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吳思敬學術年譜(1978—2020)

2021-09-29 05:51:57天津王士強整理
名作欣賞 2021年19期
關鍵詞:研究

天津 王士強(整理)

編 輯:張玲玲 sdzll0803@163.com

1978年

3 月11 日,《讀〈天上的歌〉兼談兒童詩的幻想》發表于《光明日報》。

5 月,《讀高士其的科學詩》發表于《詩刊》第5 期。

7 月9 日,《為文藝的趣味性恢復名譽》發表于《北京日報》。

1979年

6 月18 日,《藝術的生命是真實》發表于《人民日報》。

12 月8 日,《標語口號與詩》發表于《中國青年報》。

1980年

7 月24 日,《讓人講自己的話》發表于《北京日報》。

8 月3 日,《要允許“不好懂”的詩存在》發表于《北京日報》。

9 月20 日至27 日,在北京定福莊煤炭干部管理學院參加中國作協《詩刊》社舉辦的“詩歌理論座談會”,在會上做關于詩歌現代化的發言。

1981年

1 月,《說“朦朧”》發表于《星星》第1 期。

4 月,《時代的進步與現代詩》發表于《詩探索》第2 期。

8 月,《新詩討論與詩歌批評的標準》發表于《福建文學》第8 期。

1982年

9 月,《向平凡處開掘黃金——讀趙愷的詩》發表于《詩刊》第9 期。

11 月5 日,《愛的詩篇——讀〈奇怪的客人〉》發表于《人民日報》。

1983年

1 月,《呼喚民族之魂——讀邵燕祥的〈長城〉》發表于《長江》第1 期。

10 月,《學習寫詩應注意什么》發表于《青年科學家》第4 期。

1984年

1 月,《他尋找純凈的心靈美——讀顧城的詩》發表于《詩與評論》,香港國際出版社出版。

7 月,《追求詩的力度——江河和他的詩》發表于《詩探索》總第10 期。

1985年

1 月29 日,參加“北京市詩歌研究會”成立大會。張志民出任會長,下設七名理事,為理事之一。

3 月,《談新詩的分行排列》發表于《詩刊》第3 期。

8 月4 日,《詩美奧秘的新探求——讀〈詩美藝術〉》發表于《工人日報》。

11 月,《用心理學的方法追蹤詩的精靈》發表于《詩刊》第11 期,人大復印資料《心理學》第11 期轉載,人大復印資料《文藝理論》1986 年第1 期轉載。

11 月,專著《寫作心理能力的培養》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該著1987 年獲“北京市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中青年優秀成果獎”。

1986年

4 月,《詩歌評論的寫作》收于《文學評論的寫作》,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6 月28 日至30 日,參加北京作家協會等主辦的“新詩潮研討會”,就“新詩潮”的價值和展望做發言。

7 月25 日至31 日,在呼和浩特參加“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五屆學術年會暨新時期文學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做題為“新詩潮與新生代”的大會發言。

9 月,《痛苦使人超越——讀梁小斌的〈斷裂〉》發表于《星星》第9 期。

1987年

2 月,專著《詩歌基本原理》由工人出版社出版。該著1992 年獲“北京市高等學校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中青年優秀成果獎”。

2 月,《詩的運動觀》發表于《貴州社會科學》第2 期。

3 月,《超越現實 超越自我——江河創作心理的一個側面》發表于《詩刊》第3 期。

10 月27 日至29 日,參加北京作家協會等主辦的“新詩潮研討會”并做發言。

10 月,專著《詩歌鑒賞心理》由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8年

3 月,《情感的控制》發表于《詩神》第3 期。

5 月至7 月,《詩歌創作心理場的實質與效應》于《未名詩人》第5 期、第6 期、第7 期連載。

11 月8 日,在北京作家協會參加與臺灣詩人羅門、林耀德的座談會。

11 月30 日至12 月3 日,參加北京作家協會第二次代表大會。

1989年

5 月,《詩歌創作中心理平衡的追求》發表于《文藝學習》第3 期。

6 月5 日,《詩歌創作中的我向思維》發表于《文論報》。

11 月,《詩歌創作中的潛思維》發表于《北京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 期。

1990年

4 月,《批評是發見的事業——讀〈文學的審美積淀〉》發表于《貴州社會科學》第4 期。

6 月2 日,被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新詩研究中心聘為“特約研究員”。

6 月24 日,《明凈的生命之火——讀林莽的詩》發表于《工人日報》。

7 月31 日,《心靈的傳記——讀白木詩集〈目光潮〉》發表于《人民日報》。

本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991年

6 月,《走向哲學的詩——讀〈趙愷詩選〉》發表于《詩刊》第6 期。

10 月23 日至26 日,參加“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七屆學術年會”,并做“官方詩壇與青年詩人創作的斷裂”的大會發言。

11 月,《閃爍的光 透明的霧——〈新意度集〉讀后》發表于《讀書》第11 期。

1992年

8 月28 日,《京華詩壇的幾片新綠》發表于《北京晚報》。

11 月,《哲理·悟性·生命——〈北京文學〉近期詩作漫議》發表于《北京文學》第11 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3 年第1 期轉載。

1993年

5 月18 日,參加“食指、黑大春現代抒情詩研討會”,就食指在中國當代詩歌史上的地位進行發言。

6 月,《詩歌創作中的理性加入》發表于《貴州社會科學》第6 期。

9 月,《1980—1992:新潮詩論鳥瞰》發表于《美學與文藝學研究》第1 輯。

10 月,編選的《磁場與魔方——新潮詩論卷》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1994年

1 月,《〈英兒〉與顧城之死》發表于《文藝爭鳴》第1 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第2 期轉載。

4 月2 日,在中華文學基金會參加“中國當代詩歌史寫作和《詩探索》新刊座談會”。

5 月6 日至8 日,參加由《詩探索》編輯部組織的“白洋淀詩歌群落”尋訪活動。

8 月,《虛靜淺說》發表于《山花》第8 期,人大復印資料《文藝理論》第9 期轉載。

10 月,編著的《沖撞中的精靈——中國現代新詩卷》由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年起,任《詩探索》主編(與謝冕、楊匡漢),該刊自2005 年起分為理論卷、作品卷,獨自擔任理論卷主編。《詩探索》自1994 年至2020 年每年4 輯,已共出版百余輯。其間出版社數度變更,分別為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時代文藝出版社、九州出版社、漓江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1995年

1 月,《說迷狂》發表于《詩神》第1 期。

5 月,《當代詩歌:思考及對策》發表于《作家》第5 期。

5 月20 日,籌備并參加由《詩探索》編輯部主辦的“當代女性詩歌:態勢與展望研討會”。

8 月24 日至28 日,籌備并參加由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首都師范大學等主辦的“中國當代女性文學研討會”。

1996年

7 月,《啟蒙·失語·回歸——新時期詩歌理論發展的一道軌跡》發表于《詩刊》第7 期,《新華文摘》第9 期轉載。

7 月,主持申報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976—1996:中國新時期詩歌發展史略》獲準立項,2000年1 月結項。

8 月,《詩與夢》發表于《綠洲》第4 期,人大復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1997 年第1 期轉載。

10 月,專著《心理詩學》由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該著1997 年獲第六屆全國教育圖書展優秀專著類圖書獎;1998 年獲北京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1997年

3 月,《魔鬼與上帝進行的永恒戰斗——詩歌創作內驅力說略》發表于《貴州社會科學》第3 期。

7 月,《九十年代中國新詩走向摭談》發表于《文學評論》第4 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第9 期轉載。

9 月,《詩歌創作中的表象思維》發表于《求是學刊》第5 期。

1998年

3 月14 日,《詩歌內形式之我見》發表于《中國文化報》。

9 月,獲由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女性文學委員會、中國作家協會創作研究部等頒發的“首屆中國當代女性文學建設獎”。

11 月9 日至13 日,在重慶師范學院參加“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10 屆學術年會”。

8 月,與張建業共同主編的《文學原理》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1999年

3 月,《從身邊的事物中發現需要的詩句——九十年代詩歌印象》發表于《東南學術》第2 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第7 期轉載。

9 月,編選的《九十年代文學潮流大系·主潮詩歌》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本年至2001 年,任首都師范大學中文系主任;2001 年至2003 年,任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

2000年

1 月,《舒婷:呼喚女性詩歌的春天》發表于《文藝爭鳴》第1 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第7 期轉載。

4 月,《中國女性詩歌:調整與轉型》發表于《詩潮》第3—4 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第8 期轉載。

5 月23 日,《90 年代詩歌主潮》發表于《文藝報》,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第6 期轉載。

11 月,《裂變與分化:世紀之交的先鋒詩壇》發表于《文藝研究》第6 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1 年第2 期轉摘。

11 月4 日至9 日,在廣東肇慶參加“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11 屆學術年會”。當選為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2001年

1 月,《新詩,究竟有沒有傳統》發表于《粵海風》第1 期。

1 月,《跨越精神死亡的峽谷——論食指的詩》發表于《淮北煤炭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報)第1 期。

3 月,《轉型期的中國社會與當代詩歌主潮》發表于《江蘇行政學院學報》第2 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第7 期轉載,《新華文摘》第8 期摘要轉載。

7 月,論文集《詩學沉思錄》由遼海出版社出版。

8 月,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9 月,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授予的“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11 月1 日至9 日,在韓國尚志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并做學術報告。

2002年

4 月,《葉硬經霜綠,花肥映雪紅——〈他們〉述評》發表于《貴州社會科學》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第9 期轉載。

5 月,《20 世紀新詩理論的發展途徑》發表于《淮北煤炭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 期,人大復印資料《文藝理論》第9 期轉載。

5 月23 日至26 日,在韓國東亞大學參加學術會議,并做學術報告。

11 月8 日至10 日,在廣西師范大學參加“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12 屆學術年會”。主持開幕式并做大會發言。

11 月,論文集《走向哲學的詩》由學苑出版社出版。

11 月,《二十世紀新詩理論的幾個焦點問題》發表于《文學評論》第6 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3 年第2 期轉載,《新華文摘》2003 年第3 期轉載,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3 年第4 期轉載。

2003年

1 月,《李金發與中國象征主義詩學》發表于《首都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 期。

7 月,《多維視野中的大學生詩歌》發表于《江漢論壇》第7 期。

8 月,《中國新詩理論:在現代化進程中的詩學形態》發表于《中國詩歌研究》總第2 輯。

9 月21 日至10 月9 日,赴美國,其間訪問紐約福坦莫大學,并與美華文學學會進行學術交流。

12月5日至12日,在中國臺灣佛光大學參加“兩岸現代詩學研討會”,并在會上發表演講。

2004年

1 月,《新媒體與當代詩歌創作》發表于《河南社會科學》第1 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第5 期轉載,《新華文摘》第10 期轉載。

3 月,《新詩已形成自身傳統》發表于《文藝爭鳴》第3 期,人大復印資料《文藝理論》第8 期轉載。

3 月8 日至18 日,訪問荷蘭萊頓大學漢學院,進行學術交流,并做學術報告。

5 月,主持申報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 世紀中國新詩理論史”獲準立項,2011 年11 月結項,鑒定等級為“優秀”。

10 月15 日至18 日,在遼寧師范大學參加“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13 屆學術年會”,主持開幕式并做大會發言。

2005年

3 月,《西部詩歌審美意識的超越——姚學禮詩歌印象》發表于《甘肅社會科學》第2 期。

5 月,《20 世紀新詩思潮述評》發表于《江蘇行政學院學報》第3 期。

8 月,編選的《牛漢詩歌研究論集》由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

9 月,《中國新詩:世紀初的觀察》發表于《文學評論》第5 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6 年第1 期轉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6 年第2 期轉摘。

本年,主持申報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0 世紀中國詩歌史研究資料選輯”獲準立項,2017 年3 月結項,鑒定等級為“優秀”。

2006年

3 月,《從黑夜走向白晝——21 世紀初的中國女性詩歌》發表于《南開學報》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第7 期轉載。

9 月,《面向底層:世紀初詩歌的一種走向》發表于《南方文壇》第5 期。

6 月,主編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9 月,《一切尚在路上——新詩經典化芻議》發表于《江漢論壇》第9 期。

10 月19 日至25 日,在韓國首爾參加韓中詩人會議,并做學術報告。

11 月2 日至5 日,在四川師范大學參加“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14 屆學術年會”。主持開幕式并做大會發言。

11 月17 日至20 日,在日本東京駒澤大學參加“從‘詩意’的生成機制看中國現代詩”學術研討會,并做學術演講。

2007年

2 月,《“新世紀文學”,還是“世紀初文學”?——關于當下文學命名的思考》發表于《文藝爭鳴》第2 期。

4 月,選編的《南永前圖騰詩探論》由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

5 月,《圖騰詩:民族詩歌發展的一種可能》發表于《民族文學研究》第3 期。

7 月,《當下詩歌的代際劃分與“中生代”命名》發表于《文學評論》第4 期。

9 月,《論邵燕祥40 年代后期的詩歌創作》發表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5 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第12 期轉載。

2008年

1 月,《穆旦研究:幾個值得深化的話題》發表于《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1 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第5 期轉載。

5 月4 日至7 日,在澳門大學參加“第二屆當代詩學論壇”,并做學術報告。

6 月,《當下詩壇的中年寫作》發表于《文藝爭鳴》第6 期。

9 月,《風前大樹:彭燕郊詩歌論》發表于《文學評論》第5 期。

10 月2 日至6 日,在美國波士頓參加“第二屆西蒙斯中國詩歌國際研討會”,并做學術報告。

10 月24 日至27 日,在山東師范大學參加“反思與創新:中國新時期文學三十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15 屆學術年會”,主持開幕式。

2009年

1 月,《五四精神與中國新詩》發表于《中國文藝家》第1 期。

3 月,《建構中國的現代史詩》發表于《當代文壇》第2 期。

6 月,與簡政珍、傅天虹共同主編的《兩岸四地中生代詩選》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7 月,《心理定勢與詩歌鑒賞》發表于《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 期。

2010年

5 月,《新詩:呼喚自由的精神——對廢名“新詩應該是自由詩”的幾點思考》發表于《文藝研究》第3 期。

6 月26 日至6 月28 日,參加“中國新詩:新世紀十年的回顧和反思——兩岸四地第三屆當代詩學論壇”。主持開幕式,并提交論文《仰望天空與俯視大地》。

7 月26 日至27 日,參加中國作家協會在北戴河召開的“中國新詩理論研討會”。

10 月,《仰望天空與俯視大地——新世紀十年中國新詩的一個側面》發表于《文藝爭鳴》上半月刊第10 期。

10 月,主編的《中國新詩總系·理論卷》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11 月26 日至12 月1 日,在海南師范大學參加“新時期與新世紀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16 屆學術年會”,主持開幕式并做大會發言。

2011年

1 月,與宋曉冬合編的《鄭敏詩歌研究論集》由學苑出版社出版。

8 月8 日至12 日,參加“第三屆青海湖國際詩歌節”,主持詩歌節“高峰文化論壇”。

9 月,《還原殷夫的藝術個性》發表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9 期。

9 月23 日至26 日,在臺北教育大學參加“中生代詩人:兩岸四地第四屆當代詩學論壇”,在研討會上做“當下詩壇的中年寫作”的發言,并在閉幕式上做會議總結。

10 月15 日至20 日,參加“第三屆中國詩歌節”,并在詩歌節論壇做“新詩已形成自己的傳統”的發言。

10 月,論文集《自由的精靈與沉重的翅膀》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12 月19 日至21 日,在廈門大學參加“中國女性文學第十屆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開幕式上代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講話,在閉幕式上做學術總結。

2012年

4 月25 日,參加中國詩歌學會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

6 月,與趙敏俐共同主編的《中國詩歌通史》(11卷)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同時擔任其中“當代卷”的主編。該叢書于2014 年獲北京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獎、2015 年獲教育部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9 月,《吉狄馬加:創建一個彝人的詩國》發表于《民族文學研究》第5 期。

9 月24 日至10 月4 日,應荷蘭萊頓大學東亞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柯雷教授邀請,赴萊頓大學進行學術交流訪問。

11 月2 日至3 日,在鄭州參加由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與《河南詩人》編輯部聯合召開的“吳思敬詩學思想研討會”。

11 月,《中國當代詩壇:謝冕的意義》發表于《南方文壇》第6 期。

12 月,《“看一支蘆葦”——辛笛先生百年誕辰懷想》發表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12 期。

2013年

8 月16 日至17 日,在武漢出席“第五屆聞一多詩歌獎評審會議”,任評委會主任。

8 月28 日,《劉福春和他的〈中國新詩編年史〉》發表于《中華讀書報》。

11 月,《在苦難中打造的金薔薇——邵燕祥詩歌論》發表于《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 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14 年第4 期轉載,《新華文摘》2014 年第7 期轉載。

11 月,論文集《吳思敬論新詩》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12 月18 日至22 日,在青海德令哈參加“首屆大昆侖文化高峰圓桌會議”,做題為“大昆侖文化與當代詩歌精神的建構”的發言,同時被授予“大昆侖文化杰出文藝理論獎”。

2014年

6 月5 日至7 日,在香港嶺南大學參加“兩岸四地第六屆當代詩學論壇”,代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致開幕詞,并在會上做題為“鄭敏的詩歌與詩論”的發言。

7 月,《“北大三劍客”:西川、海子、駱一禾》發表于《文藝爭鳴》第7 期。

7 月15 日至19 日,參加“第四屆中國詩歌節”,做題為“詩歌:讓心靈自由飛翔”的發言。

10 月,《論北島》發表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10 期。

11 月,《詩人與校園》發表于《藝術評論》第11 期。

11 月,主編的《詩人與校園——首都師范大學駐校詩人研究論集》由漓江出版社出版。

2015年

2 月,論文集《中國當代詩人論》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5 月,受聘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首屆研究員。

6 月26 日至7 月3 日,在瑞士洛桑大學、巴黎法蘭西學院等進行座談、研討。

7 月,《詩歌星空中的一塊發光體——胡風詩歌理論述評》發表于《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 期。

8 月7 日,《民族精神的詩化》發表于《人民日報》。

8 月,與李文鋼合編的《苦難中打造的金薔薇——邵燕祥詩歌研究論集》由學苑出版社出版。

10 月,主編的《20 世紀中國新詩理論史》(上、下)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書2019 年獲北京市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10 月31 日至11 月1 日,參加“紀念新詩誕生百年:新詩形式建設學術研討會”。主持開幕式,并做題為“新詩形式的底線在哪里”的發言。

2016年

3 月,《孫紹振〈新的美學原則在崛起〉的詩學史意義》發表于《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 期。

10 月,《“詩林中的一棵大樹”——張志民和他的詩》發表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10 期。

11 月,《一只踩著赤色火焰的火烈鳥——論唐祈的詩》發表于《華中師范大學學報》第6 期。

11 月27 日至29 日,在澳門大學參加“第八屆兩岸四地當代詩學論壇·百年漢語新詩與澳港臺中生代詩歌學術研討”。在會上做主旨報告,在閉幕式做學術總結。

2017年

1 月,《“金針度人”的詩人詩評家》發表于《文藝爭鳴》第1 期。

3 月,《論楊鍵》發表于《揚子江詩刊》第2 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第7 期轉載。

4 月,《中國新詩理論的現代品格》發表于《中國文藝評論》第4 期。

5 月23 日至26 日,赴意大利巴勒莫大學訪問并進行學術交流。

6 月29 日至30 日,在北京師范大學參加“兩岸四地第九屆當代詩學論壇·百年新詩:歷史變遷與空間共生學術研討會”,主持研討會開幕式,并做學術總結。

6 月,與許敏霏合編的《詩林中的一棵大樹——張志民詩歌研究論集》由學苑出版社出版。

9 月12 日至15 日,參加“第五屆中國詩歌節”。在詩歌論壇做題為“詩人與他的時代”的發言。

11 月,主持申報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百年新詩學案”獲準立項。

12 月10 日至14 日,在韓國慶尚北道青松郡參加“第一屆韓中詩人會議”。

2018年

5 月17 日至19 日,在臺灣淡江大學參加“第十七屆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十屆兩岸四地當代詩學論壇”,發表題為《辛笛論》的學術報告。

6 月23 日,參加“第二屆昌耀詩歌獎頒獎典禮”,被授予“第二屆昌耀詩歌獎·特別榮譽獎”。

7 月,《在傳統與現代間行進的詩學(1949—1976)》發表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7 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第11 期轉載。

9 月20 日,參加“新詩百年紀念大會學術論壇”,主持開幕式,并在第一分會場做“中國新詩理論的現代品格”的發言。

2019年

5 月20 日,《劉士杰:在詩歌評論路上行走四十年》發表于《中國藝術報》。

5 月,主編的《中國新詩總論1950—1976》由寧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9 月,《雷平陽詩歌的兩重世界》發表于《南方文壇》第5 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第11 期轉載。

10 月19 日,參加“《中國新詩總論》研討會”,主持開幕式,并在會上發言。

11 月27 日至29 日,參加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全國詩歌座談會”,作為第三組召集人主持小組討論。

12 月4 日,《戰士的品格 詩人的膽魄——郭小川百年誕辰紀念》發表于《光明日報》。

2020年

1 月17 日,《詩人的母親》發表于《光明日報》。

5 月,《古遠清這位獨行俠》發表于《名作欣賞》第5 期。

8 月19 日,《艾青:永遠和正直、勤勞的人在一起》發表于《光明日報》。

11 月1 日至8 日,參加“第六屆中國詩歌節”,在會上做題為“抗疫詩歌:良知的呼喚與人性的考量”的發言。

11 月,主編的《〈詩探索〉之路》由學苑出版社出版。

11 月28 日,參加“《詩探索》創刊40 周年紀念暨學術研討會”,并在會上主持“《〈詩探索〉創刊40周年紀念叢書》首發式”。

12 月,《面對新時代,詩人何為?》收入詩刊社選編《全國詩歌座談會會議論文集》,作家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歡
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關于遼朝“一國兩制”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基于聲、光、磁、觸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電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關于反傾銷會計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層脫落的攻關研究
電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5566| 国产乱论视频| 92午夜福利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成人|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亚洲天堂.com|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99在线观看国产|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国产高清无码第一十页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色|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97se亚洲综合|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国产| 精品久久777|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久久久成年黄色视频|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小视频| 99ri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一级在线毛片| 欧美日本不卡|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 | 91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色图| 日本人真淫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a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试看| 91网在线| 无码一区18禁| 色135综合网| 97se综合|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天天操精品|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欧美成人aⅴ| 啪啪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国产原创第一页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色综合综合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看片网|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2| 国产18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中文成人无码国产亚洲| 日本在线免费网站| a亚洲天堂|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 97青草最新免费精品视频| 色婷婷成人|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天堂成人在线|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日韩av无码精品专区| 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观看| 日韩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 天堂在线视频精品|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高清免费毛片|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中国黄色一级视频| 成人精品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