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凱
(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氣象局,山東 煙臺 265500)
在當下我國的農業發展速度雖然非常快,但在發展過程中仍然會受到多方面的影響,氣象災害的影響是較大的,大家對氣象災害的預警意識較為薄弱,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導致氣象災害較為嚴重。因此,本文就農業氣象災害預警的現狀,以及針對問題所要采取的策略進行了探討。
目前,我國的農業生產雖然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在農村部分地區的生產水平仍然不夠先進,同時也是因為農村有一部分農民的意識觀念比較陳舊,知識水平不高,影響到了農業的發展。對于絕大部分地區的農業發展而言,如果天氣條件好能帶來理想的收成,如果天氣條件較差很有可能導致顆粒無收的結果,所以氣象對于大部分地區的農業而言都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關鍵的,影響著農業的生產以及農民的收入,也影響著一個家庭的幸福指數。
提高氣象災害的預警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是在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如何來加強農業氣象的預警減災工作是當前工作中的重點,而農民的農業氣象意識必須要得到提升,才能更好地促進農業的發展,做好災難緊急處理工作,盡可能地降低損失。同時也能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益,農村的經濟效益得以提升,農村的建設也會發展得更迅速。
目前我國的農業氣象災害預警服務產品是非常少的,受各方面的影響導致在開發和應用方面不夠具體也不夠全面。農業部門和氣象部門等各部門也應該相互配合共同研究,以此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但我國干旱、旱澇、冰雹等氣象災害指標不能夠有效地確立,而且發展也不夠好,不能夠對農業生產提供更好的服務,影響了農業生產的收益。
國家在最近幾年對于農業以及農業氣象預警這方面越來越重視,也頒布了相關的條例,但是在實際的運營過程當中仍然出現了較多的問題,雖然氣象災害預防條例在法律上提供的依據,也確確實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災害預警落實情況下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政策雖然有,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取得的成效卻非常小,很大一部分還停留在政策層面,無法具體地實施,這主要是因為各部門之間在完成工作時沒有進行相互協調,同時職責也不夠明確,導致了在發展過程中都只是走形式,缺乏建立統一協調完善的農業氣象災害預警與應用體系以及氣象災情傳遞體系。氣象體系對于農業的發展非常關鍵,但目前卻沒能夠建立起來,同時也缺乏對氣象災情的評估技術,自然而然的也沒有預防的意識和能力。因此建立完善的體制,對于農業發展非常重要,它能夠有效地保障我國的氣象預災害預防工作能夠順利地開展。
首先,盡可能降低自然災害所帶來的影響。由于前期廣泛的工業生產活動,造成現階段全球氣候變暖現象,因此自然而然引發一些不同的極端自然災害,這些自然天氣方面的災害,會直接對我國農業生產造成嚴重的影響,過強的氣候災害現象會對農作物產生嚴重損害,降低生產產量。通過農業氣象預警機制的應用,可以幫助當地農業部門提前預知自然災害,進而及時予以預防性的措施進行指導和宣傳,使得損失可以降至最低,在災難來臨之前能做到有所準備。通過有效的預防盡可能降低損失,是建立農業氣象預警機制的意義之一。
其次,促進全員參與其中。農業氣象預警機制的合理建立,需要技術作為支持、有效的統籌、全民的積極配合。因此,農業績效預警機制的設立過程是全員參與和共同配合的過程,農業氣象預警機制的建立與優化可以完善我國防御性法律的規范程度,同時還可以調動相關人員農民的積極創收欲望,盡可能遏制自然災害的發生,推進農業氣象的預測,防范整個災害的過程,強化嚴謹性和高效性。
最后,可以保證農業生產的產量和質量。眾所周知,我國是農業大國,地域廣闊,不同區域的氣候復雜多變,能夠建立起優化完善的農業氣象預警機制,對于我國農業發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影響意義,并且能夠幫助農戶和相關部門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強化農業的種植水平和保障產量,同時促進收益最大化,還可以維護農村地區的穩定發展。通過強化農業氣象預警機制的建立,能夠將先進科學的創新技術融入農業氣象預警機制之中,實現整體運行工作的創新,強化科學性,有效性使得處于生產過程中的農作物得到良好的保護。例如在重大暴風雨來臨之前,若能及時進行有效地預測,可以提前進行收獲,最大限度降低產量受損問題發生的可能性。再如,對于洪水沖擊方面可以提前做好水庫的建設,使得農作物可以免受洪水的沖擊,還可以應用于后期干旱天氣的使用。
氣象災害預警機制對于我國的發展非常重要,所以在發展的過程中雖然會出現較多的問題,但更重要的是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這才是目前發展中非常關鍵的一個部分,既然已經了解到氣象災害預警的現狀存在諸多的問題,就應該一一突破找到解決的方法,促進我國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最近幾年,我國的科學技術在不斷地進步,也在不斷地更新,在技術層面上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更重要的是要將其運用到實際,隨著全球氣候的不斷變暖,現在農業的氣象相關部門已經對此引起了重視對旱澇、寒潮等這類極端天氣的預警技術不斷的進行開發,同時也運用到了實際的生活當中,但是運用的服務范圍還不夠廣,需要不斷地擴大。同時,也要建立健全完善農業氣象災難指標的體系,使得農業氣象災害的預測評估等變得更加的完善,這也能使評估的能力得到提升。農業氣象災害的預警能力自然而然的也能夠發展得更好,在農業生產過程當中氣象預警能夠發揮出自己的作用。
氣象災害對農業造成的損失是無法預估的,這是人類不可控的自然因素。氣象它瞬息萬變,一旦發生了極端天氣,對于農業的傷害是非常重大的,農民辛苦了一兩個月,可能就因為極端天氣顆粒無收,所以要讓廣大群眾及時地接收氣象信息,從而做好預防工作,能夠減少損失。如果災害已經無法避免發生了,就要積極地采取措施應對災難發生后的工作,農業林業氣象等各部門應該相互協調。目前各個部門之間的管理都比較的獨立,沒有形成合作,導致工作過程當中職責無法進行明確,所以合理建立農業氣象災難預警機制平臺非常關鍵,能夠有效地將信息進行傳達,同時也能夠使各行各業相互協作,促進我國的整體發展。
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對技術進行完善和更新,及時準確地了解氣象信息,保障農業氣象災害預警機制,能夠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幫助農民解決問題,增加收入,從而農村的發展也會變得越來越好。其次,在發展過程中政府部門的作用也非常關鍵,各個部門應該協調好自身的工作,為共同的目標所努力,促進我國經濟的整體發展,因此應該將各個部門的職責明確下去,避免出現推卸責任等情況,部門相互協作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對于廣大的農民朋友而言,莊稼影響著他們的收成,所以氣象災害預警體系的完善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關鍵的。讓農村多一個接收農業氣象災害預警的途徑,能夠避免更多的經濟損失。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農業氣象災害預警產品,也應該不斷地進行更新,加強服務意識,為農民提供更大的便利。
綜上所述,在農業發展過程中,氣象災害對此的影響較大,應該要了解農業氣象災害預警的現狀,增強農村地區的農民預警意識,讓農民了解氣象對于農業的傷害,但大部分的農民思想比較落后,他們都秉著靠天吃飯的意識種莊稼。這就要求政府部門加大宣傳,對農業更加地關注,建立健全完善相關的機制,從而擴大服務的領域,也能夠讓農村有更多的方式接收農業氣象的信息,從而提前做好準備,降低農業氣象災害,避免對農業生產造成的損失,增加其收益,促進農村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推動我國農業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