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首屆中國航展于1996年11月5日開幕,得到了來自國家的高度重視,吸引了包括中國在內的25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家航空航天廠商;代表20世紀90年代先進水平的96架中外軍、民用飛機和直升機參加了實物展示和飛行表演。來自俄羅斯的蘇-27、蘇-30、伊爾-78和來自英國民間的金夢(Golden Dream)特技飛行表演隊成為這屆中國航展的亮點。
在這屆航展上,我國首次正式向全球展示了殲8IIM、殲7MG、殲7P等我國自主研發的機型,以及直9型直升機、運12國產運輸機,同時還有代表中國航天技術世界先進水平的長征二號捆綁式火箭(長二捆)等。通過首屆航展,中國向世界展示了一個航空航天大國的魅力。
第二屆中國航展展出規格更高,規模更大,實物展出項目比重增加,展品競技性和技術難度更強。共有22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家廠商前來參展,其中世界排名前20名的航空航天廠商全部到齊,參展飛機達到100多架。
當時的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派出18至20架飛機參展,70多種型號的飛機模型,同時還有直11、運7-200A、直9G、K8V變穩機等。同時長征系列火箭、實物展覽衛星、地空海防導彈、高科技航天展品也齊聚中國航展中心。在這一屆航展上,航空航天高科技展品也成為重要組成部分。
這一年的參展飛機有很多個“第一”:中國空軍“八一”表演隊第一次在民用機場表演;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第一次來華;空客A330寬體客機第一次來華進行飛行演示;同時,我國自主設計研制的“飛豹”殲擊轟炸機第一次用“FBC-1”的代號參展。
第三屆中國航展于2000年11月6日-12日舉行。來自世界2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家中外航空航天的廠商參加了本屆航展,室內展位面積達12436平方米,比上屆擴大了35%。
本屆航展參展商、貿易商等共簽訂了30個項目價值64億人民幣的各種合同或協議,成交了近70架各種型號的飛機。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屆的航展上,我國陸航直9直升機首次進行了大編隊飛行表演。同時,在展廳的布局與展位的安排上,首次把2號館專設為中國航空航天館,集中展示中國建國50年來在航空航天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也展現了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發展的巨大實力。
在7天的航展期間,本屆航展共接待國內外觀眾30多萬人次,其中專業觀眾超過3萬人。據統計,通過新聞傳媒觀看、收聽到本屆航展的全球觀眾在10億以上。
共有28個國家和地區近370多家航空航天企業參加了這屆中國航展。期間,波音、空客、巴西航空工業公司、龐巴迪等多家國際著名航空企業發布了長期關注和研究中國航空市場的預測報告,充分顯示出中國市場強大的發展潛力。
本屆航展的亮點之一,就是展覽程序逐漸與國際慣例接軌。展廳編排科學合理,把無形資產的開發和經營作為市場化運作的突破口,改變過去單一、分割的推銷方式,按照市場的運作規律,把航展品牌、會徽、標志物的冠名權、專有權等無形資產進行整合、包裝,結合航展的有形資產整體推向市場,積極、主動地尋求合作伙伴,取得明顯的成效。
因為種種原因,本屆航展的飛行表演環節被取消。但依然有多個亮點,比如 FC-1“超七”全比模型首次展出,這款機型后來發展為“梟龍”戰斗機。FTC-2000教練機也首次以模型方式公開亮相。
本屆航展是中國成功實現航天載人飛行后的國內首個大型航展,與前四屆航展相比在組織策劃、統籌安排、現場管理、安全保障、品牌經營等方面有較明顯的進步。參展國家和地區數量達32個,超過之前歷屆航展,其中阿聯酋、希臘、瑞典、芬蘭、印度、智利、伊朗等國家攜帶各自最新的航空航天產品、飛機配件、運行系統首次參展。
本屆航展上展出了“神舟”五號飛船返回艙實體、“環境一號”C星、KS-1A地空導彈武器系統、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帶高級殲擊教練機“山鷹”、L-15高教機、ARJ21支線客機等一批正在研制或剛研制成功的展品。空中客車公司則宣布計劃2005年在中國成立空中客車飛機研發中心。
在飛行表演方面,此前的中國航展“常客”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換成了俄羅斯“雨燕”飛行表演隊,這也是米格-29首次在中國航展上亮相,再加上英國“金夢”飛行表演隊、英國UBB飛行表演隊與中國“八一”飛行表演隊同臺競技,使得本屆航展的飛行表演精彩紛呈。
本屆航展在航展運營的專業化、國際化、科學化、市場化、品牌化方面邁上了一個新臺階。經過10年發展,中國航展已經躋身于世界五大航展之列,成為世界和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的優秀平臺,以及世界航空航天制造業進入中國市場的最佳門戶。
本屆航展,中國的航空航天企業以集團形象亮相,全力打造中國航空航天大國形象,展示中國航空航天技術的強勁實力,而“中國制造”成為本屆航展突出的亮點。
當年3月剛完成首飛的獵鷹高級教練機、貴航的山鷹高級教練機、新舟60渦槳支線客機、小鷹500輕型多用途飛機等我國自主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種軍、民用飛機實體首次集體亮相,以及H425“海豹”直升機、直9、直11的參展,展示了我國在軍用、民用飛機的自主開發、自主研制方面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共有來自世界35個國家和地區的約600家航空航天企業參加了本屆中國航展。室內參展凈面積達21000平方米,比上屆航展增加了4000平方米,成為前七屆航展室內展覽規模最大的一屆。
本屆航展首次推進的“買家計劃”受到廣泛歡迎。航展首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與美國通用金融航空服務公司簽訂了25架 ARJ21-700型飛機、總額7.324億美元的購機合同,這是中國民用飛機首次進入美國高端市場,是西方發達國家首次向中國集中采購民用飛機這樣的高技術產品,也是當時中國最大的飛機外銷協議。
首次亮相的“神舟”七號飛船軌道艙實體和返回艙模型、月球探測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讓觀眾再次感受到航天科技的無窮魅力;航天科工集團公司首次展出的遠程會診車、應急衛生防疫車、宿營車、手術車、炊事車及備受矚目的奧運火炬,讓觀眾感受到航天軍事技術正在走進百姓生活。此外,空中客車公司A380客機等各類國外名機展示出了世界飛機制造的先進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首次在“中國航空工業日”里進行了大規模的集中飛行展示。殲10、轟油6、殲8D、殲轟7A等多種現役裝備盡數參展,其中轟油6和殲8D還進行了空中加油演示飛行。可以說從2008年開始,中國航展上的“主角”真正開始由國產戰機擔綱。
本屆航展參展規模和展品再創往屆航展之最,當時被廣泛評為“迄今為止中國航展史上最為成功的一屆航展”。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在本屆航展上參展的數量和技術含量,均創歷史紀錄,其中33項重點參展項目都是首次亮相。空警200、殲10、殲轟7、C919大飛機、ARJ21新型支線客機、海鷗300輕型水陸兩棲飛機、AC313直升機等均為中國自主研發生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型,充分展示了中國軍、民用機型的實力;來自國外知名企業的A380客機、An-148支線客機、BBJ公務機、萊格賽650公務機等名機或飛行表演,或靜態展示,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推出代表月球探測工程最新成果的“嫦娥二號”衛星模型,代表“北斗導航”工程、直徑達7米的天地一體衛星運行沙盤,1:1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模型、新一代運載火箭以及代表深空探測計劃的“螢火一號”衛星模型等國家重大工程項目近100項新展品首次亮相。
本屆航展的特技飛行表演也十分引人矚目,匯集了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巴基斯坦空軍“雄獅”飛行表演隊和美國 “紅鷹”飛行表演隊。其中“八一”飛行表演隊是駕駛最新涂裝的殲10戰機首次亮相,巴基斯坦空軍“雄獅”飛行表演隊首次駕駛著中巴合作研制的梟龍戰機以及K8教練機在我國進行飛行表演。
本屆中國航展的展覽規模檔次再創新高,有來自39個國家和地區的近650家中外航空航天廠商參展,共展出各式飛行器實物114件,展品數量超過歷屆航展。“神舟”九號飛船返回艙實物等系列航天產品亮相,圓滿完成神九交會對接的三位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參加航展。
本屆航展最大的亮點是:多款戰機亮相,成為當時中國空軍裝備參展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其中先進無人機是這屆航展的一道風景線,首次以真機形式參加航展的翼龍I連同彩虹4、WJ600為代表的一批先進無人機實體集體亮相航展,數量之多為歷屆航展少有。
此外,國產“太行”發動機亮相,顯示中國已擁有完整的航空動力科研與生產體系,為今后開發更大推力的航空發動機奠定了基礎。
此次航展的另一個亮點,就是“武直雙雄”同臺獻藝。航空工業首次揭開了兩種傳聞已久的專用武裝直升機的面紗,即武直10和武直19。
本屆中國航展共有來自41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家廠商參展;參展飛機130多架;專業觀眾達13萬人次,普通觀眾約28萬人次;共簽訂了逾300個項目價值超過234億美金的各種合同、協議及合作意向,成交了227架各種型號的飛機。
本屆航展屬于“中航制造”的參展飛機超過30架,我國自主研發的大型運輸機運20首次亮相中國航展,并進行了飛行表演;我國自主研發的支線飛機 ARJ21-700也獻出了其首次航展飛行表演;國產民用大飛機C919機頭與座艙設計首次亮相。首次以主辦單位身份出現并首次大規模參展的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和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也攜帶眾多重磅展品亮相航展。
這屆航展有多支中外空軍特技飛行表演隊同臺競技,中國空軍“八一”特技飛行表演隊由中國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駕駛先進的殲10戰鷹,以全新陣容和全新動作勁舞珠海;俄羅斯空軍“勇士”飛行表演隊王者回歸,“終極側衛”蘇-35進行了首秀;阿聯酋空軍“騎士”飛行表演隊為7機編隊,在本屆航展上上演驚險的飛行特技;韓國空軍“黑鷹”特技飛行表演隊也使用本國研制的T-50教練機進行8機編隊表演。
本屆中國航展迎來了20周年的生日,國際參展規模進一步擴大,境外展商比例達45%。其中,美國、法國、俄羅斯、烏克蘭、韓國、新西蘭等國家以國家展團形式參展,波音、空客、巴西航空、俄羅斯UAC、GE、CFM、ATR、賽峰、達索等世界前50強航空航天領先企業悉數亮相。
本屆航展國內12大軍工企業中有8家單位參展。航空工業以“跨越發展二十年”為主題,11大類160多項核心航空產品和系統大規模參展。中國航發設立了發動機、燃氣輪機、系統集成、材料工藝等多個展區,并首次以實物展示了“玉龍”、“金沙”和1600kW三型渦軸發動機。
作為主辦單位之一,中國空軍共有18型飛機、地導、雷達等主戰裝備,39型配套武器、車輛,共110余件參加本屆航展,包括轟6K戰略轟炸機、殲10B多用途戰機、空警500預警機等。
我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隱身戰斗機殲20以雙機編隊的形式首次亮相中國航展,進行飛行演示,充分展現了中國空軍戰略轉型新成就和中國軍工實力。
飛行表演方面,英國皇家空軍“紅箭”特技飛行表演隊首次來到中國航展,并在當天的開幕式上表演;除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外,俄羅斯空軍“勇士”和“雨燕”混合編隊也首次在國內“合體”進行飛行表演。
本屆航展的展覽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展品結構首次實現了“陸海空天電”全領域覆蓋。本屆航展參加國家和地區43個,國內外參展商770家,室內展覽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室外展覽面積近40萬平方米,地面裝備動態演示區由上屆的7萬平方米擴大至近11萬平方米。參展的國內外各型飛機超150架。國內十大軍工企業大規模參展,白俄羅斯首次組織國家展團參加。
本屆航展上,國產四代隱身戰斗機殲20首次以四機編隊形式再次進行飛行演示,并進行了打開彈倉等多個動作;列裝空軍后的運20再次公開亮相并進行飛行展示;當年剛剛在湖北完成水上首飛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也進行了靜態展示。中國空間站“天和”號核心艙的1比1工藝驗證艙也在航展上亮相。
除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外,中國空軍航空大學“紅鷹”飛行表演隊首次亮相。航展的最大“燃點”是開幕式當天,我國自主研發的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以“黑馬”姿態上演酷炫的飛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