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三明 樊秀榮 張飛 解玉琴 高海燕 張紅萍 彭家賓 孫祥春 孫秀云 張艷



摘要 采用“3414”不完全方案試驗,研究臨河區不同產量下青椒的養分肥效和增產指數,利用相對產量和土壤測試值的相關關系,建立青椒氮、磷、鉀施肥指標體系,確定合理的施肥量和施肥配比,以指導臨河區青椒生產科學施肥。結果表明,臨河區不同產量下青椒的養分肥效為氮磷鉀肥的足量配合施用對青椒產量的影響最大,氮磷鉀肥的綜合效應為46.5%,說明足量氮磷鉀肥配合施用,才能發揮肥料的最大效應;增產指數以鉀肥最大,為99.6 kg/kg,肥料配比為8-27-10。
關鍵詞 青椒;增產指數;豐缺指標;肥料配比
中圖分類號 S 64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1)18-0147-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8.036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Establishment of Fertilization Index System for Field Fertilizer Efficiency Test of Green Pepper in Linhe and Determination of Fertilization Amount
MIAO San-ming1,FAN Xiu-rong1,ZHANG Fei2 et al (1.Lin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ded Center of Bayannur, Linhe, Inner Mongolia? 015000;2.Bayannur Green Industry Development Center, Bayannur, Inner Mongolia? 015000)
Abstract With“3414”incomplete scheme, the nutrient fertilizer efficiency and yields increase index of green pepper under different yields in Linhe were studied.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fertilization index system for green pepper b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lative yield and soil test value was established,and the reasonable fertilization amount and fertilization ratio were determinated in order to guide scientific fertilization of green pepper production in Linhe.The test showed that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yield of green pepper was adequat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nitrogen,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s,the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NPK fertilizer was 46.5%.It showed that the sufficiently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could exert the maximum effect of fertilizer, the maximum yield index of potassium fertilizer was 99.6 kg/kg,the fertilizer ratio was 8-27-10.
Key words Green pepper;Yield increase index;Nutrient deficiency index;Fertilizer combinations
基金項目 國家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基金項目。
作者簡介 苗三明(1972—),男,山西河曲人,高級農藝師,從事農業技術推廣與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2-23
青椒是臨河區重要的蔬菜作物,也是優良的經濟作物,青椒可直接食用,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蔬菜,此外,青椒遠銷海內外,主要作為食品添加原料、提取紅色素等。目前臨河區生產脫水菜的加工企業共有65家,年加工轉化能力16.4萬t。青椒生產操作相對簡單,產量高、銷路廣、經濟效益好,種植面積逐年增加[1]。傳統單一的施肥技術[2-3]難以滿
足青椒的產量和品質,通過優化施肥技術,尋求合理的氮磷
鉀施肥配比[4]和最佳施肥量,對提高青椒的產量和品質意義重大。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臨河區實施測土配方施肥以來共安排青椒“3414”肥料肥效試驗40項,分別在不同鄉鎮、不同肥力水平的地塊上。
1.2 試驗方法 青椒的田間實施方案見表1。
小區面積長10.0 m,寬4.8 m,面積48 m2,不設重復,采用隨機排列,試驗小區除施肥數量外,其他管理措施完全一致。為便于土壤養分豐缺指標的制定、配方的分類指導和對施肥參數進行回歸統計,每個小區分散布置在土壤肥力水平不同的地塊上(不同鄉鎮、不同肥力水平,依據不同年份產量水平以及土壤化驗分析結果確定)。
1.3 取樣及測試
1.3.1 土壤取樣及測試。
5月中上旬移栽,移栽前在每一試驗區取0~20 cm的混合土樣,風干研磨,全氮過2 mm篩孔,有效養分過0.25 mm篩孔,保存備用。全氮:濃H 2SO 4消煮-半微量凱氏法;有效磷:NaHCO 3浸提-鉬銻抗比色法;有效鉀:NH 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
1.3.2 收獲測產。按小區單獨收獲,收獲時去除邊行,數據折算成單位面積產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3414”試驗產量結果 同一作物、不同年度、不同肥力土壤的肥效試驗結果見表2。
2.2 肥料肥效分析
將同一作物不同年度40個試驗點的無肥區(N 0P 0K 0)、缺某一元素區(N 0P 2K 2、N 2P 0K 2、N 2P 2K 0)、全肥區(N 2P 2K 2)產量水平劃分歸類(高、中、低產量水平劃分標準依據全肥區產量水平決定。臨河區青椒劃分標準:高67 500 kg/hm2以上、中52 500~67 500 kg/hm2、低52 500 kg/hm2以下)平均后得出的氮、磷、鉀肥效[5]、增產指數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出,青椒氮磷鉀肥的效應為44.8%~49.8%,平均46.5%,其中增產作用最大的是鉀肥,增產指數為86.2~117.3 kg/kg,平均99.6 kg/kg,其次是磷肥,增產指數為22.8~83.6 kg/kg,平均55.8 kg/kg,最小的是氮肥,增產指數為36.7~52.7 kg/kg,平均46.6 kg/kg。
2.3 養分豐缺指標的劃分及合理施肥量的確定
2.3.1 養分豐缺指標劃分。將臨河區內所有青椒試驗點的土壤養分測定值(全氮、有效磷、速效鉀)和相對產量(缺素區產量/全肥區產量)在Excel上作散點圖,并求出對數相關關系,結果見圖1~3。
根據對數相關關系劃分出青椒的土壤養分豐缺指標[6-10],結果見表4。
2.3.2 不同養分豐缺指標下的經濟合理施肥量。
將臨河區內青椒所有試驗點的土壤養分測定值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合理施肥量在Excel上作散點圖,并求出對數相關關系,得出最佳施肥量,確定經濟合理的施肥范圍。
采用多年多點試驗,建立最佳施氮量與土壤全氮測定值、土壤有效磷測定值、土壤速效K測定值的函數式。青椒總試驗點數40個,建立的函數式:
施氮量:y=-9.974 7 lnx+10.196
施磷量:y=-2.62 lnx+ 18.42
施鉀量:y=-2.206 2 lnx+14.253
將土壤養分豐缺指標帶入上述函數式中,求出各級豐缺指標下的經濟合理施肥量。結果見表5。
49卷18期? 苗三明等 臨河區青椒田間肥效試驗施肥指標體系建立及施肥量確定
2.4 制定大配方
2.4.1 確定大配方中氮、磷和鉀施用量。
從表4中查出頻率分布達60%以上的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鉀土測值范圍,再按照土測值范圍從表4查最佳施肥量,制定氮、磷、鉀的配方用量。
計算配方時全部的磷肥、鉀肥和20%的氮肥參與計算(配方肥作基肥,不作追肥),結果見表6。
2.4.2 配方的計算。配方中N+P 2O 5+K 2O總量指需要生產的配方肥的總養分含量(一般為45%)。
配方中N、P 2O 5、K 2O含量的計算公式:
配方N、P 2O 5、K 2O=配方N、P 2O 5、K 2O施用量(kg/hm2)
配方N+P 2O 5+K 2O總施用量(kg/hm2)×45%
配方計算結果及施肥量:極低780 kg/hm2,低690 kg/hm2,中630 kg/hm2,高540 kg/hm2,極高510 kg/hm2。
3 結論與討論
(1)氮磷鉀肥的足量配合施用對青椒產量的影響較大。氮磷鉀肥的綜合效應為46.5%,足量氮磷鉀肥不同時期配合施用,才能發揮肥料的最大效應——氮長棵子、鉀長果、磷肥長花骨朵。
(2)氮磷鉀3種肥料以鉀肥增產指數最大,為99.6 kg/kg,只有適量施用鉀肥足量施用氮磷肥——按需配方施肥,才能達到最佳增產效果。
(3)建立了臨河區青椒施肥指標體系,得出了青椒的大配方,提供了不同地力水平下的青椒基肥施用量,為青椒的科學施肥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臨河區統計工作手冊[Z].2020.
[2] 呂長山,王金玲,于廣建,等.氮肥對辣椒果實品質及產量的影響[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05,36(4):448-450.
[3] 高樹濤,黃玲,趙凱,等.磷肥不同用量對辣椒品質的影響[J].山東農業科學,2009(1):82-83.
[4] 董俊霞,魏成熙.氮磷鉀施用量對辣椒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山地農業生物學報,2009,28(5):399-403.
[5] 黨久占,樊秀榮,薄中華,等.河套灌區玉米一穴雙株高密度栽培最佳施肥量的研究[J].北方農業學報,2017,45(2):7-10.
[6] 鄭海春.內蒙古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及綜合配套栽培技術——紅干椒[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7] 樊秀榮,蘇化洲,劉杰,等.臨河區食用向日葵施肥指標體系的建立[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33):12859-12860.
[8] 陳新平,張福鎖.通過“3414”試驗建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指標體系[J].中國農技推廣,2006,22(4):36-39.
[9] 徐衛華,吳雪芬,張遠照.基于Excel的“3414”田間肥效試驗模型的應用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7):19-21.
[10] 梁青,聶大杭,高建民.應用“3414”試驗擬探討不同肥料處理對玉米產量的影響[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3(5):54-5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