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ner
賽峰集團是世界上最早從事航空發動機制造的企業,旗下的子公司或合資公司在各自的業務領域,都處于歐洲或世界領先水平。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里,這家法國公司書寫了航空航天、防務和安全領域的歷史。
1905年,尼奧姆(Gnome)發動機公司于1905年在巴黎郊區的熱納維耶(Gennevilliers)成立,是全球最早的飛機發動機制造商之一,也是賽峰集團最古老的根基之一。尼奧姆發動機公司即為斯奈克瑪公司及之后的賽峰飛機發動機公司的前身。尼奧姆轉子發動機當時成為了世界范圍內飛機發動機的標桿。
后來,尼奧姆發動機公司(Société des Moteurs Gnome)和當時的主要競爭對手羅納公司(Société des Moteurs le Rh?ne)合并組成了尼奧姆-羅納公司(Gnome-Rh?ne)。
1913年,羅蘭·加洛斯(Roland Garros)駕駛飛機首次穿越地中海,彼得·涅斯捷羅夫(Pyotr Nesterov)和阿道夫·佩古德(Adolphe Pégoud)完成首次“環形飛行”特技。這些首飛的共同點在于飛機均由尼奧姆(Gnome)發動機提供動力。
一戰后,尼奧姆-羅納公司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飛機發動機制造商之一,并于1921年成立了飛機裝備公司Labinal。
1945年,尼奧姆-羅納公司被國有化,與大部分20世紀初成立的法國發動機制造商合并在一起,更名為斯奈克瑪公司,全稱為“SociétéNationale détude et de Construction de Moteurs dAviation”,創建初期名為“國家航空發動機設計制造公司”。
2005年,斯奈克瑪公司和薩基姆公司合并成為賽峰集團。賽峰集團成立后,集團逐漸將工作重心放在核心業務上,并于2008年出售了寬帶通信和移動電話業務。為加強安全業務,賽峰集團收購了荷蘭Sdu-I公司,更名為MorphoB.V.公司。
在普通人眼中,賽峰集團相比美國波音(Boeing)與歐洲空客(Airbus),名氣要小很多。事實上在航空制造領域,賽峰集團絕對是全球領先制造業巨頭,是著名的航空零部件供應商,它的客戶中包含了波音、空客與中國商飛等40余家航空公司。
賽峰集團是一家高科技的跨國集團公司,世界500強企業之一,擁有四大核心專業:航空航天推進,航空航天設備,防務安全和通訊。集團在世界30多個國家擁有79,000名員工。集團旗下的各公司都享有盛譽,通過獨立開發或進行合作,鑄就了賽峰集團悠久的歷史和非凡的成就。
1974年,當時的賽峰集團前身斯奈克瑪公司與GE航空集團簽訂合作協議,成立了CFM國際公司,并開始生產CFM56發動機。在上一年雷克雅維克舉行的歷史性首腦會議上,蓬皮杜總統和尼克松總統就已為此伙伴關系奠定了基礎。2008年,與GE航空集團的合作伙伴關系延期至2040年。而就在今年6月14日,兩家公司決定將雙方的CFM合作關系延長至2050年。
如今,CFM國際公司已經成為了全球領先的商用飛機發動機供應商,其產品在效率、可靠性和總體擁有成本方面均樹立了業界標桿。CFM已向全球600多家運營商交付超過35,000臺發動機,累計飛行超過10億飛行小時。
1911年成立的伊斯帕諾-西扎公司(HispanoSuiza)是現在的賽峰傳動系統公司前身。成立之初,伊斯帕諾-西扎公司主要生產豪華汽車、卡車、飛機發動機、軍事裝備。在1946年,伊斯帕諾-西扎公司將其汽車業務出售后,成為一家專門從事航空發動機和零部件制的企業。1968年,伊斯帕諾-西扎公司加入斯奈克瑪公司。
作為全球領先的傳動系統供應商,賽峰傳動系統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專注于高性能機械系統的設計和制造,為飛機發動機提供所需的機械動力。從公務機、支線飛機、干線商用飛機到直升機,賽峰傳動系統公司的傳動系統可裝配各種類型的飛機。
2005年與斯奈克瑪公司合并的薩基姆公司(SAGEM)于1924年成立,主要業務是機械制造,為法國海軍制造精密儀器,是現在的賽峰電子與防務公司前身。薩基姆公司主要制造攝影機和火炮設備,并設計出世界上首套用于空對空導彈的紅外制導系統。
如今,賽峰電子與防務公司在民用光電、航電、電子和“安全關鍵軟件”領域均居歐洲乃至世界領先地位。其航空、陸地及航海慣性導航系統(INS)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三。同時,其直升機飛行控制系統和民用全權限數字發動機控制系統(通過FADEC國際公司)位于世界領先地位,光電系統也達到了歐洲領先水平。
目前,賽峰集團的直升機發動機全球排第一、起落架全球排第一,從飛機發動機、直升機發動機、飛機起落架和剎車系統、飛控系統、飛機座椅和客艙等,在各領域均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事實上,賽峰集團與中國的淵源頗深,至今已超過百年。
早在1910年的晚清政府時期,中國政府曾派出了代表團前往法國參觀飛機的飛行表演。當時這些飛機安裝的就是賽峰集團前身尼奧姆公司制造的Omega發動機。1913年3月,當時的民國政府劃撥27萬元特批經費,正式向法國訂購12架高德隆飛機。這些飛機安裝的也都是尼奧姆公司的Gamma發動機。
到了抗戰時期,中國更是從法國源源不斷的采購更多安裝了賽峰發動機的飛機,在空中與日本侵略者展開殊死搏斗。
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賽峰集團成為首批進入國內市場的法國企業。以賽峰集團向中國合作伙伴授權生產其渦軸發動機為契機,雙方的合作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此后,雙方簽署的協議不斷增加。為滿足本地合作伙伴和市場的特定需求,賽峰集團在中國建立了包括轉包生產、共同研發、共同生產、合資企業和工廠在內的多種形式合作關系。
目前,賽峰集團在中國已經擁有了20多家實體單位和2000名員工,在北京設立有中國代表處以及全資子公司,在順義還有一個渦輪技術公司。此外,在上海、天津、蘇州、西安、成都和貴陽都設立了飛機零配件廠,供應各式各樣的飛機核心部件。國產的C919客機,使用的CFM -LEAP-1C發動機,也是法國賽峰與美國通用電氣合資的產品。
參酌古今,賽峰博物館里異彩紛呈的平面藝術作品,見證了賽峰集團的百年發展史以及整個世界的航空史進程的關鍵里程碑。它們也將作為寶貴的歷史文化財富,激勵著航空人,沿著前人的腳步不斷探索,重塑飛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