中葉才被世界各個國家所獲知。隨著畜牧業的發展,養殖戶的大量增多,豬流感已經成為全世界范圍內生豬養殖過程中常見的一種動物疾病,制約各個國家畜牧養殖業可持續發展。對該疾病的病原、病理變化、臨床表現和防控對策等進行探究,降低豬流感發病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1病理介紹
1.1病原
流感的致病因素是A型流感病毒的侵染,人和動物都會感染這種病毒,其發病特征顯著,咳嗽、發熱是常見的癥狀。這種疫病對動物的致死率較低,除了部分免疫力低下、發育不良或因流行性感冒誘發其他疾病的患病豬外,大部分豬不會出現致死情況[1]。
1.2病理變化
生豬在感染流行性感冒后,頸部和肺部等部位能明顯看出腫大、結塊,呼吸時還會有不明粘稠狀液體留出,眼部還會出現充血等表現。另外,有部分病豬支氣管和氣管會伴隨著異物堵塞、無法呼吸等癥狀,而且會傳出咳嗽聲,導致肺組織萎縮。如果病豬病情加劇,還會引發一系列的病毒性肺炎,肺部出現異常的深紫色結節。
1.3流行病學
豬流感動物疾病在各個季節都會出現,但是在春冬2季是高發期,此病的發病頻率較高,不易控制,但是死亡率比較低,會影響豬的生長發育。豬流感癥狀通常15~20 d就會消失,發病1周內是高峰期。豬流感不僅會使生豬感染,牛、犬、馬等動物也是易感染的。另外,豬流感疾病是比較獨立的,僅會感染畜禽類動物,不會涉及到哺乳類動物,所以對畜禽以外的動物不會造成危害。豬流感的病原傳播包括多種,可能是患病動物或患病動物的糞污、唾液、鼻液等。除具有單一的發病性,患上該病的動物如果抵抗力和免疫力較差,或營養不良,可能還會誘發其他的一系列疾病,使臨床癥狀變得復雜化。其中生豬年齡、養殖環境以及病毒傳染速度、病毒毒性,都是影響豬流感的主要因素[2]。
1.4臨床表現
豬流感存在3 d左右的潛伏期,潛伏期很難被察覺,隨后會突然發病,如果養殖場養殖密度過低,豬群會同時出現嗜睡、遲鈍、厭食等表現,而且在生豬的眼部、鼻部,都會留出伴有顏色的粘稠狀液體。患豬流感的病豬除嗜睡外,還會出現懶散、不愿行走的情況,在養殖人員驅趕下行走時,喉嚨處會出現陣陣咳嗽聲。另外,患上豬流感疾病的生豬體溫會在短時間內上升到40 ℃左右。豬流感雖然是流行性傳染類疾病,但是致死率還是比較低的,養殖戶需要在防控和治療上投入大量資金。病豬在1~2周內,可實現病癥的緩解。豬流感如果沒有在短時間內得到科學合理的控制,會使豬群相繼感染其他疾病,造成臨床表現非常復雜。經過實際調查和養殖戶的反饋得知,如果豬流感一旦誘發其他疾病,呼吸道疾病是最為常見的,例如鏈球菌病、肺炎等,這種情況會加大病死率,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2診斷方式
要想在實際上做好豬流行性感冒的防治對策,需要做好診斷工作,才能深入開展防治工作。養殖人員在診斷過程中,可以采取分離鑒定方式,在豬鼻黏膜中采集樣品,最好在病豬發病時期,這時采集更容易分離病毒,準確判斷病癥。采集好的樣本要存放在溫度低、無菌的環境中。若是在實驗室內保存,則要存儲在-70 ℃左右的密封環境內。采集后的樣品最好不要過濾,因為在過濾過程中如果操作不當,會導致細菌和病毒的混入[3]。
3防控對策
截至目前,我國動物醫學界在多年的疫苗研究工作中,依然沒有找到最適合防治豬流感的疫苗,但是有很多疫苗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無法起到絕對性作用。防治豬流感的特效藥物,有許多種類供養殖戶選擇。對于生豬養殖業,防控豬流行性感冒最有效、科學的方法就是做好養殖日常管理工作,需要養殖人員具有一定的耐心和責任心,定期對豬群開展護理、消毒工作,保證豬舍內的環境良好[4]。必須要注意生豬的日常喂養環節,飲用水要新鮮干凈,或在日常飲用水中加入一定劑量的祛痰藥物,在飼料中科學添加適量的維生素。要想控制其他并發癥的發生,養殖戶可以選擇抗生素或生物制劑治療豬流感。另外,抑制豬流感動物疾病不僅需要養殖戶的努力,要想全面推動我國養殖業的穩定發展,國家也需要加大對流行病毒的檢疫工作,禁止各類動物疫病進入我國,為我國生豬養殖提供更放心、安心的環境,共同推進養殖業可持續發展[5]。
豬的生長環境是決定生產效率的關鍵因素,建立良好的豬舍環境對于提高豬的生產效率具有積極的意義。冬季、春季多風,夏季多雨,冬季要注意保暖。夏季和秋季氣候多變,夏季和秋季的交替更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很可能引發流感。對于已有疫病的豬場,應加強與健康豬的隔離。對病豬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對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對豬舍內的所有用具進行徹底消毒。治療時可適當使用一些藥物,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對于體溫過高的病豬,可通過注射醋氨酚和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進行降溫,同時可在飼料中加入雙黃連口服液,同時注射黃芪多糖,提高免疫力。如果豬場的養殖環境不好,或者是缺乏良好的管理,可在飼料中加入一些抗生素,如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等。另外,對于即將出欄的成豬,在治療后必須停用一段時間的藥物,以防止因肌肉殘留的藥物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4結束語
雖然豬流行性感冒的病死率不高,但是相繼誘發的病癥會加大病死概率。養殖人員必須要創新傳統的養殖觀念,了解豬流行性感冒的病因和臨床癥狀。在開展防控工作前需要先診斷流行感冒病原,隨后開展相應的防控對策。
參考文獻
[1]馬雪梅,劉小乙.關于豬流行性感冒的病理介紹及疾病防治[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8(4):146.
[2]嚴永凡.豬流行性感冒的病理介紹及疾病防治[J].中國畜禽種業,2018(9):112-113.
[3]高明財,宋兆煥,宋輝.豬流行性感冒的防治[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8(1):66.
[4]謝峰,洪厚成.豬流感與豬感冒的臨床鑒別及治療[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7(2):38.
[5]蔣宏林.豬流感與豬感冒在獸醫臨床上的鑒別和治療[J].農技服務,2017,34(24):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