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瑩
【摘? 要】伴隨著新課改的全面推行,尤其對于高中課程,教師更加注重各學科的實踐性和生活性,因為學生的學習離不開生活。歷史是高中的重點教學課程,教師應該在歷史教學中創新教學模式,盡量擺脫傳統教學的捆綁,加強生活化教學,推行課程教學新理念,創設生活化情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深刻地感受歷史,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進一步滿足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要求,以便他們更好地適應新課改下歷史高效課堂的開展需求。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理念;高中歷史;教學;價值
中圖分類號:G633.5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6-0083-02
Research on the Value of Life Oriented Teaching Concept in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Guannan Senior High School, Jiangsu Province,China) LI Yingying
【Abstract】With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especially for the high school curriculum, teach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ality and life of each subject, because students' learning is inseparable from life. History is a key teaching curriculum in high schools. Teachers should innovate teaching models in history teaching, get rid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as much as possible, strengthen life-based teaching, implement new curriculum teaching concepts, create life-based scenarios, and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more deeply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Feel the history, so as to improve the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of students in learning, and further meet the training requirements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so that they can better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history and efficient classroom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Keywords】Life-oriented teaching concept;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Value
我國全面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推進,開展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以滿足社會對全面性人才的需求。歷史記錄了很多曾經發生過的真實事件,以時間為軸心持續性記述。在傳統的歷史教學課堂中,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學習效率不高,導致教學質量低下。因此,教師在歷史教學中應該注重生活化,創新教學模式,營造歷史課堂的生活化氛圍,創設情景課堂。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立足于用更多視角觀察每位學生存在的問題,改變封閉的教學課堂,增強學生的學習歷史課程的興趣,增加生活化情景,發揮歷史真正的教學價值。
一、高中歷史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首先,在傳統應試教育模式下,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的卷面成績。此外,高中生面對高考壓力,學習時間緊張,對于考試成績過度關注;其次,高中歷史課程屬于培養學生綜合性能力的課程之一,由于教師缺乏生活化教育理念,導致歷史課程氣氛沉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學生的感受,只是單純地講述歷史課本中相應的章節知識;再次,歷史課堂氛圍差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課堂注意力不集中;最后,教師與學生缺乏溝通交流,制約歷史課程中生活化教學的發展。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實施策略
(一)創設生活化教育情景
在傳統教學中,歷史教師習慣讓學生背誦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事件具體內容來學習歷史,同時讓學生結合歷史地圖冊,形成歷史空間概念。然而在新課改體系下,歷史教師應通過生活化教學模式,在歷史課程中針對所教內容創設情景,讓歷史重現,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深刻地感受歷史價值和意義。
在新課改推行下,教師應注重教學方式的轉變,創設教學情景,讓歷史課程更加貼近生活,從而引導學生思考、解決相關問題,通過再現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培養學生的時間和空間觀念。例如,在教學“古代中國手工業經濟的發展”時,教師可以引入陶瓷發展的相關歷史知識,通過多媒體等方式,將我國陶瓷發展的不同階段的圖片放映出來,讓學生回答:“從陶到瓷,一共經歷了幾個歷史階段?”學生回答:“新石器時代開始,在東漢末年由陶向瓷完成過渡,唐代成立專門的生產部門,比如‘越窯的青瓷、邢窯的白瓷。宋代,瓷窯已經遍布全國各地,到清代彩瓷被發明出來。”教師將陶瓷圖片與課程文字相結合,能更直觀地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古代陶瓷技術的高超,通過不同問題層層遞進,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創設生活化情景,調動上課氛圍,營造積極活躍的氣氛。如在“古代希臘”課程中,教師可讓學生分別扮演古希臘商人、航海家、農民及思想家等角色,根據學生扮演的相應角色進行提問。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親自體驗和感受角色,設身處地地思考歷史、理解歷史,并將歷史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能夠發揮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最大價值。
(二)在歷史課程中制定生活化教學目標
歷史課程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綜合核心素質,教師應將教學任務、目標生活化,并在教學課程中融入生活化教學觀念。比如,在“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課程中,教師通過課程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課堂上設置生活化目標,幫助學生深入感受課程基本知識,然后通過生活化教學讓歷史回歸生活,通過引導學生學習歷史中的社會生活,提升他們的生活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引導,讓學生學會將知識運用能力與知識整合能力相結合。如:讓學生歸納中國近現代物質生活與社會變遷過程中的衣食住行的發展變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分析現實與歷史問題的能力。學生回答:“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主要社會生活表現為:西餐、中山裝、歐式洋房、廢止纏足、斷發易服。隨著新中國成立,人民當家做主,衣食住行逐漸多樣化。”因此教師可通過對比歷史與現實生活,培養學生正確認識歷史與正確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因此教師應在歷史課堂中科學設定生活化目標,將歷史發展變遷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進一步發散學生的思維,在設置的教學目標中,應該注意高中生的心理認知程度,層層引導學生將生活化知識貫穿歷史課程中,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三)發展第二教學課堂
歷史課程的教學主要是在學校教室,但教學活動的限制對培養學生綜合核心素質存在一定影響。因此教師的生活化教學理念與生活應該密切結合,將生活化理念融入歷史教學中。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多鼓勵學生搜集史料,開闊他們的視野,如果學校圖書館規模以及歷史圖書無法滿足課程需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利用互聯網搜集歷史資料,做到“電子互聯網圖書館”與“學校圖書館”相結合,開展歷史第二教學課堂。
此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把博物館當作第二課堂教學的重要場所,引導學生參觀博物館并搜集歷史資料,陶冶學生的歷史情操,有利于幫助學生更扎實地掌握歷史知識,加深他們對課程知識的了解,培養其史料實證能力。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參觀與家鄉歷史有關的博物館,深化學生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及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實踐證明,學生在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思維更加活躍,教學效果更佳。因此,博物館也可作為豐富學生歷史知識的第二教學課堂。因此,歷史教師開展第二課堂有利于促使學生在生活中感受歷史的魅力與價值,激發其學習興趣。
三、結語
生活化教學要求教師將課程教學置于生活情景,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加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讓歷史課程更加貼近生活。歷史教師在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還應當注重向他們傳授歷史學習的方法,融入生活化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歷史情懷、國家情懷。
參考文獻:
[1]段光宇.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觀察,2020(23).
[2]桑改梅.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資訊,2020(13).
[3]韋立雷.高中歷史教學中加強生活化教學應注意的問題[J].讀寫算,2021(03).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