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懶人福音”“實現(xiàn)拖地自由”“讓老公愛上拖地”……仿佛是一夜之間,互聯(lián)網從人手一臺掃地機器人,變成了人手一臺洗地機。
為什么洗地機突然火了?
實際上早在2016年,洗地機就已面市,當年添可發(fā)布首款無線地面清洗機ifloor,必勝也發(fā)布了Crosswave。但彼時,消費者的目光并不在此,而在吸塵器。據(jù)隱馬數(shù)研,2016年戴森吸塵器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達到57億元,同比增長244%,而洗地機的國內合計銷售額才43億元。
后來幾年間,高端清潔家電賽道也不斷迭代,吸塵器和掃地機器人逐漸落了灰,各大洗地機品牌順勢推出升級后的洗地機2.0。洗地機賽道的機會才終于到來。
然而,曾經在家電賽道并不出眾的添可,現(xiàn)在卻幾乎成為洗地機賽道的頭部。
電腦報發(fā)現(xiàn),不同于其他家電品牌目前大多僅有一兩款洗地機產品,添可目前已有8款價格不同的洗地機產品。據(jù)釘科技報道,2021年1—7月,線上洗地機市場,添可均價高達3321元,銷售額卻同比暴增1042%,銷售額市場占比高達76.2%,去年同期市場占比為60.5%。而第二名的必勝,市場份額為11.3%,其他品牌市場份額都不到2%。
根據(jù)企查查信息顯示,添可電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而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后者在2021年進行了“TINECO 添可”“添可,會思考的智能洗地機”“添可,會思考的智能料理機”和“添可 會思考的智能美發(fā)梳”等一系列商標注冊。
那么,在其他領域尚未濺起大水花的添可,為何能在洗地機領域一家獨大?
這與其早早起步且產品端不斷升級有關,但營銷的力量或許是更不容忽視的原因。
電腦報發(fā)現(xiàn),自2020年開始,添可便集中火力在各大社交平臺、短視頻平臺和電商平臺推廣營銷。
根據(jù)隱馬數(shù)研,在抖音平臺上添可及必勝的關聯(lián)直播和視頻量級較高,平均超過14場次/天水平,其中添可的直播頻率從2020年以來均保持較高的水平。而且,添可還借助代言人鐘漢良和創(chuàng)始人進行直播,同時與包括薇婭、李佳琦和雪梨在內的多個頭部直播達人合作做推廣。
在如此猛烈而高頻的營銷推廣浪潮下,消費者對“洗地機”的需求,不斷地被催生。添可的品牌認知度也緊跟著不斷上升。

添可選擇短視頻平臺營銷
然而,迅速征服消費者的洗地機,口碑卻似乎頻頻下跌。伴隨銷量的增加,消費者使用后的質疑和吐槽也在增多。
電腦報注意到,在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上已經出現(xiàn)了多條關于洗地機的投訴,且?guī)缀醵及l(fā)布于2021年,投訴的問題則集中于產品質量問題和虛假宣傳等。
其中不乏對添可洗地機的投訴,投訴的主要內容包括“虛假宣傳”“有清潔死角”“使用一年就壞了”“噪聲大”和“漏水”等。
小紅書上也有人發(fā)布帖子稱,“其實往前走有助力的確不容易有水漬,但是不可能一直往前走,一旦往回拉,費力就不說了,水漬超級多,有時候嚴重了晾半天都不干。”
針對上述問題,電腦報咨詢了添可旗艦店的客服,對方表示,“我們的機器是即拖即干的,不會有水漬的。”至于有的用戶出現(xiàn)有水漬的情況,則是因為“基本都是操作不當導致的,經指導后都反饋不錯”。
但根據(jù)上述消費者的投訴詳情,當該消費者將紙巾鋪在剛拖過的地面上并發(fā)現(xiàn)紙巾上有大量水跡后,將圖片發(fā)給了添可旗艦店的客服。客服的回應則變成了,“清洗過的地面正常會有一點水印的,如果天氣晴朗的情況下,開窗通風大概幾分鐘左右可以干掉。”
而添可重點宣傳的“清潔不留死角”,也受到了質疑。“靠墻擦地永遠都有一條黑印子。”有消費者在“黑貓投訴”上表示。微博、小紅書和知乎等平臺也出現(xiàn)了相關吐槽,“床底和沙發(fā)底還是拖不到,替代不了傳統(tǒng)拖布”“墻邊是擦不到的,往臺子下面伸也會有角度限制”……
此外,所謂的“家務有它,輕松不累”和“自清潔”似乎也是個偽命題。
“買添可洗地機不就是圖個方便省事嗎?結果先撇開它并不是所有的污漬都能輕而易舉消滅這點,自清潔功能也非常雞肋。我最開始以為拖完地我只需要倒掉污水就好,結果還要清洗污水桶、清洗滾筒,還要把滾筒拿出來晾干。”夏夏在使用添可洗地機后懊惱不已,“有時只是有個地方沾了點油污想快速清理一下,結果后續(xù)工作反而是更多的清洗。”
一氣之下,夏夏在小紅書上發(fā)布了一篇帖子“奉勸還沒買的,千萬不要買”。
除了夏夏,還有不少消費者坦言,洗地機“并不能解放雙手”,尤其是后續(xù)清潔令人頭疼。
“買添可就是為了簡化家務流程,不洗抹布解放雙手,它宣傳也說可以自清潔。但實際上每次打掃完都需要自己清洗污水桶,我們家拖完筒里還會有很多毛發(fā),要用手摳出來,還需要洗濾芯,擦滾筒盒,我感覺還不如直接洗抹布簡單。”一名消費者坦言。
針對以上種種問題,電腦報也聯(lián)系了添可公司,但截至發(fā)稿,尚未收到回應。

添可留下的水漬

添可自清潔后還會留下許多殘漬
“買來幾個月,拖一次要換好幾次水箱的水,后續(xù)清理洗地機也麻煩,買來的價格不低也沒法說扔就扔,只能放家里落灰。”25歲的陶青也是奔著“解放雙手”,在直播間里下了單,買了一臺洗地機,但如今這臺洗地機卻和她此前買來的掃地機器人一起待在房間的角落里。
顯然,營銷雖然能夠助推品牌打開市場需求,但想要維護消費者對此的長期需求,還是得靠產品的質量和用戶體驗。
回顧掃地機器人的發(fā)展情況,不難看到,掃地機器人在迅速走紅之后又跌落神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產品沒有迅速迭代,功能也未不斷完善,消費者們新鮮感一過,產品的硬傷便變得突出。
正如《2021掃地機器人市場發(fā)展白皮書》指出,“由于消費者教育不足,消費后浪沒有如期跟進,再加上產品同質化較為嚴重,不同品牌在產品功能差異縮小的同時,技術上卻沒有顯著提升,產品使用體驗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事實上,掃地機器人面臨的這一難題,也是洗地機難逃的命運。畢竟,目前已有不少家電品牌也盯上了這塊蛋糕匆忙進入市場,這一方面會讓整條賽道競爭加劇,另一方面則也逐漸出現(xiàn)“同質化”的問題。
“想要快速搶占市場,廠商就勢必很少有時間能放在產品研發(fā)上,就必然會導致產品同質化。”一位家電行業(yè)的觀察人士表示,“事實上消費者對清潔家電的訴求一直都集中于棘手的清潔問題,比如沙發(fā)底下、床底、家具下方地面、屋子邊角地帶基本是共性難點。此外,作為‘懶人經濟驅動的家用機器人產品,購買掃地機器人的用戶對于‘解放雙手、減少干預需求非常強烈,但無論是清潔難點,還是解放雙手的需求,目前的洗地機也仍然沒能真正解決。”
“解決不了這些硬核問題,就很難保持熱度,吸引消費后浪。”上述觀察人士指出。
不難想象,如果行業(yè)整體沒有明顯突破,步入掃地機器人的后塵,那么待到那時,“添可”的頭部地位也將失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