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宏橋,王娜娜,王雪炎,吳紅梅,李德豐
(光大環保能源(江陰)有限公司,江蘇 江陰 214400)
光大環保能源(江陰)有限公司即江陰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由中國光大環境(集團)有限公司與江陰市政府采用BOT模式投資建設,目前主要運營的一期、二期與三期分別在2008年03月、2011年03月和2018年06月投入商業運營。光大環保能源(江陰)有限公司日處理規模達2200t,為目前國內縣級市中建設規模最大、標準最高的垃圾發電項目。行業內首個通過CNAS認可的實驗室、首個兩爐一機母管制中溫次高壓中間再熱機組,同時也是業內首個實現CEMS煙氣在線儀熱備用、首個實現中間再熱機組“一鍵啟停”智慧化改造的項目。
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面臨國補退坡影響,經歷了新冠疫情和雙限管理雙重考驗。光大環保能源(江陰)有限公司管理團隊凝心聚力,自主探索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花園式管理道路,以樹立優質生活垃圾處理企業標桿為目標,為達到“四個經得起”“三個零”“三個一”的運營管理要求努力前行。
(1)項目公司安環部職責:指導、監督、考核。存在的突出問題:安環部與各部門間矛盾、工作上推諉扯皮。解決方法:提高安環管理能級,由總經理垂直管理。
(2)建立健全項目公司安環管理目標責任制,明確各崗位的責任人員、責任范圍和考核標準;實現安全與環境責任“橫向到底、縱向到邊”全覆蓋;從上至下,以點帶面,構建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的網格化體系。
(3)嚴格落實安健環目標考核,建立部門安全考核和激勵約束機制,對各部門月度完成安全環境生產情況實行嚴格考核,提高監管實效。
(4)總經理作為公司安全與環保第一負責人,安環與環保工作總經理必須“爭親力親為”;環保能源蘇州區域實行了每周總經理帶隊安全檢查,把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到具體問題、具體措施上。
(5)公司除主要負責人、分管領導、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外,部門負責人也參加當地政府認可的安全生產培訓機構組織的培訓并取得有效合格證,以提高部門管理人安全管理能力。
(1)做好“表面文章”,提升現場環境;杜絕“跑冒滴漏”,杜絕設備“帶病運行”,提升設備健康水平,源頭上做到防患于未然。
(2)江陰能源一二期運行13年的老項目依然保持了歷久彌新的狀態。生產現場衛生不留死角,安全不留隱患,提高設備運行本質安全。
(3)熱備用CEMS主要設備為取樣探頭、取樣管及分析儀表柜。為實現熱備用儀表的快速備用及考慮煙囪的安全穩定性,不單獨在每臺焚燒爐煙囪上增開備用取樣探頭法蘭,備用機MBGAS-3000法蘭平時單獨存放在就地平臺處,備用機MBGAS-3000系統單獨配一個吹掃箱控制探頭吹掃,吹掃箱至溫壓流,粉塵儀連接線采用航空插頭連接,氧量測量改為內置氧化鋯測量。無異常情況,切換用時20分鐘左右。
(4)增加液堿脫酸系統。通過液堿脫酸系統改造消除了在霧化器故障更換時環保指標不可控現象,同時,經過改造也實現了霧化器定期切換維保。液堿脫酸裝置如圖1。

圖1 液堿脫酸裝置
(5)高效離心壓縮機替代螺桿空壓機。螺桿空壓機不僅能耗高,維護復雜,故障率高而且壓縮空氣品質差。一、二期項目發生多次因壓縮空氣含油引起CEMS、霧化器等環保設備故障。技術改造后全廠共用一臺離心式空壓機,能耗約從610.61kW·h降至460kW·h,廠用電率下降1%。經實際運行測算,全年可節約費用113.69萬元,系統更加穩定可靠,壓縮空氣品質得到了極大提升。離心空壓機如圖2。

圖2 離心空壓機
(6)反應塔技改。一二期三臺爐反應塔大修技改后,反應塔漏風問題徹底解決。反應塔高度增加0.5m,煙氣停爐時間增加5.2s,脫酸效率明顯提升,噸垃圾石灰單耗由23kg/T下降至13kg/T。鍋爐運行工況穩定,各運行參數均控制在設計以內,各項環保指標優異。現場環境衛生大幅度提升,反應塔不再頻繁堵灰,檢修和保潔工作量大幅度減少。圖1為反應塔實物圖。
據不完全統計,在運項目中,行業內約七成事故發生在檢修或施工期間,減少機組非計劃停運,減少檢修次數可以有效降低事故的發生概率。因此,我們建議推進機組長周期運行,嚴格控制各項參數均控制在設計范圍以內,通過延長運行周期實現環保與效益的雙保證。江陰能源三期4#、5#爐實現全年平均運行8404h,三期4#、5#焚燒爐已安全穩定運行近15個月共計447天,創下了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首臺中溫次高壓中間再熱鍋爐長周期運行的新記錄,為行業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圖3 反應塔
努力營造“人人都是安全員”、由“要我安全”變為“我要安全”的安全生產氛圍;外協單位人員因人員流動性大、安全技能參差不齊、接觸危險源點多面廣等特點,一直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常年開展“隨手拍”活動,鼓勵員工把發現的違章行為、安全隱患拍下來,每發現一處,獎勵個人50元,當場通報、當月兌現。各層級安全防線牢牢形成,基本杜絕習慣性違章事件,形成了人人參與管安全的良好風貌。2020年,通過各類排查,發現隱患問題共計7023條,處理閉環率100%。
通過CNAS實驗室建設,在提升實驗室管理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同時,保證化驗數據準確性、權威性,開展內部檢測內控指標建立,全面掌握企業內部污水外排指標、環保物料品質,筑牢風險防火墻。
加強員工的技能培訓是防范事故的最好手段,針對新員工以及基礎薄弱的員工,將設備和操作過程編輯成圖片,每個操作步驟都配上文字說明編制成《應知應會手冊》,可以讓新員工盡快熟悉崗位操作要求。收集并整理垃圾焚燒行業的法律法規、標準政策、典型案例,匯編成冊下發至每個人,定期組織學習和考試。利用安環宣教室、安全體驗區、仿真培訓中心等設施,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理論教學與實踐技能培訓。堅持月考制度,當月培訓的內容當月考,考試內容分章節,不貪大求全,一次1~2個章節,重點在掌握,考試成績與崗位晉升掛鉤。
花園式管理是江陰能源綜合管理能力的集中體現,該公司自覺踐行生活文明思想,深入落實“創新、綠色、協調、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認真踐行光大環境“情系生態環境、筑夢美麗中國”的使命,通過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舉措,煙氣排放全面執行國家標準,并與環保部門聯網,實時數據,主動接受政府和公眾監督,企業做到了經得起“看”,經得起“聽”,經得起“聞”,經得起“測”;每年接待社會公眾7000多人次,通過公眾的口碑,消除了之前人們對垃圾焚燒發電的擔憂和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