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東 張和斌
(寧夏鹽池縣農業農村局,寧夏 鹽池 751500)
參試品種13個:賀豐19號、早田669、利單765、ZT917、玉研1825、中玉33、先玉1419、XS9815、寧玉52號、鈞凱198、昊玉2號、松玉616、先正達408(ck)。
承試試點6個:固原中河鄉、西吉什字鄉、隆德沙塘鎮、彭陽城陽鎮、同心河西鎮、鹽池花馬池鎮。
采用地膜覆蓋種植,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5行區,行長8m,行距0.5m,小區面積20m2,小區實收中間3行(面積12m2),密度4500株/畝;重復間走道1.0m,品種間不留走道,四周走道1.5m,并設不少于4行的保護行。
本年度玉米試驗各承試點降雨普遍較正常年份偏多,氣溫低于正常年份,玉米生長發育進程普遍延緩,除鹽池點玉米斑病發生普遍且嚴重外,其他各點表現正常。
綜合各品種的產量、熟期、品質、抗逆性、抗倒性、抗病性、適應性等結果,根據品種試驗的相關標準,對試驗品種做出評價。
本組試驗參試點6個,統計分析表明,誤差變異系數在1.109%~6.492%之間,說明各試驗點試驗精度較高,試驗數據準確可靠。
產量結果方差分析,參試品種環境、品種、互作差異均達顯著水平,說明各品種遺傳差異明顯,試驗點自然條件差異較大,品種在各試驗點適宜度不同,說明該組試驗點布局和田間設計合理。多重比較分析表明,增產的9個品種中,鈞凱198增產達到極顯著水平,賀豐19號、先玉1419、昊玉2號增產達到顯著水平。減產的3個品種減產均未達到顯著水平。
13個品種的變異系數在9.240%~16.760%之間,對各參試品種豐產性和穩定性分析表明,各參試品種的穩定性較為一致,對環境相對敏感,表現較好的有鈞凱198、昊玉2號、賀豐19號、中玉33。
對照先正達408平均生育期142天,各參試品種在不同試驗點的生育期與對照相比均不一致。總體上,參試品種的平均生育期均符合規定,與對照相比均不超過5天。
試驗表明,參試品種的倒伏、倒折發生較輕;參試種的空稈和雙穗株較少;部分參試種有大斑病、絲黑穗病和黑粉病發生。總體上,各參試品種在本地均抗(耐)病蟲害和倒伏,能適應本地的生態環境,但是要注意大斑病、絲黑穗病和黑粉病影響玉米生長發育病害的鑒定。
參試2年,根據寧夏品種審定標準,建議提升生產試驗的品種1個:賀豐19號。
從附表來看,該品種2019年區域試驗生育期141天,較對照先正達408晚熟1天;田間生長整齊,株型緊湊,2019年區域試驗6點6增,增產點次率100%,平均畝產880.5kg,較對照增產7.0%,極顯著增產,居第2位。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產量884.4kg,平均增產4.9%。
4.2.1 早田669
從附表來看,該品種2019年區域試驗生育期142天,與對照先正達408生長同期;田間生長整齊,株型緊湊,2019年區域試驗6點4增2點,增產點次率66.7%,平均畝產802.9kg,較對照減產2.4%,減產極顯著,居第13位。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產量855.2kg,平均增產1.4%。
4.2.2 利單765
從附表來看,該品種2019年區域試驗生育期145天,較對照先正達408晚熟3天;田間生長整齊,株型緊湊,2019年區域試驗6點2增4減,增產點次率33.3%,平均畝產827.4kg,較對照增產0.6%,增產不顯著,居第9位。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產量859.7kg,平均增產1.9%。
4.3.1 鈞凱198
從附表來看,該品種2019年區域試驗生育期142天,與對照先正達408生長同期;田間生長整齊,株型緊湊,2019年區域試驗6點6增,增產點次率100%,平均畝產887.2kg,較對照先正達408增產7.8%,增產極顯著,居第1位。
4.3.2 先玉1419
從附表來看,該品種2019年區域試驗生育期142天,與對照先正達408生長同期;田間生長整齊,株型緊湊,2019年區域試驗6點4增2減,增產點次率66.7%,平均畝產872.7kg,較對照先正達408增產6.1%,增產極顯著,居第3位。
4.3.3 昊玉2號
從附表來看,該品種2019年區域試驗生育期146天,較對照先正達408晚熟4天;田間生長整齊,株型緊湊,2019年區域試驗6點6增,增產點次率100%,平均畝產871.0kg,較對照先正達408增產5.9%,增產顯著,居第4位。
4.3.4 中玉33
從附表來看,該品種2019年區域試驗生育期144天,較對照先正達408晚熟2天;田間生長整齊,株型緊湊,2019年區域試驗6點5增1減,增產點次率83.3%,平均畝產867.1kg,較對照先正達408增產5.4%,增產顯著,居第5位。
4.3.5 玉研1825
從附表來看,該品種2019年區域試驗生育期141天,較對照先正達408早熟1天;田間生長整齊,株型緊湊,2019年區域試驗6點4增2減,增產點次率66.7%,平均畝產846.6kg,較對照先正達408增產2.9%,增產不顯著,居第6位。
4.3.6 ZT917
從附表來看,該品種2019年區域試驗生育期145天,較對照先正達408晚熟3天;田間生長整齊,株型緊湊,2019年區域試驗6點4增2減,增產點次率66.7%,平均畝產840.8kg,較對照先正達408增產2.2%,增產不顯著,居第7位。
4.3.7 松玉616
從附表來看,該品種2019年區域試驗生育期139天,較對照先正達408早熟3天;田間生長整齊,株型緊湊,2019年區域試驗6點4增2減,增產點次率66.7%,平均畝產836.0kg,較對照先正達408增產1.6%,增產不顯著,居第8位。
4.4.1 XS9815
從附表來看,該品種2019年區域試驗生育期141天,較對照先正達408早熟1天;田間生長整齊,株型緊湊,2019年區域試驗6點3增3減,增產點次率50.0%,平均畝產809.1kg,較對照先正達408減產1.5%,減產不顯著,居第11位。
4.4.2 寧玉52號
從附表來看,該品種2019年區域試驗生育期143天,較對照先正達408晚熟1天;田間生長整齊,株型緊湊,2019年區域試驗6點3增3減,增產點次率50.0%,平均畝產808.7kg,較對照先正達408減產1.7%,減產不顯著,居第12位。

表 2019寧南山區晚熟組玉米區域試驗產量結果記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