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平



柳溝是靜寧縣治平鎮的一個山區村,因種植的蘋果好而出名,是靜寧蘋果銷售價格高的產區之一,早有風聞,在2021年7月1—4日筆者受金虹技校邀請,在柳溝村進行了為期4天的果樹管理培訓,培訓期間通過與果農交流,進園實踐觀察,發現柳溝村種出好蘋果,銷售價格高是有原因的。
1 環境優勢是優質蘋果生產的重要條件
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是生產優質蘋果的重要條件之一,柳溝村為純山區村,勤勞的柳溝先輩人,將山坡地整修成了一臺臺的水平梯田,在梯田中栽植上蘋果樹(圖1),從溝底到梁頂,一排排蘋果樹能很好地接受充足的陽光,這是川區蘋果產區難以達到的,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保證了樹體健壯生長,成花容易,產量穩定,所產蘋果果實著色好,賣相好,品質高。另外,柳溝村位于靜寧南部,是靜寧降雨量最多、熱量最充沛的產區,降雨量和熱量是蘋果產量形成的決定因素,由于產區環境優異,所產的蘋果產量是靜寧最高的,通過和格外溝果農交流得知,當地果農充分利用優良的生產環境條件,通過精細管理,蘋果畝產量多在3500~4000千克,畝產值在3萬~4萬元,最高畝產值可達5萬元。
2 柳溝果農對種植品種高度重視,栽植的品種先進
蘋果品種很重要,直接決定蘋果的賣價及收益,柳溝人在賣蘋果的過程中,發現不同的品種賣價是不一樣的,賣蘋果的難易程度是有差別的,當地有種植蘋果“品種不對,功夫白費”的說法,因而對種植品種高度重視。據調查了解,柳溝村目前蘋果種植品種為煙富3號、煙富6號、宮崎富士為主。已有相當多的果農引入了煙富8號(圖2)、昌陽紅(圖3)、神富6號(圖4)、維納斯黃金(圖5)、信濃金(圖6)、響富、富霸等發展勢頭好的新優品種,特別是煙富8號已大量結果,這在靜寧甚至整個西北產區是較先進的。優良的品種組成使柳溝村的蘋果在銷售時占盡先機,柳溝的蘋果每年賣得既快,銷售價格又高,以至蘋果客商爭先搶購。
3 柳溝人管理蘋果樹懂得“舍”與“得”
靜寧南部環境非常適宜紅富士蘋果種植,是中國紅富士蘋果種植的精華地帶。由于種植的蘋果能賣錢,在蘋果樹管理中有的果農惜枝惜果情結嚴重,修剪時舍不得去枝,疏花疏果時留果較多,導致園內郁閉現象嚴重,通透性差,成花能力差,產量上不去,果個長不大,著色差,品質低劣,所產蘋果銷售困難。在柳溝培訓期間,有位姓樊的果農反映,他有塊果園栽植的較稠,前幾年這塊園子每年可裝470多箱(15千克)商品果,其中80毫米以上果230箱,75毫米果180箱,70毫米果47箱,65毫米果13箱。2019年他進行了間伐,通過隔一株挖一株的方法,把栽植株數減少了一半,園內的通透性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所產的蘋果品質大大提高。樹挖稀后,雖然裝果箱數減少了,每年裝箱數減少到450箱,但裝箱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80毫米以上果310箱,75毫米果135箱,70毫米果5箱,65毫米果沒有了,這是格外溝果農近年來蘋果生產的典型代表之一。培訓期間了解到,隨著栽培周期的延長,樹齡增加,柳溝種植的蘋果品質有下降趨勢,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柳溝果農開始應用挖樹、鋸枝等措施降株數,減枝量,再配合疏花疏果,實行稀樹、稀枝、稀果管理,以提高果實品質,提高果品的市場競爭力,促進果品銷售。
近年來,果價低迷,蘋果賣難,有的果農怕投資果園后,資金收不回來,舍不得投入,施肥量大幅下滑。可柳溝人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肥料是蘋果樹結果的物質基礎,蘋果樹像人一樣,只有吃飽吃好了干活才有勁,才能結出好蘋果。因而在培訓期間,有個別果農提出蘋果賣不成錢了,少施肥,少投資,控制生產成本的觀點時,反對聲眾多,當地果農普遍認為,蘋果越是難賣,越應加大投資,施優質肥,增施有機肥,以保證生產優質精品果。他們認為蘋果始終是有人吃的,好的蘋果仍然是少的,好蘋果歷來不愁賣,好蘋果始終在高位運行,生產好蘋果才是硬道理。
4 柳溝人肯鉆研,在種植蘋果過程中,不斷完善栽培措施,促進種植效益最大化
每個地方種植蘋果,都有主要限制因素影響蘋果種植效益的提高,地域不同,影響蘋果生產的主要因素是不一樣的。柳溝是純山區,當地正常年份年降水量在480毫米左右,干旱缺墑,水分供給不足是蘋果生產中的最大限制因素。在生產中普遍采用蘋果栽植行覆蓋黑膜保墑的措施,很好地改善了水分供給,促進了蘋果產量和質量的提高,但遇上干旱年份,降雨少時,蘋果樹的生長結果仍會受到抑制,果實生長不充分,果個小,品質提高受限,影響生產效益的提高。近年來柳溝果農不斷完善覆蓋措施,以提高保墑效果為目的,將覆蓋時間提前,擴大覆蓋面積,應用壟覆的方式,有效地減少了土壤水分的散失,提高了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取得了很好的保墑效果,有效克服了當地蘋果生產的短板。
蘋果為高產作物,生產過程中耗水量較大,據測定,每年需降水560毫米才能保證生長結果的正常進行,可柳溝正常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自然降水與蘋果正常生長結果需水差距較大。柳溝沒有澆灌條件,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是解決蘋果生產中水分供給的唯一辦法,因而生產中普遍應用覆膜栽培方法。在長期的覆蓋過程中,發現當地的主要降雨季節在秋季,秋季土壤墑情好。在土壤墑情好時覆蓋地面,捂住的水分多,保墑效果好,因而近年來覆蓋地膜時改傳統的春季覆膜為秋冬季覆膜。另外在種植蘋果的過程中發現覆蓋地膜的面積與保墑效果呈正相關,一般覆蓋面積越大,捂住的水越多,對蘋果樹生長及產量的形成越有利,因而近年來開始實行全園覆蓋。同時在覆蓋的過程中,發現地膜平覆時,人們在田間管理時會在膜上形成大量的腳窩,一下雨,腳窩就會積水,所積之水在天晴太陽曬時就會蒸發掉,樹體吸收利用不了,會造成水分浪費。于是將樹行間的土往樹干部堆集,形成中間高、兩邊低坡狀覆蓋,下雨時水分順坡會流到土壤中,這樣可有效地提高水分的利用率。通過這樣的不斷完善,對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極大地改善了蘋果生產中水分的供給,保證了樹體健壯生長,促進了生產效益的提升。
柳溝人在蘋果管理細節上的變化不光表現在水分利用方面,修剪、施肥、防病蟲、花果管理等環節的管理都在不斷地深化和完善,像修剪中改良紡綞形整形,保持枝軸單軸延伸,利用下垂枝結果,進入盛果期后控制樹體生長高度,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條件,由立體結果向平面結果過渡;施肥時平衡配方施肥,基肥采用有機肥墊底、化學肥料加勁、生物肥料增效模式,追肥改干肥施用為追肥槍施水肥等措施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科學管理的水平。病蟲防治時注重抓關鍵時期,用關鍵性藥物,控制關鍵性的病蟲害,既降低了用藥成本,又提高了防治效果等等。
5 柳溝人重視生產成本的控制
近年來隨著農村青壯年勞動力轉移,農村勞動力減少,果園用工工資上漲,蘋果生產成本快速上升,嚴重影響了蘋果管理措施的落實。柳溝人為順應這種趨勢,在生產中想方設法采用新機械、新產品、新技術,保證管理措施落實到位。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
5.1 蘋果施肥方式向機械化、水肥一體化轉變
施肥是蘋果生產中較費工、勞動強度大的工作。施肥過程中存在問題較多,如施肥過量、施肥過于集中、施肥種類選擇不當、施肥過深、施肥部位離主干過近、施肥時間過遲等等,都影響施肥效果。近年來柳溝在蘋果施肥作業時有了新變化,以柳源果品合作社為代表在基肥施用時應用機械開溝、施肥、填埋,極大地提高了勞動效率,減輕了勞動強度,保證了基肥在秋季適時施用,施肥部位趨于合理。大部分果農在6月追肥時采用追肥槍施水肥的方法,將復合肥或水溶肥溶解于塑料桶中,通過追肥槍輸送到土壤中,達到了肥水同補,有效地提高了肥料的轉化、吸收利用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對果實膨大、花芽分化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5.2 開始嘗試化學疏花疏果
柳溝土地面積大,戶均種植蘋果多在10畝以上。蘋果是花量大的作物,為了保證品質提高,必須進行疏花疏果。2020年由于果價低,勞動力工資上升,導致疏花疏果時人工用不起,當地果農開始利用植物油疏花,雖然由于使用方法不當出了點問題,但化學疏花疏果方法的應用,對于降低生產成本、破解用工荒的難題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5.3 開始嘗試階段性生草
果園生草是世界上解決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通用的方法,在靜寧由于受水分供給的影響一直沒有推廣,但柳溝村在近年后期降雨多的情況下,由于雜草生長快、面積大的果園,除草工作跟不上,被迫階段性地實行生草栽培。據果農反映,果園草割倒腐爛后,土壤會變疏松,因此有些果農開始有意識地進行行間生草栽培。
6 柳溝人高度重視培肥土壤
在治平鎮蘋果種植最早的是雷溝、安寧、大莊、劉河等川區村,這些村目前蘋果賣難現象十分突出,在每年蘋果采收季,山區蘋果賣不完,川區蘋果沒人問。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他們發現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地上部樹體老化,枝間交接,郁閉現象嚴重;二是土壤營養大量消耗,補償跟不上,導致土壤有機質缺乏,所結果實風味變淡,導致品質出現了大幅下降。蘋果種植所經歷的過程是一樣的,柳溝人深切地感到,雷溝、安寧等川區的今天,就會變成柳溝的明天。為了延遲賣難現象的出現,柳溝人對土壤培肥高度重視,近年來大量施用雞糞等商品有機肥、推行落葉還田、枝干粉碎還田、有條件的實行覆草栽培等措施,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為生產優質蘋果打下良好基礎。
(作者聯系電話:13993348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