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江平
(云南省元江縣自然資源局不動產登記中心,云南 玉溪 653300)
林權類不動產登記存在主要問題包括:林權類不動產登記重視程度不高、關于林業管理經營政策矛盾突出、不同層級業務系統對接困難與檔案資料移交進度遲緩等。應對上述問題的首要方法,應重視淡化政策矛盾、完善相關政策,建立健全林權類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機制,打造實時數據管理平臺,推動數字化、信息化林權類不動產登記管理模式改革。
1.1 林權類不動產登記重視程度不高。根據財政部與發改委最新頒布《關于不動產登記收費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相關內容,家庭承包用于林業種植的土地申請可免收登記費用,同時林權類不動產登記工作量遠小于房產登記數量。因此,部分地區各級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對待林權類不動產登記工作重視程度不高、工作認識態度存有偏差,時至今日很少與當地林業部門開展對接工作;一些基層縣區自然資源管理部門錯誤理解有關登記政策,將林權類不動產登記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混為一談,認定需在五年過渡期期滿后開展林權登記工作。由于政府相關職權部門人員規劃布局調整,林權登記專屬工作人員過少,致使地方不動產登記機構產生林權登記工作開展困難等難題。
1.2 檔案與信息數據移交進度遲緩。紙質檔案作為林業部門前期審核時重要憑據,紙質檔案移交管理不善、整理保存職權不明確,將嚴重影響林權類不動產登記進程。部分地區雖擁有相應的電子數據,但有關不動產登記機構缺乏對待工作的主觀能動性,未能及時對林權電子數據開展整理利用工作;一些地區結合當地實際林權登記情況后宣稱:林權類不動產登記數據精準度不高、產權糾紛頻發,當地不動產登記機構不敢貿然使用相關數據信息。但不動產登記機構不能妥善利用林權不動產原始登記數據,令后續林業交易審核毫無意義;進而導致林權類不動產登記與管理產生兩套迥然不同的數據,難以在未來工作中與實際林權歸屬準確對應,埋下更多林權糾紛隱患。
1.3 專用業務系統對接困難。以云南省玉溪市林權管理系統對接問題為例:玉溪市林權管理系統運作模式為一對九,即一市對接下屬九個區或市。全市林權登記數據庫由市級相關職能部門統一建設,下屬區縣通過登錄林業部門專用網站,開展管轄區域內林權管理工作。玉溪市林權管理系統運營模式實際核心內容,在投入使用過程中,不同職權層級專屬不動產登記系統對接,成為阻礙林權類不動產登記工作質量的關鍵因素。玉溪市林權類不動產數據體量大,又無相關經費對數據進行整合,只能受理一宗整合一宗,無法及時共享數據庫。致使此類問題嚴重影響林業數據分享使用的時效性,為林權查封工作帶來一定困難。
1.4 突出的政策矛盾。林權類不動產登記主要政策矛盾集中體現于。
1.4.1 相關政策關系復雜。不動產登記有關法律法規中規定,林地所有權歸屬農村土地所有權,而將林地使用權歸屬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林地承包經營權又細化為林地使用權,政策制定令林權歸屬與保障關系復雜,無法簡潔明了地明確相關權益保障,使林權相應政策矛盾激化。
1.4.2 林權登記范圍不明確。依據我國林業部門“三權分置”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林業局關于規范集體林地承包與林權流轉工作的相關要求,在林權轉讓流轉過程中簽訂合同時,有關約束條款涉及權利是林地經營權和林木使用權及所有權,僅明確保留承包林農的承包權益。即依照既定規定保護國土資源的原則,只允許林地的經營權與使用權,以及林地出產的林木使用權與所有權用于權利流轉,與傳統意義上土地承包經營權存有差異,林權登記范圍不夠清晰明朗。
1.5 林權抵押審核工作不到位。林權抵押工作隸屬于林權流轉,是林權流轉的一種重要工作形式。可供林業部門審核的林業抵押權利主要包括:經濟林、薪炭林、材林等林地使用權與產出林木的使用權及所有權。林業部門需在林權類不動產登記前,針對林權抵押開展審核工作,滿足抵押貸款條件方可批復后續抵押貸款事項。由于目前基層區縣有關部門銜接問題,致使林權抵押審批工作職權不明確、相應工作開展不到位;在有關不動產登記的相關執行規定、操作規范中,缺少清晰、細致的關于當地防護林、特殊用途林地的使用權及林木所有權的解釋說明。不動產登記機構在實際工作中難以找到明確規定,為業務人員帶來違反《森林法》等法律法規的工作風險。
1.6 林權權籍調查單位少,調查費用高。玉溪市林權制度改革時,林權權屬勘查均由林業系統抽調相關技術員開展,林權權籍調查都由林業部門技術員操作。林權類不動產登記劃歸自然資源局后,部分縣區林業部門不參與權籍調查,而具有林權類權籍調查資質的單位又少,且調查費用高,給部分林農林地的首次、分割等登記帶來困難。
2.1 加強各級部門相互配合協調的力度。不同層級的林業管理部門應秉持“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的工作信念,加強團結互助、相互配合、統籌兼顧的工作理念;一切以方便群眾辦事、維護當地生態平衡為服務宗旨,確保基層林權類不動產登記工作效率與質量穩中有升。積極開辦專業業務知識培訓,定期組織各級業務人員學習最新政策變化與法律法規;協助有關工作人員實時掌握林權不動產登記最新動態,保障辦理林權登記的業務人員及時按照工作規范,調整工作方法與具體事項。確保基層林業部門負責的林權流轉與林地林木經營管理權利等,與不動產登記事項一一對應,最大限度縮小林權不動產登記工作出錯空間。
2.2 完善檔案資料查詢互通機制。不動產登記紙質檔案資料是開展不動產登記工作的關鍵因素,不同層級自然資源管理部門應協同林業管理部門,共同研討制定林權類登記檔案資料查詢互通方案,最大程度保障檔案資料管理的安全性、準確性,進而實現幫助后續不動產登記機構增進林權類不動產登記工作效率與質量。以玉溪市檔案管理移交問題為例,市級以下各區縣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與林業主管部門共同協商紙質檔案資料的移交方案。保障將林權登記檔案資料完整、有序移送至不動產登記機構。針對尚不具備移交條件的紙質檔案,有關部門先行移交電子檔案、矢量化檔案與影像化檔案、數據信息等,多部門聯手建立林權紙質檔案查詢互通管理模式。憑借現代化信息技術,如掃描、復制傳真、查檔和紙質調檔等檔案共享手段,有力保證林權確認、審核和不動產登記工作的順利進行。
2.3 打通信息數據通道。構造暢通信息數據管理平臺、打通信息數據共享通道,是解決林權類不動產登記有關信息滯后、閉塞的主要手段。不動產登記機構可依據共享渠道中數據信息的實時變化,及時根據政策更迭調整工作管理模式,最大限度降低林權類不動產登記違規操作的風險。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平臺主動與林業主管部門林權管理信息平臺對接,構建信息數據渠道互通關系,通過數據抄送、交換接口、打造中間數據庫等方式,令林業主管部門林權審核確認信息與不動產登記機構有關登記信息相互對應,保障不動產統一登記時牽涉的林權登記業務辦理的連續性、安全性和快捷性。基層縣區級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系統,暫時未接入市級或更高級別的林業管理信息平臺,可使用紙質函等通訊方式,通過同級別有條件的林業主管部門實行信息互通管理。
2.4 使用合理的管理手段淡化政策矛盾。依據林權類不動產登記政策規定,實際開展林權不動產登記工作時,需要遵循已提交的登記申請材料核心內容與政策規定結合的方式,將集體林地承包合同與林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相對應,此種對應方式劃歸于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類型;將集體林權流轉合同與集體林地承包合同相對應,上述對應方式劃歸于林地使用權轉移類型。需要在實際登記申請和證書上,標注合同中約定的具體林權類目。集中統一經營管理林權首次登記時,需核實原有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發展情況之后開展登記,該項權利登記工序適用于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初次登記。
林權類不動產登記與管理問題,關乎我國林業生態文明建設與自然資源保護工作質量,是一項兼具重要性與嚴肅性、執行政府職能的服務項目。基于現有相關政策與法律法規,致力于推進將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土地經營權與承包權三權分立的管理模式改革進程。有效應對在處理林權類不動產登記過程中,有關政策復雜不明引發的錯誤操作問題,有效解決林權類不動產登記中形成的其它次生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